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練就撥動終始之弦的妙手(3 / 3)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僅讓你用一支筷子吃飯,它連塊肉都夾不起來,而用一雙筷子,結果就會截然相反。可見,隻有合作才能發揮個體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擁有大於個體的力量。正如當年諸葛亮指揮蜀軍大敗曹兵的戰役,大多是以少勝多。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諸葛亮清楚地知道,隻有合作才具有無窮的力量。

合作的確是一種精神,它源於信任,且無處不在,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是難以估量的。這個時代呼喚許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將永遠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不竭動力。

實例三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不僅與物候、時令準確對應,而且還有著一個個內涵豐富的名字。讓我們看看春季的幾個節氣:“立春”還帶著殘冬的餘寒,但天氣變暖,送來了春的氣息,是一種轉折,也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驚蟄”就像一個故事,一聲春雷把萬千蟄居沉睡的生命喚醒,就像父親的棒喝,讓頑劣的孩童懂得了奮進;“春分”這一天,太陽正當赤道上方,它將自己的光一絲不苟地均分給了地球南北,顯示出一種公正。

請從“立春”、“驚蟄”、“春分”中,任選一個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要求:(1)文體不限,努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2)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開篇和結尾之特色】:篇名設懸,中敘溫馨畫麵,以“這是驚蟄嗎”的出人意料的疑問結尾,從而引出驚蟄喚醒自己領悟到愛的真諦的主題,回應篇名

“媽,水燙嗎?”奶奶仰起頭,問祖奶奶。祖奶奶艱難地搖了搖頭,於是奶奶坐在了那個棕紅色的木凳子上為祖奶奶洗腳。那個凳子是奶奶出嫁時的嫁妝,上麵刻著精致的花紋,原本發亮的顏色也因年代的久遠而褪掉了。

涼風吹拂著她們,祖奶奶伸出手,緩慢地為奶奶理好被風吹亂的發絲。奶奶抬起頭,像個孩子一般對著祖奶奶憨憨地笑,然後她起身,蹣跚地走到了窗邊,關上了窗戶,重新坐回凳上。

祖奶奶的口水順著嘴角往下流,滴進了木盆中,奶奶注意到水中泛起的層層漣漪,抬頭一看,撲哧一聲笑了。她立刻起來,擦淨手,用身邊的手絹為祖奶奶擦幹淨嘴。她輕輕地為祖奶奶揉搓著腳。那是何等小巧卻飽經滄桑的腳啊,三寸金蓮,腳骨定是被壓彎了。奶奶輕輕舀起水,撩在那雙布滿皺紋、竟有些萎縮的腳上。

我耳邊突然響起了一支曲子,是祖奶奶在輕輕哼唱,奶奶也搖晃著頭跟著唱,這是……是奶奶在我兒時哄我入睡的搖籃曲!我聽著這熟悉的曲調,看著祖奶奶在打著節拍,心中湧起了一種莫名的感動。

我就這樣一直倚在門邊,父親從身後摟住我的肩,遞給我一件衣服,說:“去給你奶奶披件衣裳,她光顧著我奶奶,忘了她自己。”我接過那件充滿愛意的衣服,為奶奶披上,奶奶寵愛地望著我,笑了。

祖奶奶撩起發絲的動作,奶奶為祖奶奶擦涎水的行為,父親的衣裳……僅僅是洗腳,卻像連環扣似的,將四代人的愛融彙在一起。

這是驚蟄嗎?偶然的畫麵,不經意的動作將我喚醒,這一驚蟄喚醒我,原來愛可以傳遞,原來愛是長久不息的。

實例四2005年湖北省荊門市中考作文題

書店裏有一本暢銷的書,叫《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年來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正是有了這一準則,西點軍校才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軍界、政界及企業界的顯赫人物。書中有不少故事對我們也有一定的教益,特別是軍校學員辦事與執行任務時不講價錢,不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更是讓我們銘記心中。

請以“借口——弱者的托辭”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開篇和結尾之特色】:以題記點明主旨開篇,中間卻記敘隔壁搬來新鄰居的事件。然後,以午後喝綠茶自然啟下,寫偶然間聽到隔壁小女孩和爸爸之間的對話,通過爸爸的嘴說出“借口——弱者的托辭”的主題。最後又以“呷了一口綠茶”轉入末尾,以“拿出了一瓶綠茶,向對門走去”的情節收束全文

沒有人會拒絕甜蜜,但真正的甘甜是在品過苦澀之後,那縷縈繞舌根的清香。

——題記

“砰、砰、砰……”哪來的噪音?攪亂了這個恬靜的下午,讓空氣也變得燥熱了。

隔壁已經好久沒有住人了,莫不是來了新的住戶?一陣皮鞋聲由輕而重傳來,我決定出門去看看。剛打開門,一個中年男子迎麵而來。穿的是筆挺的西裝,打著一條花格子領帶,腳蹬一雙擦得鋥亮鋥亮的皮鞋。即便是這樣精神的打扮,還是掩蓋不住那布滿血絲的眼睛。後麵緊跟著一個中年婦女,想必是他的妻子吧!濃妝豔抹,使原來有幾分姿色的她也顯得毫無生氣,看來他們是一路風塵的。終於找到了一點亮色,我聽到了後麵跟著的歌聲。哦,這是一個挺可愛的小女孩。紮著一對羊角辮,手裏拿著雪糕,嘴裏還哼著《賣報歌》,一下子就躥到爸爸前麵了。

相處了幾日,才知道對門一家是才從別省遷到這兒來的,小女孩的父親還是一位工程師什麼的。

一個安靜的午後,我喝著從冰箱裏拿出的綠茶。這是我喜歡的綠茶,因為它總是將那絲清涼隱藏在苦澀之後,雖然沒有人會拒絕甜蜜,但真正的甘甜是在品過苦澀之後,那縷縈繞舌根的清香。我認為隻有強者才會喝綠茶。

“今天運動會參加了什麼項目?妮妮!”小女孩的父親問道。

“嗯……沒有參加。”小女孩循聲答道。

“你不挺喜歡跳繩的嗎?”

“繩子斷了,小朋友都不借給我。”

“那跑步呢?”

“上次跑步時摔了一跤,現在還疼呢,爸爸!”

“你怎麼這麼膽小,別的小朋友都積極參加,你卻前怕狼後怕虎,一點也不勇敢。爸爸不喜歡你這樣的膽小鬼。孩子,要學得堅強些,別給自己找借口。”

“可是,爸爸,我——”小女孩無話可說。

我又呷了一口綠茶,確實很苦,但很快我就品嚐到了一股源自心底的清香,使我十分坦然舒心。對門的談話讓我思緒萬千,我忽然想起了什麼,轉身從冰箱裏拿出了一瓶綠茶,向對門走去……

實例五2008年重慶市中考作文題

仔細閱讀下麵的文字,不脫離材料內容,任選一個角度立意,自擬標題,聯係生活,寫一篇文章。

(1)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宗璞《紫藤蘿瀑布》)(2)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嚐不美麗?(冰心《談生命》)(3)生命中不光有風和日麗,也有苦雨淒風。麵對風雨,我們要堅信:黑暗過後是黎明,寒冬過後是陽春。用你的激情點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戰。(高建群《感謝創傷》)

要求:(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2)文體不限,不少於500字(詩歌不少於20行);(3)凡涉及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寫字母A、B、C……代替;(4)不得抄襲。

【開篇和結尾之特色】:開門見山,開篇便直接表明自己的觀點——“我們要感謝挫折”。結尾同樣幹淨利落,簡潔的語言,不容辯駁

挫折,即事情進行得不順利。麵對挫折,人們往往躲避,不敢直視它,這是懦弱的表現。我卻道:我們要感謝挫折。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見挫折才能使人振奮,貪圖享樂必將失敗。

人在逆境之中容易成長。且不說古人錐刺股、映雪讀之事,就說我們眾所周知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單是為了尋找適合做燈絲的材料,就經過了幾千次的失敗實驗。最後他不是從失敗和挫折中走出來了嗎?再說著名交響樂作曲家貝多芬,在雙耳失聰之後,依然堅持創作,你可以想象那是怎樣的環境?最後他終於獲得了世人的認可!他們的成就完全源於他們在逆境中的努力。

前人的經驗無不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需要挫折,挫折是讓我們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一個人僅在順境當中成長,就猶如籠中的鳥,隻是一個在雀躍之中消磨生命的玩物罷了。勇於追求挫折、敢於麵對挫折的人,才是大海上的海燕,能在暴風雨中呼嘯,在海麵上飛翔,在大風大浪中闖蕩。

沒有哪一個人能不經曆挫折和困難,相反,我們正是在不斷地認識挫折、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可以說,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意誌堅強,有堅定的信念,勇敢地麵對挫折,向困難發出挑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沒有挫折的人生,就沒有奮鬥,人的意誌就會消退,人的精神就會萎靡。倘若生活中真有什麼風浪,他會經受不住命運的挑戰,會在痛苦中逝去。

我們要感謝挫折,挫折使人振奮,使人看清自己的不足。在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人,更值得讚揚。

正如孟子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因此大聲說:“我們的生活需要挫折,我們的成功要感謝挫折。”

一件小事

魯迅

我從鄉下跑到京城裏,一轉眼已經六年了。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算起來也很不少;但在我心裏,都不留什麼痕跡,倘要我尋出這些事的影響來說,便隻是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卻於我有意義,將我從壞脾氣裏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

這是民國六年的冬天,大北風刮得正猛,我因為生計關係,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幾乎遇不見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輛人力車,教他拉到S門去。不一會,北風小了,路上浮塵早已刮淨,剩下一條潔白的大道來,車夫也跑得更快。剛近S門,忽而車把上帶著一個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個女人,花白頭發,衣服都很破爛。伊從馬路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車夫已經讓開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沒有上扣,微風吹著,向外展開,所以終於兜著車把。幸而車夫早有點停步,否則伊定要栽一個大斤鬥,跌到頭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車夫便也立住腳。我料定這老女人並沒有傷,又沒有別人看見,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誤了我的路。

我便對他說,“沒有什麼的。走你的罷!”

車夫毫不理會——或者並沒有聽到——卻放下車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來,攙著臂膊立定,問伊說:

“你怎麼啦?”

“我摔壞了。”

我想,我眼見你慢慢倒地,怎麼會摔壞呢,裝腔作勢罷了,這真可憎惡。車夫多事,也正是自討苦吃,現在你自己想法去。

車夫聽了這老女人的話,卻毫不躊躇,仍然攙著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詫異,忙看前麵,是一所巡警分駐所,大風之後,外麵也不見人。這車夫扶著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門走去。

(以下省略)

請按照下列要求設計不同的結局

抒情結尾法

首尾照應法

出人意料法

情節結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