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一個創意十足的剪輯師(2 / 3)

紐約的兩家出名的飯館“二十一”和“四季”,采取了一種其危險性近乎“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政策:“二十一”飯館免費敞開供應佐三明治的飲料,“四季”則免費供應菜湯,當人們興高采烈地享用這些免費食品時,飯館裏的樂隊則以一種超然而幽默的姿態不停地演奏一隻樂曲:《我的家產快給你了》。事實上,許多酒店和飯館都通宵開門,免費提供人們歇腳的地方,就連第34街上的一座兵工廠,也破例開放禁區,接待了1

500名回不了家的人。那天夜晚,古老戰爭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在聚居的紐約人群中再次流行,那首歌的名字是《陽光再次普照大地》。

醫院,在那天晚上成了停電事故中受害者的專門診室。僅在貝爾維尤醫院的急救室裏,就有145名病人是因停電受傷而接受治療,許多心髒病患者在停電期間發病,不是由於受驚,就是由於爬上從來沒有爬過的高樓。有一名患者因不得不爬上十層樓回家而心髒病發作死亡。一間醫院的手術室裏,燈光熄滅時,一次頭蓋骨手術才剛剛開始,病人的頭蓋骨正在被打開!護士們神速地找來幹電池燈,居然成功地完成了為時五個小時的手術。值得一提的是:那天夜裏至少有60個嬰兒在蠟燭光下呱呱墜地,成為紐約市民。

大街上,誌願服務人員用手電筒和手帕指揮交通,警察們和消防隊員們被從不同的地方召集到崗位上,波士頓憲兵小分隊的全體警察,那天晚上是穿著漂亮的禮服在街上巡邏的——他們剛從警察局的舞會上趕到。一名教堂司事在沿街向人們分發蠟燭——甚至連上帝也損失了錢財。

漫長的黑暗中,整個紐約隻有一處依然在夜空裏散發出灼灼的光華,這就是高舉火炬的自由女神像,它的電源來自新澤西州。

空中——

往日燈光輝煌的曼哈頓,此刻漆黑一片。一座座摩天大樓也黯然無光,完全失去了誘人的魅力。

曼哈頓一座摩天樓裏,一個黑人女清潔工正帶領一名驚慌失措的姑娘摸著黑一步步從一樓爬上了十樓,然後將她引到自己的房間裏,還給了她兩支蠟燭。當姑娘感激地掏出5塊錢小費遞給她時,她謝絕道:“不用,寶貝,今天晚上每個人應該互相幫助。”

數以萬計的人被困在摩天樓裏。數以千計的人被困在電梯裏。數以百計的電梯被吊在半空中。停電的受害者從地下到地麵,從地麵到空中築起了一個立體空間大舞台。

一名被困在空中的受害者事後回憶說:“那天晚上的氣氛令我想到了德國投降和對日戰爭勝利的日子,那時人人相愛。當時的狂歡氣氛和一場大暴風雪後的氣氛差不多。”

一名當時被困在32層樓上的律師說:“開始我們隻是圍著桌子各喝各的酒,而斷電後,大家興高采烈地聊了起來。我們本來可以下樓去,但是有600多級台階,所以就呆著沒動,大家慢慢地相互認識了。”

這名律師講述的情況很具有代表性。紐約帝國大廈86層瞭望頂樓上的一群被困者,是來自法國和美國南方的觀光者,他們在黑暗中興高采烈地互相輪流齊聲唱《馬賽曲》和《美國南方各州》這兩首歌;美國無線電公司大樓的一架電梯裏,幾個人似模似樣地坐在地上,正在跟一位先生練習瑜珈術——一種印度的氣功。當消防人員劈開通道進入一部不能動的電梯裏時,他們急切地問:“這裏有孕婦嗎?”黑暗中有人怪聲怪氣地回答:“我們才剛剛約會呐!”

當長夜過去,陽光照亮整個紐約,電力供應也恢複了。汽車又開始如蝗蟲一樣擁擠著前進,電梯又開始忙碌地在摩天大樓裏上下運行,生活恢複了正常的秩序,電力,像血液一樣重又輸入失血過度的紐約。

紐約人從黑暗中睜開眼睛,像往常一樣匆忙地各就各位。雖然恢複供電結束了停電時的不便,但許多紐約人都或多或少地覺得心中悵然若失。

美國的《生活》、《時代》、《周末新聞》、《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紐約時報》和《紐約郵報》及時地對紐約人的心態進行了一係列有意義的分析和報道。許多報刊經過訪問發現:實際上很多人享受了斷電的樂趣。停電期間在街上有飲酒的,有唱歌的,有接吻的,好像過節一樣。一方麵,斷電這一偶然事件給常規性的沉悶生活帶來意外的變化;另一方麵,這一偶然的黑暗也使人們潛在的優良品質得以閃亮。在停電過去後的很長一段日子裏,人們仍興致很高地談論著當時如何勇敢救人,如何親切待人以及如何富有冒險精神。一位婦女說:在斷電時,她受到如此多的彬彬有禮的對待,致使她恢複了“對人類的信心”。

【技巧啟示】:分組鏡頭展現地下、地麵、空中+以電來之後的鏡頭及議論結束

【非技巧啟示】:觀察人們遇到同樣的事情之時的不同反應,有助於理解何為“多彩的世界”

編者按:夜色燈火,比景象更加打動我們的也許是那種種的象征意義,將它們連綴起來,也許就正好表達了我們內心的某種感動與追求。

我半夜從噩夢中驚醒,感覺到窒悶,便起來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氣。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腳下仿佛橫著沉睡的大海,但是漸漸地像浪花似的浮起來灰白色的馬路。然後夜的黑色逐漸減淡。哪裏是山,哪裏是房屋,哪裏是菜園,我終於分辨出來了。

在右邊,傍山建築的幾處平房裏射出來幾點燈光,它們給我掃淡了黑暗的顏色。

我望著這些燈,燈山帶著昏黃色,似乎還在寒氣的襲擊中微微顫抖。有一兩次我以為燈會滅了。但是一轉眼昏黃色的光又在前麵亮起來。這些深夜還燃著的燈,它們(似乎隻有它們)默默地在散布一點點的光和熱,不僅給我,而且還給那些寒夜裏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這時候還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邊不是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嗎?誰從城裏走回鄉下來了?過了一會兒,一個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極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這個人急忙趕回家去的心情。那麼,我想,在這個人的眼裏、心上,前麵那些燈光會顯得是更明亮、更溫暖罷。

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驗。隻有一點微弱的燈光,就是那一點仿佛隨時都會被黑暗撲滅的燈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長長的路。大片的飛雪飄打在我的臉上,我的皮鞋不時陷在泥濘的土路中,風幾次要把我摔倒在汙泥裏。我似乎走進了一個迷陣,永遠找不到出口,看不見路的盡頭。但是我始終挺起身子向前邁步,因為我看見了一點豆大的燈光。燈光,不管是哪個人家的燈光,都可以給行人——甚至像我這樣的一個異鄉人——指路。

這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過了好些大的變化。現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腳的燈光,那燈光跟好些年前的燈光不是同樣的麼?我看不出一點分別!為什麼?我現在不是安安靜靜地站在自己樓房前麵的廊上麼?我並沒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見燈光,我卻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難道是我的心在黑夜裏徘徊;它被噩夢引入了迷陣,到這時才找到歸路?

我對自己的這個疑問不能夠給一個確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漸漸地安定了,呼吸也暢快了許多。我應該感謝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燈光。

他們點燈不是為我,在他們的夢寐中也不會出現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處。我愛這樣的燈光。幾盞燈甚或一盞燈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徹黑暗,可是它也會給寒夜裏一些不眠的人帶來一點勇氣,一點溫暖。

孤寂的海上的燈塔挽救了許多船隻的沉沒,任何航行的船隻都可以得到那燈光的指引。哈裏希島上的姐姐為著弟弟點在窗前的長夜孤燈,雖然不曾喚回那個航海遠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魚歸來的鄰人都得到了它的幫助。

再回溯到遠古的年代去。古希臘女教士希洛點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過海峽來的利安得爾的眼睛。有一個夜晚暴風雨把火炬弄滅了,讓那個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裏。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還隱約地亮在我們的眼前,似乎那火炬並沒有跟著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這些光都不是為我燃著的,可是連我也分到了它們的一點恩澤——一點光,一點熱。光驅散了我心靈裏的黑暗,熱促成它的發育。一個朋友說:“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飄浮,要不是得著燈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會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懷著滿心難治的傷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條河裏。到了水中,他聽見一聲叫喊(“救人啊!”),看見一點燈光,模糊中他還聽見一陣喧鬧,以後便失去知覺。醒過來時他發覺自己躺在一個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盞油燈,眼前幾張誠懇、親切的臉。“這人間畢竟還有溫暖。”他感激地想著,從此他改變了生活態度。“絕望”沒有了,“悲觀”消失了,他成了一個熱愛生命的積極的人。這已經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還見到這位朋友。那一點燈光居然鼓舞一個出門求死的人多活了這許多年,而且使他到現在還活得健壯。我沒有跟他重談起燈光的話。但是我想,那一點微光一定還在他的心靈中搖晃。

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想著,想著,不覺對著山那邊微笑了。

【技巧啟示】:以不同的畫麵詮釋“燈”所具有的相異的象征意義

【非技巧啟示】:一個書本中的故事,一段生活的往事,所引發的感悟,連綴起來,也許就是生活的真諦

實例一2008年陝西省中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請以“做個有心人”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1)有真情實感,中心明確,語言通順,表達力求有創意;(2)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3)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寫字母A、B、C、D……代替;(4)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蒙太奇之特色】:小標題區分三幅畫麵:讀詩、奏樂、離別,如電視散文般緩緩切換

心,是指我們胸腔內那顆有規律跳動的心髒,還是指那溢滿思考與感情的心?或許,無論是哪一種心,都可以用心諦聽世界。

一、心隨詩情

在雨打殘荷的日子裏捧一杯香茗,翻閱手中那些泛黃的詩詞。閉眼,用心去聽那古人的愁緒:辛棄疾的“五十弦翻塞外聲”看似是將士們激昂的號角,細細一品,卻被他深切的愛國之情觸動;李清照輕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哦,是思念夫君了吧?可用心感悟時,我卻為她獨自一人靜度年華的恬淡所折服;李商隱寫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來回憶亡妻,以心聆聽,我卻與他感慨時光如白駒過隙的無奈產生幾分共鳴。這就是用心吧,那詩中的淺愁深恨要如此用心才觸及得到。那麼,我願做個有心人,用我的心貼近詩詞中古人寄托的情愫。

二、心隨樂感

我靜坐在鋼琴旁,指尖輕彈一曲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心隨樂感,隨著貝多芬的音樂,不由想象失聰的他如何撫摸黑白琴鍵。黑白琴鍵,也許正如他灰冷的心一般吧。可是,黑白也可以築造色彩,《命運交響曲》便是最好的證明。用心去聽,聽到大提琴延長著貝多芬對理想的堅持;用心去聽,聽到大管沉重的呼喚是貝多芬與命運抗爭的誓言。用心聽吧,聽他化黑白為彩色,化灰暗為頑強。那麼,我也願做個有心人,用我的心領悟貝多芬音樂中的堅強。

三、心隨心律

心,畢竟是自己的,為何不用心來聽聽自己的世界?此刻的我心裏想了些什麼,是的,是青春年華。年華裏的快樂如糖一般甜蜜,因我能與摯友牽手漫步在草香風暖的午後。而糖一融化,卻嚐到了哀傷,摯友即將離我遠去,怎能不讓我痛心。可是,沒關係,年華雖短,但最美的韶華我們攜手遊過!所以,讓我用心擺出最美的笑臉,讓摯友看到我心裏最深的祝福,讓我用心品一次年華裏的分別的哀傷。

有心人就是這樣麼?或許吧,可對我而言,用心翻閱詩詞,用心聆聽音樂,用心感悟自己就算是做到了吧,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用心,就能聽到世界深沉的故事,那麼,我會做個有心人,諦聽世界,諦聽美好。

你何不也做個有心人呢?

實例二2006年湖北省隨州市中考作文題

幸福是一種感覺,幸福是一種心境,幸福是一種體驗。作家畢淑敏還說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閑無事,幸福是艱苦創業;幸福是書山尋寶,幸福是親近自然;幸福是攫取與占有,幸福是互助與奉獻。幸福是父親遞來的一頂草帽,幸福是媽媽傳出的一聲呼喚,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鮮花……幸福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擁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