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幼兒園生活很豐富,讓孩子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2)(1 / 3)

六十六、“你來畫。”——讓孩子自己來塗鴉

雖然說孩子的肢體動作還不太協調,但體驗動作與痕跡的聯係卻會給孩子帶來非同一般的快感。因此,這時候教授正式的繪畫技巧無異於將孩子逐出感覺的樂園。

孩子從出生起,就希望借助各種聲音、符號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行為、語言還沒有成熟前,孩子表現自己思想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拿筆在紙上塗鴉。他們通常都會借助這種方式與他人進行溝通,讓別人了解自己。

現實生活中,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塗鴉時,經常會認為這是毫無意義的圖案,然後阻止他們繼續通過塗鴉表達自己的想法。2~4歲孩子的繪畫處於塗鴉階段,這種動作可以讓孩子從被動的經驗中獲得滿足。可是,很多媽媽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小葛做完飯後,從廚房裏出來。她喊了幾聲女兒,可是女兒沒應聲。小葛走進女兒的書房,天啊!地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紙片,各種顏料灑了一地……

看到女兒又將地板弄得這麼髒,小葛氣不打一處來:“起來!跟你說了幾次了,怎麼不聽!”女兒聽到媽媽的訓斥,爬了起來。

當小葛看到女兒衣服上的顏料時,一把拽過女兒說:“讓你不聽話!”女兒委屈地直掉眼淚。這時候,老公走了出來。小葛對他說:“跟你說過別給孩子買顏料。孩子才2歲半,怎麼會畫畫?你偏買,你看看,像什麼樣子?”

從兒童的身心發展角度來說,塗鴉有著重要的意義。研究發現,塗鴉最初發生於孩子18個月大時,到三四歲結束。孩子之所以會產生塗鴉的行為,和他們的動作發展、視動經驗有著一定的關係,是孩子練習、發展大肌肉整合運動和精細動作控製的過程。

盡管孩子的塗鴉在成人看來是毫無意義的混亂線條,但孩子能在其中表現自己,就像用語言和手勢一樣。對於他們來說,塗鴉代表了一些事物,例如:看上去很隨意的一條線,可能代表了一條蛇在逃竄。

塗鴉是一種動作表征,不是對物體的細致描繪。塗鴉是孩子的一種意識覺醒,他們覺得畫在紙上的線條和形狀可以代表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因此,媽媽要鼓勵孩子來塗鴉。

從女兒一歲開始,張媽媽便鼓勵女兒來塗鴉。

有時候,張媽媽會教女兒用番茄醬、千島醬、蛋黃沙拉醬、花生醬、橙肉醬等在大白盤子上隨意塗鴉,畫出她心目中的花朵、小房子,或者海星、魚、貝殼等。更美妙的是,這些用紅色、橙色、肉粉色、淡黃色的蘸醬畫出來的畫可以吃掉!

有時候,張媽媽會給女兒提供一些切片的麵包、饅頭,讓女兒蘸著吃或拌著吃。女兒對盤上塗鴉興趣盎然,甚至有時為了滿足自己的創作欲,女兒會主動提出:“我要吃什錦蔬菜,我要吃饅頭片!再也不挑食了。”

無論是隨意的塗鴉,還是有控製的塗鴉、命名的塗鴉,都需要動作與視知覺的共同參與。在反複多次的塗鴉中,孩子以最初的方式感受著世界,表達著自己。

實驗證明,塗鴉表現從某個角度反映出了孩子心智的成長狀態:

弱視的孩子,在視覺上缺乏安全感。

生理健康的孩子,塗鴉是活躍的,線條是粗獷的。

性格纖弱而膽怯的孩子,使用的線條是雅致、柔軟的。

意誌力強的孩子,畫出來的線條是強勁有力的;塗鴉定型且反複,則代表著情感的閉鎖。

塗鴉中,如果出現節點或不連貫的線條,可能表明孩子停下筆來留心別人。

富於創造性的孩子,塗鴉時專注、不受幹擾,幾乎不會發問、質疑。

雖然說,兩三歲的孩子,肢體的動作還不太不協調,但體驗動作與痕跡的聯係卻會給孩子帶來非同一般的快感。因此,這時候,要鼓勵孩子來塗鴉。

1.讓孩子做些畫盤子遊戲

雖然不少媽媽也很認同塗鴉遊戲的重要性,但卻不敢讓孩子接觸油彩、水彩等繪畫顏料。

因為大多數媽媽認為,一旦孩子臉上、手上搞得到處都是花哨的顏料,是很難清洗掉的。可是要知道,如果隻用彩色鉛筆和蠟筆進行塗鴉,會限製孩子的想象能力。因為顏色之間的混和、調配的過程是十分好玩的,這是彩色鉛筆和蠟筆所不能做到的。

調配出來的水彩顏料可以用來畫盤子,如果畫得不滿意,隻要用水洗掉就可以了。

一個白盤子可以使用很多次。媽媽可以從陶瓷市場給孩子批發一些白瓷盤,一般四五十塊錢就能批發一打白瓷盤。

孩子在盤子上塗鴉之前,媽媽要教他們如何正確地使用毛筆,如何把顏料調得厚而濃。

當孩子的塗鴉變成一幅極有個性的抽象畫後,可以購買沒上釉的素瓷盤,讓孩子用環保型的陶瓷顏料在素瓷盤上畫出“睡不著的大熊貓”“調皮的小花貓”等。然後,再放進烤箱燒製,成為家庭展示品和收藏品。

2.鼓勵孩子在沙地上塗鴉

孩子一旦來到海 濱,在平坦的沙灘上,都會變成“塗鴉天才”。媽媽要想辦法將沙子耙平,然後鼓勵孩子用手指、樹枝,甚至大腳趾,畫出“月亮嬸嬸”“我和媽媽手拉手”“一棵橘子樹”這樣的塗鴉沙畫。

在沙子上塗鴉,不僅可以修改,還可以推翻重畫。媽媽也用不著擔心孩子的衣服上沾染上各種各樣的顏料。畫完了,隻要倒出鞋裏的沙子就行。

如果沒機會去海 濱,還可以在家的附近,為孩子找一個沙坑。傍晚時,媽媽就可以帶孩子去盡情塗鴉了。如果家附近連沙坑也沒有,隻要買一個沙箱,耙平了,就能塗鴉。

3.T恤DIY

如果家中有早已穿舊的、褪色的廉價T恤,可以買點丙烯顏料,跟孩子一塊兒玩塗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用相似的顏色和線條對一大一小兩件T恤進行塗鴉。這可是孩子設計的第一套母子衫,穿上後,一定能夠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設計潛能。需要注意的是:

畫T恤時,要使用丙烯顏料。這種顏料可以用水化開,幹了以後具有防水效果;可以重複塗色,有很強的附著力。

塗鴉T恤,要用到毛筆、清水和顏料盤。

要告訴孩子不要將顏料塗得太厚,否則穿洗都不舒服。但也不能調得太稀,因為顏料太稀,水洗後就會褪色。

六十七、視覺訓練——創造條件,讓孩子認識五顏六色的世界

孩子視覺的發育可以促進孩子認識事物、語言表達和觀察事物的能力提高,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為了促進孩子的視覺發育,就要創造條件,讓孩子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

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都不注意孩子的視覺發育:

從小娟出生的第一天起,小娟媽便讓女兒對著強光,比如:太陽光、燈光。現在,小娟都2歲半了卻依然這樣。

一天,同學來做客。中午吃完飯之後,小娟便哭鬧著要睡覺。小娟媽隻好將女兒抱進臥室,可是,女兒死活不睡,非要媽媽將燈打開。小娟很了解女兒的這個毛病,便打開了。

同學看到了,說:“這樣對孩子的視力不好,不要開燈!”可是,小娟媽卻說:“不行,從小就這樣。不開燈就不睡覺,就大哭。”

這就告訴我們,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千萬不要用強光刺激孩子的眼睛,否則有損於孩子的視力。

孩子視覺發育比較好,可以增強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實際上,在生活細節中,隻要細心和有目的地去進行比較,孩子的視覺發育就會加快,反應也會更加靈敏。

為了讓孩子的視覺變得靈敏,一位媽媽想了很多辦法。

這位媽媽盡量讓孩子多看各種不同色彩的物體。在女兒比較小的時候,媽媽就在她的小床邊掛滿了一些五顏六色的氣球;在家裏,貼掛了一些顏色豐富的圖畫。平時隻要一有空,媽媽就會帶著女兒到大型超市看色彩豐富的各種商品,到大自然裏去欣賞多姿多彩的花草樹木。

為了促進女兒視覺的發育,開始的時候,媽媽用的是一些顏色比較單一的圖片,以後逐漸增加成了顏色多樣的物體;先是兩維的圖片紙張,然後選擇三維的;形狀也要千變萬化的:方形、圓形、球形、半球形、楔形、不規則形狀、長的、短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