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通感的耳朵去聆聽(3 / 3)

廣播裏的聲音是多彩的,你總能找到你喜歡的適合你的聲音。

曾經有一個聲音那麼清晰地出現在我的耳邊,而現在再也聽不到了。他的聲音像陽光一樣給予我光明和溫暖。我愛陽光,更愛他陽光一樣的聲音。他是一個做談話類節目的主持人,他的聲音很有磁性,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我。

記得那天,頭上有大朵大朵的陰雲,心情極度低落,原因有很多:成績下滑,朋友背叛……伴隨著一係列的不順。當時,我對人生充滿了絕望,對夢想開始疑惑,對未來開始迷茫。關上房間門,我打開收音機,讓匣子中的聲音充滿房間的每個角落,好整理自己的心緒。匣子中傳出的聲音不知變了怎樣的魔術,讓我頓時忘記了所有的煩惱,心情一下子開朗起來。他的聲音似乎為我注入了活力,讓我從烏雲密布中走了出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是他讓我知道了這句話,讓我喜歡上了這句話。這之後,每次遇到不順心,我總會用這句話來鼓勵自己。

令我難過的是,他現在已經進入了天堂,但是藍天下,還有許多像我一樣被他的聲音溫暖過的人,在為他祝福。他輕輕地走了,也將我頭頂的烏雲帶走了,留給我的是一地的陽光。此時此刻,他的聲音依舊回蕩在我的耳邊,那是來自天堂的祝福嗎?

實例三2006年浙江省溫州市中考作文題

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們流連忘返,文學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們心馳神往。家鄉的風土人情,豐富的人文內涵值得感悟;課餘的琴棋書畫,無窮的生活樂趣值得回味。探究,給我們生活帶來發現的驚喜;合作,使我們得到收獲的喜悅……花季如詩,生活如畫,詩情畫意,令人陶醉。

要求:(1)請以“陶醉”為話題,寫一篇文章;(2)文體自選,立意自定。

妙寫聲音之星級:以聽雨引發思接千載

餘光中曾在一首詩中寫道:“看看那冷雨,聽聽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那冷雨……”

詩人真是把那雨的靈氣描摹得淋漓盡致。

不管那雨是要淅淅瀝瀝地下,或者是嘩嘩啦啦地倒;也不管是號啕雷雨,或者是綿綿細雨、春雨、梅雨、急雨、淫雨……它總是不拘一格地滋潤著萬物,帶給萬物生靈以無限的生機。

許仙和白娘子是因雨而結緣,富蘭克林是因雨中放風箏而發明了電。灞橋折柳催人別的春雨,清明時節紛紛綿綿的斷魂雨,它不管是淋在古人身上,還是灑在今人臉上,無論降落在任何地方,它都飽含著博愛的精神和詩情畫意的情調。

在雨中,可以懷古憶人,也可以獨自漫步,更可以真實地感悟造物者的神奇。當然有時也可以淋得一身落湯雞後,再喝那兩大碗甜辣的薑水湯,細細回味苦盡甘來的疲憊、放鬆、溫馨的愜意。

在雨中,如果能和好友共撐一把小傘,緊緊地靠在一起,談古論今,漫步在羊腸古道上,傘外的世界,一片迷蒙,傘內是盡情揮灑的暢談、推心置腹的交流,那該是人生一種怎樣的享受啊!

不論是窗外的雨、林中的雨,它總像一個愛跳舞的少女,每當看到她的跳躍、她的靈動,叫我如何不想與她共舞一曲華爾茲、迪斯科,抑或探戈呢?它總是在時時挑逗著我的那顆不安分的心。

我最喜歡那雨的瀟灑,說來就來,說去就去,從不留戀什麼,也不放棄什麼;我更愛那雨的豪邁奔放和那有時的委婉和輕柔,就如同欣賞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也如同麵對著人世間的艱辛與浪漫。

“下雨天,留客天……”,“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天街小雨潤如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斜風細雨不須歸”,“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等等。因為雨,曾發生了多少趣事、逸聞、詩情、畫意,不勝枚舉;也因為雨,在文學上產生了不朽的巨著,帶給人們的財富並不遜於陽光。

但是,最美的是“風雨故人歸”了,想想看,那是多麼感人的一幕呀!

因此,我陶醉於雨,不為什麼,隻因為我喜歡那雨給予我的所有享受。

實例四2004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作文題

傾聽,就是集中精力,開動腦筋,認真聽取。一個謙虛好學的人,一個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個善於反思、自強不息的人,永遠懂得傾聽。

傾聽,是親近自然的方式;傾聽,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傾聽,是淨化心靈的藝術……

傾聽自然的聲音,傾聽美妙的音樂,傾聽師長、朋友、同學真摯溫暖的話語……我們在傾聽中成長。

請以“傾聽”為話題寫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能離開話題範圍;(2)立意自定,題目自擬;(3)文體不限(詩歌除外);(4)字數不少於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妙寫聲音之星級:妙用比喻,妙用擬人

有一天,夜把天空塗黑,蛙兒卻把我的心磨亮。在靜謐的夜裏,它們唱開了第一首曲子:

獨鳴。仿佛就一隻青蛙,僅那麼一隻,僅那麼一聲,就像從天縫不小心漏下,那麼突兀,但又那麼自然,仿佛一朵花,在冬天裏就做好開放的準備。此刻,時機成熟,它鳴響了。它也許是一位出道已久的大師,其他的蛙恭敬地聽著,隻有靜默的份兒;也許它是位初出茅廬的後生,長輩期望它嶄露頭角。總之,這一聲,就像沙漠裏找到了甘泉,給跋涉者以希望;又像一根火柴,在清涼的黑夜中,把我情緒的溫度燒到最高,我的夢後來就不安地醒著……

這時,我有幸聽到第二首曲子:

散鳴。這兒一班,那兒一簇,蛙聲在池塘裏蹦跳,也敲擊著我柔軟的心,我醉了。蛙兒們盡情地唱著。相隔相同的距離,都有一群蛙。這難道是老天計算了如此精確的距離?我疑心蛙是下棋的高手,懂得怎樣擺布棋子,既能收獲美,又能捕捉成功。那蛙鳴,似清泉涓涓,流淌過我的耳,洗滌了我的心……

微酣中,蛙兒們開始了第三首:

齊鳴。所有的蛙都在唱著。這曲子,不帶百靈的委婉,也不藏杜鵑的淒傷,雖然表麵聽得有些直白,但深入骨子裏麵,才聽出蛙兒們都熱愛生命,用心在唱著生命之歌。蛙兒們就這樣肆無忌憚地唱著,唱著。聽這曲子多奇,摻不進一絲的亂,透不進一絲的雜。它們縱情地唱著,唱著……

這蛙兒們,往那兒一跳,就架起鼓,擂熱我的情緒,大嘴一張,就唱出曲子,就像青春嫩芽植入我思維的曠野,讓我對生命充滿無限的熱愛。

這蛙兒們,在黑夜中熱情地唱著,這蛙鳴,多令人陶醉。揉成團的是音樂美,切成片的是美音樂,砸成粒的是跳動的音符。

瞧,蛙兒們是多麼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那麼,人類呢,更應該珍惜、熱愛生命,並欣賞生命啊!

傾聽,心聽。欣賞,心賞。

1.將好詞收入囊中

悠遠、悠揚、渾厚、沙啞、響亮、震耳、柔和、磁性、嘈雜、嘹亮、宏大、響徹雲霄、轟響、人聲鼎沸、喧鬧、吵鬧

2.好句體驗點

它有時像冬天的寒風掠過殘荷和枯枝而發出的淒厲聲,有時則像淵底絕望的呼喊。(曹文軒《山羊不吃天堂草》)

精彩體驗點:三和尚唱淮劇時聲音的哀怨悲苦,通過這兩個精妙的比喻呈現出來。

女孩的呼吸是溫柔的細長的,幾乎是無聲的,像秋天樹葉間晃動的陽光,又像是薄薄的流水。(曹文軒《紅瓦黑瓦》)

精彩體驗點:既是比喻又是通感,寫出了少女的呼吸聲在少年林冰耳中的美妙。

但桑桑又覺得它這清純的、緩慢的聲音是好聽的,像秋天雨後樹枝上的雨滴落在池塘裏那麼好聽。(曹文軒《草房子》)

精彩體驗點:古寺三弦的清音和雨後樹枝上的雨滴落入池塘的聲音的確有相通之處,這個比喻妙極!

這聲音一會壓抑著,一會又沉重地向高處衝擊。像有生命似的,這聲音在夜空中掙紮、扭曲著,鞭子一般抽打著黑夜。(曹文軒《金色的茅草》)

精彩體驗點:既是比喻也是擬人,將青狗父親深夜曠野中的聲音寫活了,讓人感覺如聞在耳。

從前那股從丹田嫋嫋升起的讓人興奮不已、豪邁不已的圓渾有力的氣,似乎已耗散得差不多了,總也攏不住股,連不成線,稀稀薄薄,軟軟遝遝,吞吞吐吐的。(曹文軒《疲憊的小號》)

精彩體驗點:一係列疊詞的連續運用,將首席小號手多年後專業技能喪失時的狀態形象地描寫出來了。

但她的聲音卻像是被清水洗過一般的純淨。她知道節奏,知道輕重,知道抑揚頓挫,就像羊群知道草地,飛鳥知道天空。(曹文軒《青銅葵花》)

精彩體驗點:葵花的聲音有一種絕妙的美感,她對音韻的把握似乎也是與生俱來的。

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魯迅《祝福》)

精彩體驗點:將爆竹聲比喻成濃雲,“擁抱”全市鎮,比喻中又有通感、擬人,生動形象。

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劉鶚《老殘遊記》)

精彩體驗點:這是一個寫聲音的經典妙句,絕妙的比喻寫出了白妞演唱技能的高超妙絕。

她一口氣沉下去能沉好長時間,像沉了一百年,然後才慢慢回過氣來。(曹文軒《藍花》)

精彩體驗點:誇張的手法寫出了銀橋奶奶“幫哭”哭功的厲害。

遠處,是大河傳來的隱隱約約的水聲和大麥地的狗吠聲。(曹文軒《青銅葵花》)

精彩體驗點:葵花聽說自己有一個死去的哥哥長得很像青銅而不能入睡時的心情就此呈現了出來。

哭爹叫娘聲與雜亂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將秋夜的寧靜徹底粉碎。(曹文軒《青銅葵花》)

精彩體驗點:很精彩的擬人手法,將夜的寧靜被打亂時的情形描畫出來。

晨霧裏牧羊人推開柴扉的吱扭聲,茅屋前翁媼的方言土語,都會使人想起草叢樹葉間如露珠般圓潤的音符。(某考生《我從傾聽中得到快樂》)

精彩體驗點:這是中考考場作文中的妙句,精彩的聯想、比喻頗有名家風致。

3.我是作曲家

現在輪到夜晚的藝術家上場了。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弱肉強食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響聲,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幹皺的薄膜隱隱約約地窸窣作響。在這喑啞而連續不斷的低音中,時不時發出一陣非常尖銳而急促、近乎金屬碰撞般的清脆響聲,這便是蟈蟈的歌聲和樂段,其餘的則是伴唱。(法布爾《綠色蟈蟈》)

寫各種聲音的合奏,新奇的比喻句層出不窮。下麵,大家也試著動手寫一段“合奏”,比如,上下班時車輛人群的嘈雜聲。注意區分一下小汽車、公交車、貨車等,它們發動機的聲音、喇叭聲各有什麼特點,人群的聲音遠處聽、近處聽,有何不同?能否為它們分別找到一個新奇而貼切的比喻?試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