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這樣的一支海軍恢複實力,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十年之後英國戰艦將不再具備速度優勢,裝甲和火炮優勢也八成會不複存在……
設想一下,如果楚與之指揮的是14艘和英國利物浦級戰列艦一樣的戰艦,能打出什麼樣可怕的戰果來?
到時候,大明帝國海軍那種跑不掉也打不過的狀態將被終結,而未來的大明帝國海軍,背靠本土完全能夠與遠道而來的英國海軍分庭抗禮!
想想就讓人覺得不寒而栗,看了一眼依舊在戰列艦問題上毫不退讓的孫方,布朗終於有些不耐煩了:“尚書先生……希望你們能夠理解,這場戰爭你們並不是勝利者!”
“戰爭現在還沒結束呢!如果您認為貴國打贏了,那大可再等上一等!”孫方不知道對方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有再打下去的底氣,於是也跟著恐嚇了一句。
何禹希在一旁和奧斯曼帝國的使者就印度獨立的問題還在討價還價,整個會場立刻又亂成了一鍋粥。
於是,這個時候又要有一個救世主……呃,是捧哏的登場了。奧匈帝國的使節看到了德國特使的眼神,趕緊開口勸了起來。
結果,唾沫橫飛的場麵一點點平息下去,雖然都聲稱要用大炮讓對方見識一下自己的實力,可罵戰雙方沒有一個人起身離開會場。
也許是看出來大家其實都是外強中幹,最終布朗還是開口把會議又往前推進了一步:“1艘新型戰列艦,這是我的底線了!”
伸出了一根手指頭,布朗給出了自己的條件來:“楚與之號戰列艦既然已經下水,那就到此為止!”
聽到這個退讓,孫方擺了擺手,也退讓了一步:“新式戰列艦的數量,我們的要求是10艘到1艘之間……不過既然特使先生退讓了一步,我們就也退一步,9艘!不能再少了!”
“楚與之號戰列艦不算,最多再給一艘的名額!”似乎選擇性忘記了剛才自己出的底線,布朗又退讓了一步道。
孫方當然知道,楚與之級戰列艦的姊妹艦郭立海號也馬上就要下水了,自然不能同意這樣的要求。
於是他也選擇性的忘記了之前所謂的不能再少了的言語,開口討價還價道:“8艘!這是我們的底線了!”
於是,兩個人就有關戰艦數量的討論,唇槍舌劍一直爭論了一個下午,才基本達成了一個初步協定。
如果大英帝國建造的新式戰列艦不超過0艘,那麼大明帝國的新式戰列艦總數將不超過5艘。
雙方從一開始討價還價的時候,似乎就已經把這個數字給定下來了,孫方多爭取到了一艘戰列艦,而大英帝國也將大明帝國的海軍數量,壓製在了自己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當然,這份條約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條約,因為要簽署它的,還有幾乎全世界所有能上台麵的強國。
大明、英國、美國、錫蘭、德國……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