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不太平的和平年代(1 / 2)

到這裏,我講的曆史已經有幾千年了。二十年對於這幾千年的曆史來說,實在是太短的。但是,如果我們說,一隻狗已經二十歲了,那麼我們又會覺得那隻幸福的小狗活得很久。所以,時間究竟是長是短,並不絕對。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短短二十年間,世界又發生了什麼。

這二十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那段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飽受摧毀的國家,在這段時間裏有了休息的時間,於是大家都忙著恢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心理上帶來了巨大的創傷,久久難以愈合。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都希望和平的局麵能長久地維持下去。

因此,戰勝國的政府領導們集中在法國的凡爾賽召開了一個會議。在會上,他們起草了一個和平條約——《凡爾賽條約》。這項條約嚴格限定了德國軍隊的規模。從此以後,德國隻能將軍隊的規模限製在足以保持德國內部秩序穩定的範圍內;德國不能組織空軍,不能擁有坦克,不能擁有潛水艇。而且,在條約中還規定了德國要向同盟國賠償一大筆的經費,好補償那些在戰爭中受到了損失的國家。

後來,為了更好地維持和平,許多國家還聚集在一起成立了“國際聯盟”,各個國家都派出代表出席了國際聯盟的會議。國際聯盟的主要功能是,一旦發生了戰爭威脅,國際聯盟就要向備戰的國家發出警告,讓備戰國提交自己的情況到國際法庭上去審理。國際聯盟希望可以在聯盟解決一切問題,而不是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

國際聯盟努力維持著世界和平,製定了一些約束條令。但是,這也僅僅是條令而已。就好像我們總能在牆上看到警告:不要亂畫,可是,仍然有人亂塗亂畫一樣。所以,國際聯盟的條令就像那個一點兒威懾力也沒有的“不要亂畫”的警告標語。

後來,人們還一起簽署了一份反戰條約,承諾不發動戰爭,各個國家也都削減了自己的海軍。人們用盡一切辦法來阻止戰爭的爆發。但是,人們製定的條例、簽訂的反戰條約還是無法阻止戰爭的爆發。最終,和平的局麵被打破,世界就像是一塊平靜的湖麵被投進了一塊巨石,又起了波瀾。

在“一戰”和“二戰”之間的這二十年間,就全世界的範圍來看是和平的,不過一些局部的戰爭從未間斷。這裏要談一談發生在亞洲的戰爭。自從日本的國門被美國的佩裏將軍打開後,日本就走出了閉關鎖國的境況,開始與外國人通商接觸。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就像一個好學的學生一樣,從外國學習到了先進的工業文明,發展成工業化國家,國力提升很快,兵力也不斷增強。這個時候,它便開始搶占殖民地,擴展自己的國土麵積。

與日本距離最近的大國——中國自然成為了日本人眼中的肥肉。中國物產資源豐富,就像一個巨大的、儲藏量豐富的倉庫,完全能夠滿足日本對物資的需要。於是,日本在1931年派兵強行占領了中國的東三省,開始了它的侵華戰爭。中國人民自然不能讓自己的國土淪陷,於是開始奮起反抗。對日本的強盜行為,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也表示了不滿,他們紛紛寫信給日本政府,指出他們的錯誤,希望他們不再對中國用兵。

可是,日本不聽勸告,侵華戰爭還在繼續,雖然許多國家拿出了當初的反戰條例來勸說日本,但都無濟於事。因為沒有用武力幹涉,所以,對於那些說理性的勸說,日本根本毫不理會。

國際聯盟雖然也一直在幹涉,可是最終毫無成效。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中國和日本的戰爭還在繼續。日本的侵華一步一步擴大,他們先後侵吞了中國的東北部,隨後便是東部沿海地區。最終,中國政府被趕到了西部地區。

中國雖然沒有日本那樣充足的軍備,但中國人依然堅持抵抗。就在中日戰爭發生的同時,非洲也爆發了戰爭。意大利軍隊攻進了古老的埃塞俄比亞,也就是古代的阿克蘇姆地區。

埃塞俄比亞一直以來都是獨立的國家,可是意大利卻一直妄想著要征服埃塞俄比亞,將其變成為自己版圖上的一部分。

在曆史上,意大利幾次想要發動戰爭征服埃塞俄比亞,但一直沒有成功。這一次,意大利采用了最為先進的作戰方式。它發動了強大的軍事攻擊,使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攻擊性武器,例如大炮、炸彈,甚至連毒氣都用上了。但是,此時的埃塞俄比亞人卻仍然使用長矛當武器。這哪裏能抵禦意大利的瘋狂進攻呢?於是,意大利成功地征服了埃塞俄比亞。

在歐洲,同樣有戰爭爆發。西班牙發生了內戰。西班牙國內的兩派政治團體為了爭奪領導權,大打出手。西班牙內戰原本是自己國家內部的事情,但是兩派團體卻到外頭請來了外援。他們分別請了俄國和德國、意大利來幫忙。於是,一個國家的內亂變成了世界性的戰亂,不知不覺當中,戰爭的範圍逐漸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