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做好孩子心理上的準備,讓孩子愛上幼兒園(1)(3 / 3)

在正式入園之前,要提前做好準備,為孩子的入園打好基礎:

1.用故事引導孩子

有的孩子喜歡聽故事,為了激發孩子對幼兒園的向往之情,可以在平時對孩子說一些“老師很會講故事”“幼兒園有很多故事書”之類的話。事實證明,當孩子知道幼兒園有自己想聽的故事的時候,就會急切地想去幼兒園。

2.用兒歌引導孩子

有些孩子喜歡聽童謠、兒歌之類的,隻要媽媽一教,他們很快就能學會。這樣的孩子往往都喜歡聽音樂,不管是中文的,還是外文的,隻要音樂響起,便會手舞足蹈。

對於這樣的孩子,可以對他們說:“老師會唱很多的歌曲。”“幼兒園有很多美妙的音樂。”以此來激發孩子對幼兒園的向往。

3.用遊戲引導孩子

有的孩子喜歡玩遊戲,不管是小區裏,還是遊樂場裏,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而且,一玩就上癮。

對於這樣的孩子,可以帶他們參觀一下幼兒園的活動場地,當他們發現幼兒園有自己想玩的玩具的時候,就會對幼兒園念念不忘。

4.用小朋友引導孩子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都很希望能夠有個玩伴,很喜歡和小朋友玩。如果他們從媽媽的嘴裏知道,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的時候,就會對上幼兒園心生渴望。在入園之前可以將這樣的話對孩子多講幾遍。

八十、“你已經長大了。”——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對於孩子為什麼要上幼兒園這個問題,媽媽一定要給予正確的理解。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要耐心告訴孩子;即使孩子不問,也要找機會讓孩子明白。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願意上幼兒園,主要是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情景一:

姥姥問:“小艾,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嗎?”小艾說:“不知道。”

情景二:

路上,曉碧問媽媽:“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啊?”媽媽回答說:“你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不上怎麼行?”

情景三:

媽媽坐在沙發上,對老公說:“你說,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了,可是,居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孩子有很多。

不可否認,上幼兒園不僅可以發展孩子的智力,促進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還可以培養孩子有益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對於孩子為什麼要上幼兒園這個問題,媽媽一定要給予正確的理解。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要耐心告訴孩子;即使孩子不問,也要找機會讓孩子明白。

囡囡2歲了,媽媽打算給她報所幼兒園。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囡囡心中充滿了疑問。

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照例給囡囡講了一個小故事。故事講完之後,囡囡問:“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啊?”

囡囡媽笑了笑說:“囡囡已經長大了,應該結交好朋友了。家裏隻有媽媽一個人和你玩,但幼兒園裏有很多人都會和你玩呢!”

囡囡聽著,瞪大了眼睛:“是嗎?”

囡囡媽說:“進了幼兒園,不僅小朋友會和你玩,老師還會教給囡囡很多的兒歌……可有趣了!”

聽了媽媽的話,囡囡好像明白了,說:“真的嗎?我想去幼兒園。”

兩三歲的孩子,一般都好問問題,對於感興趣的事情,都喜歡問個“為什麼”。當孩子提問“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的時候,要將正確的答案告訴他們。

幼兒園裏的早期教育,其實是一種科學的“啟蒙”。這種教育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抓住了教育的“關鍵期”,使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促進孩子的身體正常發育。在正式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之前,最好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上幼兒園,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呢?

告訴孩子:“之所以要上幼兒園,是因為你已經長大了,要上學學知識。”

告訴孩子:“乖的孩子、聰明的孩子,都是要上幼兒園的。”

告訴孩子:“幼兒園的環境溫馨宜人,能讓你直觀地感受到美,學會怎樣去表現美。”

告訴孩子:“幼兒園裏有豐富有趣的遊戲活動,可以讓你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告訴孩子:“幼兒園有一起嬉戲的小夥伴,有和藹可親的老師,可以讓你自然地學會如何與人交往。”

告訴孩子:“幼兒園是一個放大了的家庭,可以讓你學會寬容、禮讓、分享。”

告訴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讓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告訴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讀很多的書,可以聽很多的故事。”

告訴孩子:“上幼兒園,可以開發你的智力,讓你變得更聰明。”

告訴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讓你學會過集體生活。”

告訴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讓你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告訴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讓你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八十一、孩子都愛聽故事——在家給孩子講講幼兒園的故事

孩子天生就喜歡聽故事,做媽媽的就要將幼兒園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幼兒園是好玩的、有趣的。當他們心裏有了這種意識的時候,也就會喜歡上幼兒園。

孩子們一般都喜歡聽故事,為了提前給孩子打好“上幼兒園”的預防針,可以將幼兒園的趣事整理成故事,講給孩子聽,千萬不要像下麵的這位媽媽一樣:

午睡的時候,媽媽拿了一本故事書給女兒講幼兒園的故事。由於這本書已經翻來覆去地講了很多遍,女兒似乎有點不想看了。突然,女兒問了一句:“媽媽,幼兒園有趣嗎?”媽媽回答說:“是啊!”

女兒接著問:“幼兒園隻有小兔子、小鹿,沒有其他的動物嗎?”媽媽說:“在這本書中,隻有小兔子和小鹿,可是在真正的幼兒園有很多人呢。”

女兒問:“這麼多人都在做什麼呢?”這時候,媽媽已經很困了,說:“什麼都不做,快睡吧!”

女兒不依,非要媽媽講。可是,當她看到媽媽不理自己的時候,隻好不做聲了。

有些時候,當媽媽很累或者很困的時候,就不願意和孩子交流,更不願意給孩子講故事。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這樣會錯失很多激勵孩子上幼兒園的機會。不過,有些媽媽還是很有耐心的:

為了讓兒子對幼兒園的生活多一些了解,李娜買了很多關於幼兒園的圖書,其中,有一本是講發生在幼兒園的故事的,兒子最喜歡了。每次講這些故事的時候,兒子都會耐心地聽,有時候,還會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

為了培養兒子的想象力,李娜甚至還自己編撰了很多幼兒園故事。聽著媽媽講各種各樣的故事,兒子每次都會很開心。

孩子天生就喜歡聽故事,做媽媽的就要將幼兒園的故事講給孩子聽。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幼兒園是好玩的、有趣的。當他們心裏有了這種意識的時候,也就會喜歡上幼兒園。

在家裏給孩子講講幼兒園的故事,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媽媽們可以試一試。不過,在嚐試這種方法的時候,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1.要給孩子講積極的、正麵的故事

在給孩子選擇故事的時候,要選一些積極的、正麵的,不要給孩子講那些負麵的故事。

正麵的故事有:樂於幫助小朋友的、樂於分享的、排隊有序的、互相謙讓的、對人有禮貌的、課上不搗亂的、功課做得好的、不哭鬧的、不打架的、不欺負小朋友的……

負麵的故事有:欺負小朋友的、沒禮貌的、大聲喧嘩的、愛哭鬧的、排隊無序的、撒謊的、遲到的、不配合老師的……

2.要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

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要選擇一些有趣的、能夠讓孩子開懷大笑的故事。如果故事講得單調乏味,孩子自然是提不起興趣的。

為了豐富故事的情節內容,可以上網找一些有趣的資料,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添加進去。 比如:在給孩子講“玩滑梯”的時候,可以講“小朋友從上麵滑下來,一不小心,摔了大跟頭。”同時,為了形象生動,媽媽也可以給孩子做一個摔跟鬥的動作……這時候,孩子一定會笑得前仰後合的。

3.故事內容要豐富,不要太單調

如果你是一個聰慧的媽媽,一定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孩子講很多內容豐富的故事。在故事的選擇上,內容要豐富一些,絕不能一個題材的故事重複講很多遍。 比如:不能總是給孩子講“玩滑梯”的故事,還可以講其他的一些故事,如排隊、吃飯、午休、做操、放學、貼貼畫、手工、澆花……任何一個生活片段,都可以作為故事的內容。

4.注意與孩子的互動

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要和孩子做好互動。 比如:講到排隊的故事,可以和孩子在地上擺些玩具,讓玩具來排隊。然後將故事還原到這個場景中,將故事的內容再現。這種遊戲,孩子是很樂意玩的。

5.耐心回答孩子的提問

在聽媽媽講故事的時候,孩子們一般都喜歡提問。對於這樣的提問,媽媽們一定要加以重視,要耐心地做出回答,千萬不要敷衍塞責,否則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