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今日易水為北、中、南三條,皆為大清河上源支流。然《水經注》與曆史地理學家譚其驤之《中國曆史地圖》,皆雲戰國易水為北南兩條。古今差異,當為水流演變之故。

[530]中國曆史上有三個武陽,一為此處的燕國武陽,二為東漢設置於四川的武陽縣,三為隋代設置於河北的武陽郡。燕國武陽,在今河北易縣之易水上遊地帶。

[531]安陵,戰國末期中原殘存的最小諸侯,史載其隻有五十裏封地,大約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東南地帶。

[532]寫放,戰國時代對原物縮放複製的稱謂。秦滅六國後寫放六國宮室於北阪,是仿真景物與沙盤作業鼻祖。

[533]晉水,戰國水名,《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並《山海經》雲:晉水出晉陽懸壅山,東南流入汾水。可知,晉水或為汾水上源,或為支流。

[534](來毛)犬,見西晉張華《博物誌·物名考》。

[535]地主,土地主人或所在地主人,語出《左傳·哀公十二年》:“侯伯致禮,地主歸餼(xì)。”

[536]郢壽,楚國最後都城壽春(今安徽壽縣地帶),楚國都城多遷,每都城前皆冠以“郢”字,故雲。

[537]安陵,戰國魏國城邑,在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北地帶,地處洧水北岸。

[538]汝陰,戰國楚邑,在今安徽阜陽市,與其相對的汝陽則遠在西北的汝水源頭。汝陰後世遠離汝水下遊,當為河流改道所致。

[539]項國滅亡在公元前647年,《左傳》謂魯僖公滅之,《公羊傳》、《瑴梁傳》謂齊桓公滅之。

[540]震澤,古代中國東南大湖泊,後世縮小,餘水大體為今江蘇太湖。

[541]吳中,春秋戰國對吳國江東地帶的泛稱,或謂吳郡,今蘇州之稱,並無專指。

[542]下相,戰國城邑,因瀕臨相水(泗水支流)得名,今安徽宿遷西部地帶。《史記》雲其為項羽出生地。

[543]莫敖,楚國官職,掌王族事務,亦稱左徒、三閭大夫,屈原與春申君黃歇都曾居此要職。

[544]安陵,今河南省鄢陵縣西北地帶。

[545]許,春秋許國,戰國置縣,今河南省許昌縣東部地帶。

[546]平輿,戰國末期楚國城邑,地處汝水下遊東岸,大約在今河南省平輿縣北部地帶。

[547]寢,楚國城邑,地處潁水下遊西岸,大約在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南地帶。

[548]秦軍下城父之後,《史記》有“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會城父”之說。然據諸多史家考證,以為鄢郢地望不明,且與進軍方向多有矛盾,疑為流傳錯訛,故不取。

[549]垓下,楚國古地名,在今安徽靈璧東南之沱河北岸地帶,後來項羽兵敗於此。

[550]美原,今陝西富平縣有美原鎮,以王翦請秦王賜“美原千頃”而得名,故事流傳至今。

[551]華陽公主下嫁王翦事,秦史專家馬非百先生之資料集《秦始皇帝傳》引《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西安府古跡考三》、《陝西通誌》卷七十三《古跡二》並《富平縣誌》,記載皆同。史家通常認為,華陽公主是秦王嬴政生女。然嬴政二十二歲加冠,此時年三十五歲,以嬴政專一國政之秉性,此時即或有生女,也不可能是十六歲以上,故此作王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