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疤眼子閉上了眼睛,這樣,人的聽覺和觸覺就會變得更加敏銳和清晰。
五更天,風似乎來了。它走得很輕。這風是那麼嬌貴,那麼溫柔,那麼安靜。它像一個穿著白色長裙的女孩兒,從草地上,從樹林裏,從水邊,從田埂上走過。二疤眼子覺得癢酥酥的,仿佛那長裙從他脊梁上摩挲而過。風帶來遠處淡雅的草味兒和露珠的濕潤氣息,讓人感到愜意。
柔軟的風,像兩隻嬌嫩無力的胳膊,沒有能夠推動風車。
這女孩兒就這樣在田野上走著。走著走著,它變成了一個調皮淘氣的小男孩。它蹦蹦跳跳,一會兒把秧苗弄得“沙沙”響,一會兒又把水邊的蘆葦搖得“嘩嘩”響。它來到風車下,好奇地望了一會風車,便爬上爬下大膽地玩耍開。風車好像被它弄醒了,抖了抖篷,“吱呀吱呀”地轉起來。
“風,風……”
父子倆在心中深情地自語。
風給焦灼的心靈帶來了涼意,給這死亡的世界帶來了生命。
風變成了漢子。這漢子像披著鬥篷騎在馬上的俠客,威武地奔動過來,在田野上“呼啦啦”地旋轉著,寂寞不堪的田野重新有了響聲:湖水的“嘩嘩”聲、樹梢的“沙沙”聲……
風使風車圓滿地轉動著。
二疤眼子和父親進了窩棚,倒頭便睡……(選自曹文軒《野風車》)
【技巧啟示】:豐富的聯想+象聲詞
編者按:聲音中有滄桑,有無可奈何的焦躁,有孤獨寂寞的冰涼,由聲聽心,寫下的文字自然沾染上情感的因子,它們是那樣合二為一。
他給青狗蓋好薄被,披著衣服,一人拉開門走進冰涼的夜色中。青狗爬起來,踮起腳,從窗子裏往外看著父親的身影,直到父親完全溶解在夜色中。青狗就在床上等父親。總是等不著,便漸漸睡去。不知什麼時候,他隱隱約約地聽見空曠的原野上傳來一陣哼唱——是父親的聲音。父親含含糊糊地哼唱著,道道地地的男人的聲音。那聲音像從深沉的酒甕中發出,渾厚,沙啞,雖然不怎麼自然,但卻讓人禁不住一陣陣動心。這聲音一會壓抑著,一會又沉重地向高處衝擊。像有生命似的,這聲音在夜空中掙紮、扭曲著,鞭子一般抽打著黑夜。(選自曹文軒《金色的茅草》)
他跑到河濱公園,將那荒廢了十五年的小號吹響了。但是,還未把一首曲子吹奏完畢,一種深刻的悲哀便已襲上他的心頭。他覺得自己已經傷了元氣了。從前那股從丹田嫋嫋升起的讓人興奮不已、豪邁不已的圓渾有力的氣,似乎已耗散得差不多了,總也攏不住股,連不成線,稀稀薄薄,軟軟遝遝,吞吞吐吐的。嘴唇的肉質變得僵硬,像豁口的玻璃瓶,把通過的氣流劃破了,發出“哧哧”的雜音,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圓圓滑滑地吹進小號。手指也失去了從前的彈性和靈敏,變得麻木,難以調動。從前,那手指是像活潑的小耗子一樣在上麵跳動的呀!他甚至把一首演奏爛了的曲子的節奏忘了——他居然沒有了與生命的律動相呼應的節奏感。(選自曹文軒《疲憊的小號》)
一夜的大風,門搖窗響,連山牆也好像發顫。紙棚忽嘟忽嘟地動,門縫一陣陣地往裏灌涼氣。什麼也聽不清,因為一切全正響。風把一切聲音吞起來,而後重新吐出去,使一切變成驚異可怕的叫喚。刷——一陣沙子,瞰——從空中飛過一群笑鬼。嘩啷嘩啦,能動的東西都震顫著。忽——忽——忽——,全世界都要跑。人不敢出聲,犬停止了吠叫。猛孤丁的靜寂,院中滾著個小火柴盒,也許是孩子們一件紙玩具。又來了,嘔——,呼——,屋頂不曉得什麼時候就隨著跑到什麼地方去。老李睡不著。乘著風靜的當兒,聽一聽孩子們,睡得呼吸很勻,大概就是被風刮到南海去也不會醒。太太已經打了呼。老李獨自聽著這無意識的惱人的風。伸出頭來,涼氣就像小錐子似的刺太陽穴。急忙縮回頭去,翻身,忍著;又翻身,不行。忽——風大概對自己很覺得驕傲,浪漫。什麼都浪漫,隻有你——老李叫著自己——隻有你不敢浪漫。小科員,鄉下佬,循規守矩地在霧裏掙飯吃。社會上最無聊最腐臭的東西,你也得香花似的抱著,為那飯碗;更不必說打碎這個臭霧滿天的社會。既不敢浪漫,又不屑於作些無聊的事。既要敷衍,又覺得不滿意。生命是何苦來,你算哪一回?老李在床上覺得自己還不如一粒沙子呢,沙子遇上風都可以響一聲,跳一下;自己,頭埋在被子裏!明天風定了,一定很冷,上衙門,辦公事,還是那一套!連個浪漫的興奮的夢都作不到。四麵八方都要致歉,自己到底是幹嗎的?睡,隻希望清晨不再來!(選自老舍《離婚》)
【技巧啟示】:妙用最能體現情緒的形容詞+配合場麵描寫
編者按:一個可能在旁人看來平常的夜晚,在作者的筆下卻變成聲響的盛宴,如此不同類型的聲音卻都無一例外受到“青睞”……
晚會由杜鵑的歌唱開始。它在樹林裏一個遙遠的地方懶洋洋地咕咕叫,叫了十來次就停住嘴了。立刻,在我們頭頂上方,有兩隻青鷹飛過去,發出刺耳的尖叫聲。隨後有一隻金鶯,著名的和認真演唱的歌唱家,開始唱女低音。我們聽得心曠神怡,要不是那些白嘴鴉飛回來過夜,我們還會聽很久呢。……遠處出現像烏雲似的一大群白嘴鴉,向我們這邊移過來,發出呱呱的叫聲,落在叢林上。那片烏雲很久都沒有靜下來。
白嘴鴉正聒噪,葦塘中那些住在公家宿舍裏的青蛙也咯咯地叫起來。足有半個鍾頭之久,音樂會的廣闊地充滿各式各樣的歌聲,不久合成了一個聲音。不知什麼地方,有一隻昏睡的鶇鳥叫起來。偶爾有一隻伏在觀眾席旁邊草地裏的蟋蟀唱起歌來,打破這種岑寂。後來,樹梢簌簌地響起來,一陣清風刮過去,蟋蟀叫得越發歡了。在這個樂隊伴奏下,舉行福利演出的演員才初試歌喉,唱起來。我不打算來描寫這種歌唱,我隻想說,等到那位藝術家微微揚起嘴,打起呼哨,弄得叢林裏滿是清脆急促的啼囀聲,連樂隊也興奮得停止奏樂,屏息靜聽了。……它的歌喉既有力量,又充滿歡樂。……它唱著,四下裏一片聚精會神的寂靜。隻有一次,貓頭鷹異想天開,發出梟鳴,打算蓋過那位藝術家的歌聲,於是惹得樹木憤憤地發出怨聲,風噓噓響地喝倒彩。……(選自契訶夫《夜鶯的福利演出》,汝龍譯,本文有刪節)
【技巧啟示】:不同的比喻描述不同的聲音+注意聲音之間的“對話”
實例一2008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題
請以“我在中得到快樂”為題,寫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先從“閱讀”、“傾聽”、“活動”、“做實驗”、“幫助別人”幾個詞語中任選一個,填在橫線處,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2)可以寫你的經曆、感悟、認識;(3)請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用你喜歡的表達方式寫作;(4)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則會被扣分;(5)抄襲是一種不良行為,相信你不會照搬別人的文章,否則會影響你的成績;(6)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文章不要少於500字。
妙寫聲音之星級:用心聆聽,善用比喻,運用通感,巧引詩中之聲
震耳欲聾的城市噪音和世事的喧囂,已經使寧靜成為唯一的音樂,傾聽那份閑適,可以還身心以愉悅。
傾聽寧靜需要音樂的耳朵。晨霧裏牧羊人推開柴扉的吱扭聲,茅屋前翁媼的方言土語,都會使人想起草叢樹葉間如露珠般圓潤的音符。稻田蛙鳴、泉水叮咚更是大家所熟知的偉大作曲家和演奏家遺失多年的樂句和工力不逮的和弦。傾聽寧靜猶如聽音樂,正如參加音樂會的觀眾絕對保持肅靜一樣,任其身心隨之舒展。
對都市人來講,寧靜已如城外新建的別墅一樣遙遠而奢華,即使它使人聯想到的不是草坪上的休閑椅、沙灘上的太陽傘,而是村西頭空寂無人的羊腸小道和農家庭院裏梔子花的暗影,亦似星級賓館裏製作得十分精細的山肴野菜,價格不菲。鄉村的寧靜和田野的空氣一樣都極富營養。
在寧靜中,我們才有吸食聲音的欲望。傾聽寧靜就是傾聽天籟,沒有任何樂曲能表現出雨打芭蕉那樣幽邃清遠的意境。“日出驚山鳥”境界何其杳遠,“竹露滴清響”實為陽春白雪,而“山空鬆子落”則純是禪機。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種暗示、一句讖語。在寂靜中,人們還可以聽到從幾萬萬光年外呼嘯而來的星光,聽到時光穿著拖鞋刷刷走過地板的聲音,聽見各種聲音的顏色和氣味。寧靜是大自然意味深長的緘默,是宇宙爆炸時那一聲巨響造成的暫時失聰,是萬物的合唱所達到的祥和圓融的和諧。傾聽寧靜,能夠聽到自己靈魂所歸屬的那個聲音,其實,聆聽音樂隻不過是讓我們傾聽寧靜。在吵吵嚷嚷的社會生活裏,音樂隻是人工製作的寧靜,是寧靜的刻畫臨摹,它的作用不外是讓我們感到安寧,讓我們感受寂靜中聲音的美麗和親切。
星光彌漫的秋夜,站在高山之巔,沐浴著淡淡涼意的秋風,傾聽來自自然、宇宙的聲音,實在是一種美麗而深刻的人生體驗。
實例二2008年甘肅省中考作文題
閱讀下麵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覺得是耳邊輕柔的呼喚,低聲的訴說;
有這樣一種聲音,沒有多餘的技巧,卻能喚起你靈魂深處的良知和責任;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卸去疲憊,會帶你走到過往的回憶中;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帶給你心靈的震顫,會讓你心中盛滿感動。
請以“有這樣一種聲音”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除詩歌外自選,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於600字;(2)不得抄襲;(3)書寫規範、工整。
妙寫聲音之星級:善用比喻,以聲載情
不知你是否有收聽廣播的習慣?廣播,在爸爸媽媽很小的時候就有了,那時電視機是很罕見的,一般的家庭裏都沒有,於是,廣播便成了他們閑暇時的夥伴。隨著電視、電腦的普及,廣播已經被冷落了,但是還有像我這樣的新生代將廣播視為自己的好朋友,它漸漸成為了水泥森林中一顆顆孤獨的心的港灣。
我與廣播的情緣是說不盡道不完的。
爺爺有一個挺舊的收音機,初次見到它,我便對它產生了興趣,好奇這小小的匣子中怎麼會有人說話呢。天天抱著小匣子聽,也不知能聽出個什麼來,那時的我也就四五歲吧。真正與廣播成為好朋友是在初中。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收聽一檔欄目:成長日記。主持人會用他動聽的嗓音為聽眾講述一個個催人上進、發人深省的哲理小故事,我總能從中獲取一些東西,那是對成長、對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