瓊結縣的藏王墓位於拉薩市東南,瓊結縣城對麵的木惹山上,是公元7世紀至9世紀曆代吐蕃讚普的墓葬群,方圓達3千米,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墓9座,方圓3千米,尚未發掘。形製大至相同,均為方形平頂,有的因長期風雨剝蝕,形成圓形平頂。大小不一,排列也不整齊,多數高達數十米,酷似山丘。均以土石夯結而成,每層厚度15~20厘米。

據傳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後幾代讚普均葬於此。除個別墓外,大部墓主已懷可考。在附近山峰下一大墓前台,立有石獅一對,高1.55米,麵向墓葬封,形象生動,刀法流暢。毗鄰的赤德鬆讚(賽那累)墓,旁有方柱形石碑一座,下寬上收,上覆石珠頂蓋,蓋下浮雕流雲,四角雕有飛天,線條優美細膩。碑側有刻龍紋,碑身正麵刻有古藏文文字,歌頌赤德鬆讚讚普一生的功德業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吐蕃讚普簡介

吐蕃讚普(公元617—公元650),吐蕃王朝締造者。漢文史籍稱作棄宗弄讚、棄蘇農或器宗弄讚。公元7世紀初葉,繼其父囊日論讚為讚普。即位後首先平定內部貴族叛亂,既而兼並青藏高原諸部族,一舉完成其祖、父所開創的統一大業,建立奴隸製政權,定都邏娑,建宮殿於布達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