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幼兒園生活很豐富,讓孩子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3)(2 / 3)

花草樹木:顏色、形狀各不相同,都會經曆發芽、生長、成熟、衰敗等一係列過程,隨季節而變化。

四季:春天,氣候溫暖,草木發芽,花朵開放;夏天,氣候炎熱,草木茂盛;秋天,天氣轉涼,樹葉變黃,凋謝;冬天,氣候寒冷,草木凋零。

2.讓孩子觀察物品的用途

很多日常用品都有基本的用途和其他用途,媽媽可以利用孩子常用的物品激發他的觀察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比如:茶杯的基本用途是盛水,也可以用來盛豆、插花;塑料杯掉在地上摔不碎,玻璃杯則很容易破碎。

3.觀察圖片,也有收獲

圖片是靜物,不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製,可以用來鞏固孩子的觀察力,提供觀察細節。由於生活條件的局限,有些實物不能仔細觀察,觀察圖片則可以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手段。同時,還可以將圖片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孩子觀察力的教材。

4.為孩子做個畫展

圖畫能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點。媽媽可以舉辦一些家庭畫展,將孩子一段時間裏畫的畫集中起來展出,引導孩子進行參觀、評論,看看同期作品的異同,後期作品的進步,這些都可以反映孩子的觀察水平。

5.多讓孩子對不同的作品作評

媽媽可以和孩子同畫一個物體,比如:蝴蝶和蜻蜓。然後一起展出,共同評論。在這個過程中,要啟發孩子對作品多發表意見和改進建議,如果孩子的觀察力有了進步,要加以肯定。

七十三、不要打擾孩子——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的形成雖然與先天的遺傳有一定關係,但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更為重要。媽媽應當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為他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從孩子出生起就有意識地培養其注意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注意品質與能力。

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定性,媽媽為此很傷腦筋。

香香是個3歲的小孩子,不管做什麼事都無法集中注意力。

一天下午,媽媽和香香在客廳裏搭積木。剛開始的時候,香香還挺高興的。可是,玩了一會兒便走到了自己的“百寶箱”邊,拿出自己的機器貓玩起來。

香香這樣不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有很多,香香媽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不可否認,香香是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孩子注意力的形成雖然與先天的遺傳有一定關係,但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更為重要。媽媽應當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為他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從孩子出生起就有意識地培養其注意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注意品質與能力。

隨著女兒一天天的長大,媽媽在對女兒的培養上,增加了很多的內容。當女兒3歲時,也就是快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著重培養了女兒的注意力。為此,媽媽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適時地對女兒提出適當的要求,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

當女兒全神貫注地做某件事時,媽媽不會隨意地去打擾她。而如果是在從前,女兒正聚精會神地搭積木時,媽媽就會走過來問一問:“想吃水果嗎?”一會兒,奶奶又會走過來問:“喝果汁嗎?”……短短幾分鍾的活動,女兒總是被大人打斷。現在,媽媽改變了自己的做法,在女兒專心做事時,她也會坐下來做些安靜的活動,不會在旁邊走來走去打擾女兒。

注意力是打開心靈的門戶,而且是唯一的門戶。這扇門開得越大,孩子學到的東西就越多。一旦孩子注意力無法集中,心靈的門戶就會關閉,一切有用的知識信息都無法進入。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是否集中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認知和身心各方麵的發展,還會對他們入學後的學習成績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媽媽要想辦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為了實現這一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1.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簡單的環境

孩子注意力穩定性差,一旦遇到新異的刺激,他們的注意力就會發生轉移。因此,媽媽應根據這一特點,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簡單的物質環境。

例如,孩子閱讀的地方應該遠離過道,這樣他人的來回走動就不會影響到孩子了;牆麵布置不要過於花哨,否則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電視、糖果等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應擺放在較遠的位置。

2.讓孩子有規律地生活

孩子一日生活的節奏,以及各種活動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他的注意力。因此,媽媽應當注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

讓孩子的生活有張有弛、動靜交替。

不同性質的活動之間的轉換要平和,要讓孩子做一個過渡準備。例如,孩子在戶外跑來跑去,心跳加速,處於興奮狀態。進到室內後,孩子是很難立刻投入到讀書等安靜的活動中的。而一些媽媽卻要求孩子立刻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這種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是違背孩子身體器官的運作規律的。

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宜太長。

媽媽在安排孩子的活動時,應當注意調整時間,切忌強迫孩子坐著一動不動。

3.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有新異的刺激出現時,媽媽可以約束自己不去關注它,但孩子卻很難做到。因此,為了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定的情境逐漸提高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可以采用遊戲的方式。例如,與孩子一起玩“指揮交通”的遊戲。遊戲中,讓孩子扮演交通警察,事先約定每班交通警察要站三分鍾的崗,時間到後才能換崗。

4.讓孩子多注意事物的廣度

孩子注意力差的另一表現是,不能同時注意多個事物。為此,媽媽應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活動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廣度,比如:“猜物遊戲”。

做這個遊戲時,可以先在孩子麵前擺放上小球、玩偶等多種物品,讓孩子觀察幾秒鍾,然後讓他閉上眼睛;媽媽趁機悄悄拿走幾樣玩具,然後讓孩子說出哪些東西不見了。

5.為孩子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要想使孩子的注意持久,最好不要強迫他做什麼,而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因此,在活動之前,媽媽應當幫助孩子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

例如,媽媽和孩子在窗台上種一些花籽。剛開始的幾天,孩子可能出於好奇會經常來看一看。但時間久了,興趣趨於淡化,就不會來看了。如果媽媽能在種花籽之前對孩子說:“這顆花籽不久會長出綠色小葉子,你要是看到了,就趕緊來告訴媽媽。”為了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孩子是會多加注意的。

七十四、背誦古詩給我聽聽——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兩三歲孩子的記憶,主要還是機械記憶,所以孩子的記憶往往是不完整、不精確的。但是,3歲以上孩子的記憶逐漸從無意識向有意識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可以訓練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常有媽媽這樣說:“我家寶貝可聰明了,我忘記東西放哪兒,他一下就幫我找到了。”孩子的記憶力比大人好,它就像一塊海綿,能夠不斷地吸取水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所擅長的這種記憶,僅僅是一種機械式的無意識記憶。他們能夠直觀地記住事物,但事實上他們對記憶的很多事物並不理解,因此很容易遺忘,媽媽要著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小可3歲半,他的短期記憶力特別差,比如:早上剛去上過圍棋課,中午回到家再問他:“早上幹什麼去了?”他就想不起來。然後,自己就會胡亂編一個。

為了培養小可的記憶力,媽媽準備了兩三套一樣的圖卡。開始的時候,媽媽先將兩三對相同圖案的圖卡翻到背麵,然後再翻開一個,告訴他:“隻有翻到另外一個相同圖案的圖卡,這些圖卡才能歸你所有。”

通過這些圖卡遊戲,當小可已經認識圖卡上的小狗後,媽媽便會帶他外出看現實世界裏的小狗。同時,媽媽還會對小狗的特性作一些描述,幫助小可認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