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孤城血卜(7)(3 / 3)

樂毅良久默然,突兀笑道:“魯仲連別來無恙?”

自稱“連仲”的信使目光一閃,隨即抱拳一拱:“在下正是魯仲連。”

“千裏駒誌節高潔,深為敬佩。”樂毅拱手還禮,謙和的笑容卻迅速斂去,“足下通曉天下大勢,果真以為,齊國民心還有根基麼?”

“民心若流水,動勢也。”魯仲連一臉肅然,“上將軍目光所及,自是齊人怨聲載道,歆慕燕國寬厚新法。然則,如田單魯仲連者目光所及,卻是民心根基尚在,齊國固不當滅。其間根本,人群之差異也。上將軍注目者,不堪賦稅勞役之山鄉庶民百姓也。田單魯仲連之注目者,官吏士子商旅百工國人也。以時勢論,士商百工乃當今邦國之本,若此等人群奮起救亡,擁立新王,推出新法大政,寬減庶民重負,安知庶民之心不會回流入齊?”

“孤城一片,如何推行新法大政?”

“假以時日,孤城自會通連。”

“你是說,以即墨莒城之力,可以戰勝燕國大軍?”

“強弱互變,強可弱,弱可強。”魯仲連一句撂過了對於精通兵法的樂毅而言根本無須多說的這個道理,轉而懇切道,“上將軍內心自明,燕國朝野對仁政化齊之方略,早已多有非議。縱是燕軍大將之中,對寬圍緩攻之法亦多有憤懣。上將軍縱然遠見卓識,身陷平庸昏聵之泥沼,徒歎奈何?若一朝老燕王病故,燕國朝局逆轉,上將軍何以處之?仲連為上將軍計:不若迫使新齊王割濟西十三城而退軍,既全齊國,又成君之大業。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也?”

“千裏駒果然不凡,居然反客為主。”樂毅哈哈大笑道,“由此看來,田單回書當是魯仲連手筆了。你我曾有一麵之交,今敢請仲連兄轉告田單:公既不降,勝負便看天意了。即墨城破之日,公毋悔也。”

“謹遵台命!”魯仲連一拱手,“告辭。”方得轉身卻又突然回身,“田單複國之日,上將軍毋悔也。”說罷大步去了。

望著魯仲連上馬馳去,樂毅不禁陷入了深深沉思。魯仲連的一番說辭,使樂毅內心深為震驚。魯仲連對燕國太熟悉了,僅是熟悉還則罷了,更能洞察幽微剖陳利害。有此等人物,齊人抗燕便有了遠見,加上田單貂勃之善於處置兵事政務,以這兩座孤城為根基的抗燕力量,便會成為真正的勁敵。然則,真正令樂毅擔心的,倒還真不是對手的實力陡增,毋寧說,有了真正勢均力敵的對手,他倒有幾分欣慰。長驅齊國三千裏如入無人之境,對於一個酷好兵家戰陣的統帥來說,也真是索然無味。真正令樂毅擔心的,恰恰是魯仲連點破的燕國朝野走勢。魯仲連身在齊國,都看破了燕國朝局潛藏的憂患,各大戰國豈能懵懂無知?

攻齊以來,燕國已經成為天下注目的焦點,各國特使雲集之地。各大國無不關注薊城與齊國戰場的一舉一動,對燕國的未來圖謀,更是備細揣摩。根本原因隻有一個,燕國若能安然吞下齊國,陡然成為天下最大最強的戰國,便將一舉與秦國分庭抗禮,一舉改變戰國格局。如此大勢,哪個大國能無動於衷?對列國威脅最大的野心勃勃的齊湣王田地已經死了,齊國的府庫財貨也被瓜分了,齊國縱然複國,也再不會是那個殷實富強的“東帝”了……

“上將軍,下雪了!”幕府外傳來中軍司馬興奮的喊聲。

樂毅恍然抬頭。幕府大帳的氣窗正紛紛飄過碩大的雪花,噢,冬天到了。漫步走出出令房,走過聚將廳,走出了暖烘烘的幕府轅門,樂毅看見中軍司馬正與幾個軍吏興奮地指著漫天飛揚的大雪談笑議論著。

“沒見過大雪?如此高興?”樂毅木然地板著臉低聲嘟噥了一句。

“上將軍!”中軍司馬笑道,“冬雪來得早,即墨莒城就要撐持不住了。又冷又餓,如何打仗?他們一降,這大戰便完勝了。”

“想遼東家園了?”

中軍司馬嘿嘿笑了:“打仗麼,都盼個早日凱旋。”

正在這時,突聞雪幕中馬蹄急驟,一騎如火焰般飛來。顯然,這是唯一能在軍營馳馬的斥候飛騎到了。瞬息之間飛騎已到麵前,斥候翻身下馬急促拱手:“稟報上將軍:即墨民軍全部換裝皮棉甲胄,城中肉香彌漫,糧草充足!來路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