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隱形的翅膀能飛多高(2 / 3)

大多數的雨傘想不會為約會張開。上班下班,上學放學,菜市來回的途中。現實的傘,灰色的星期三。握著雨傘。他聽那冷雨打在傘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濕濕的灰雨凍成幹幹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結晶體在無風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來。等須眉和肩頭白盡時,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沒有受故鄉白雨的祝福,或許發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補償吧。一位英雄,經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額頭是水成岩削成還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蘚?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一座無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盞燈在樓上的雨窗子裏,等他回去,向晚餐後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

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本文有刪節)

【技巧啟示】:時空穿越的想象+將對象擬人化

【非技巧啟示】:隻有對曆史文化有著溫情的人才能寫出韻味十足的文字

編者按:皚皚白雪能引發你怎樣的聯想,試著在紙上寫出你腦海中的物事,然後讀讀梁先生這篇文章,必定會有別樣的收獲。

李白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這話靠不住,詩人誇張,猶“白發三千丈”之類。據科學的報導,雪花的結成視當時當地的氣溫狀況而異,最大者直徑三至四寸。大如席,豈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個人蓋住?雪,是越下得大越好,隻要是不成災。雨雪霏霏,像空中撒鹽,像柳絮飛舞,緩緩然下,真是有趣,沒有人不喜歡。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聽說誰厭惡雪。就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愛斯基摩人也還利用雪塊砌成圓頂小屋,住進去暖和得很。

賞雪,須先肚中不餓。否則雪虐風號之際,饑寒交迫,就許一口氣上不來,焉有閑情逸致去細數“一片一片又一片……飛入梅花都不見”?後漢有一位袁安,大雪塞門,無有行路,人謂已死,洛陽令令人除雪,發現他在屋裏僵臥,問他為什麼不出來,他說:“大雪人皆餓,不宜幹人。”此公戇得可愛,自己餓,料想別人也餓,我相信袁安僵臥的時候一定吟不出“風吹雪片似花落”之類的句子。晉王子猷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忽然想起遠在剡的朋友戴安道,即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假如沒有那一場大雪,他固然不會發此奇興,假如他自己饘粥不繼,他也不會風雅到夜乘小船去空走一遭。至於謝安石一門風雅,寒雪之日與兒女吟詩,更是富貴人家事。

一片雪花含有無數的結晶,一粒結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麵,每個麵都反射著光,所以雪才顯著那樣的潔白。我年輕時候聽說從前有烹雪論茗的故事,一時好奇,便到院裏就新降的積雪掬起表麵的一層,放在瓶裏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興壺,沏大紅袍,倒在小茶盅裏,細細品啜之,舉起喝幹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兩下——我一點也不覺得兩腋生風,反而覺得舌本閑強。我再檢視那剩餘的雪水,好像有用礬打的必要!空氣汙染,雪亦不能保持其清白。有一年,我在汴洛道上行役,途中車壞,時值大雪,前不巴村後不著店,饑腸轆轆,乃就路邊草棚買食,主人饗我以掛麵,我大喜過望。但是煮麵無水,主人取洗臉盆,舀路旁積雪,以混沌沌的雪水下麵。雖說饑者易為食,這樣的清湯掛麵也不是頂容易下咽的。從此我對於雪,覺得隻可遠觀,不可褻玩。蘇武饑吞氈渴飲雪,那另當別論。

雪的可愛處在於它的廣被大地,覆蓋一切,沒有差別。冬夜擁被而眠,覺寒氣襲人,蜷縮不敢動,淩晨張開眼皮,窗欞窗簾隙處有強光閃映大異往日,起來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銀世界。竹枝鬆葉頂著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樹也都鑲了銀邊。朱門與蓬戶同樣地蒙受它的沾被,雕欄玉砌與甕牖桑樞沒有差別待遇。地麵上的坑穴窪溜,冰麵上的枯枝斷梗,路麵上的殘芻敗屑,全都罩在天公拋下的一件鶴氅之下。雪就是這樣的大公無私,裝點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一切的蕪穢,雖然不能遮掩太久。

雪最有益於人之處是在農事方麵,我們靠天吃飯,自古以來就看上天的臉色,“上天同雲,雨雪雰雰。……既沾既足,生我百般。”俗語所說“瑞雪兆豐年”,即今冬積雪,明年將豐之謂。不必“天大雪,至於牛目”,盈尺就可成為足夠的宿澤。還有人說雪宜麥而辟蝗,因為蝗遺子於地,雪深一尺則入地一丈,連蟲害都包治了。我自己也有過一點類似的經驗,堂前有芍藥兩欄,書房簷下有玉簪一畦,冬日幾場大雪掃積起來,堆在花欄花圃上麵,不但可以使花根保暖,而且來春雪融成了天然的潤溉,大地回蘇的時候果然新苗怒發,長得十分茁壯,花團錦簇。我當時覺得比堆雪人更有意義。

據說有一位梟雄吟過一首詠雪的詩:“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出門一啊喝,天下大一統。”俗話說“官大好吟詩”,何況一位梟雄在夤緣際會躊躇滿誌的時候?這首詩不是沒有一點巧思,隻是趣味粗獷得可笑,這大概和出身與氣質有關。相傳法國皇帝路易十四寫了一首三節聊韻詩,自鳴得意,征求詩人批評家布窪婁的意見,布窪婁說:“陛下無所不能,陛下欲作一首歪詩,果然作成功了。”我們這位梟雄的詠雪,也應該算是很出色的一首歪詩。

【技巧啟示】:由詩詞、俗語引發聯想

【非技巧啟示】:雅俗共賞才能寫出貼近生活又不乏別致內蘊的文章

實例一2007年山東省臨沂市中考作文題

在一次由縣裏組織的大型競賽前夕,一位山區中學的老校長對將要參賽的學生說:“你們常常上山下田,誰能說出一種不會開花的草?”結果同學們誰也沒有想出哪一種草是不會開花的。接著老校長意味深長地說:“是的,孩子們,每一種草都是一種花,都有它開放的權力和空間;當然,許多花本來也是一種草。你們和其他人一樣,都是一棵草,也都是一朵花。記住,沒有一種草是不會開花的!”

老校長的一番話引起了所有參賽學生深深的思考……

老校長的話是否也勾起了你往昔的某種記憶?是否引起你的某些思考或感悟?請以“每一種草都會開花”為話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說真話,敘真事,抒發真情實感;(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文中不得出現與自己真實身份相關的地名、校名、人名。

【聯想與想象之特色】:角色想象(蒲公英)——感悟:風雨兼程飛向遠方

我是快樂的蒲公英,依然幼稚的我不得不麵對一次次分別。

清晰地記得那日傍晚,陽光似乎知道它即將到另一個世界去,所以將最美的“金黃”毫無保留地給了我,我那白白的身體也變得像金子般奪目。當晚風帶著我毛茸茸的身子遠去時,太陽的千言萬語凝成一句話:“既然你選擇了遠方,就隻能風雨兼程。”

我像一粒塵土,輕得好像沒有一點重量,被風裹挾著飄向遠方。是的,我選擇了未知的遠方,於是我隻能在這風中永不停歇。

雨,這個可怕的瘟神最終還是降臨了。那日,風正帶著我穿過一個城市,驟雨忽至,頃刻間,一片澤國,我被豆大的雨滴擊打著。終於雨過天晴,而我卻被狠狠地“釘”在地上,唯一的“翅膀”無力地癱著。在血色的夕陽中,閉上眼,帶著多日的風塵與疲憊,睡著了……

醒來時,群星閃爍,一地清輝。渾身的酸痛使我難以動彈。這個城市就是我的墳墓嗎?不,不會的,我還帶著一顆種子,一顆充滿著希望與信念的種子,一顆始終記著“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能風雨兼程”的種子。遠方露出了魚肚白,我知道,下一刻就是黎明。我借助太陽的光芒重新舒展了我那白色的“羽翼”,繼續向前方進發。

終於,我到達了可以生根發芽的目的地,原來這裏就是大草原……又是一個春夏之交,我的種子長成了一株蒲公英。而現在,又是一群種子飛向遠方的時候了,我隻想告訴它們:“既然選擇了遠方,就隻能風雨兼程。”

實例二2008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題

請以“我眼中的色彩”為題作文。

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3)不得抄襲。

【聯想與想象之特色】:色彩對應——勤、烈、鬱——對應平時生活場景和心緒

憑窗遠眺,我的眼前萬紫千紅。

風輕輕拂過,和著夏的炎熱,摻著花草的清新,揚起我縷縷青絲時,告訴我,我眼中的色彩是青春,我的青春色彩變幻。

勤——綠色

為木則榮,為草則綠。

林木,用努力,使自己欣欣而向榮;幽草,用勤奮,使自己萋萋而漸綠;我,則用青春的綠,使自己烙下希望的夢。

夢中的象牙塔悠悠,似我眼中的綠,漆黑中堅定地發出光。為夢,我努力;為夢,我奮鬥。清晨,迎接我的是晨曦的第一縷金光;夜晚,伴隨我的是明月的遍地清輝。在學問的山腳下,我以勤為徑;在知識的海洋中,我以苦做舟。

烈——紅色

嫋嫋水芝紅,脈脈蒹葭浦。

荷花,用搖曳,使自己嫋嫋而生動;水草,用浮動,使自己脈脈而熱烈;我則用青春的紅,使自己烙下活潑的影。

為影,我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體育課上,我奔跑、飛躍;課後,我的影子是陽光下的一個動點。

我熱切地廣交朋友,我熱切地與人交談,我渴望發表意見,我渴望被人關注。活潑,我青春的本色;熱烈,我青春的底色;紅色,我青春的亮點。

鬱——藍色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獨立寂寞,小橋孤零,寒風襲人,夜色漸起,行人歸盡。我在小橋上獨品那排遣不去、欲拂還來的迷茫與無奈。青春縱然姿彩炫目,也摻和著抑鬱的藍。生活中的一些無奈,長輩們偶爾的不理解,學習上的些許不順,所有這些,讓我的天空蔚藍卻不失冷意。

憂鬱的藍,我青春中最無奈的孤獨。

世界一天天在我的生命中刻下印記,歲月的齒輪碾出了我的痕跡,是青春,使我的畫卷色彩斑斕;是青春,使我的夢想透明、純粹;是青春,使我的心虔誠向上。

青春的夢想是燃燒的火把,青春的憧憬是洶湧的大海,青春的生命燦爛奪目,青春的感情世界庭院深深,青春的夢幻世界落霞與孤鶩齊飛。

透過窗欞,我看到了我眼中的色彩——青春。

實例三2007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題

題目:我想起了_______。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詞語,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500字至10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如寫詩歌不少於20行;(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則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請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