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滔滔江漢(9)(3 / 3)

“秦軍燒我王陵,人神共憤天下洶洶。秦國必是懾於天下公議,來向我王謝罪修好。我王當嚴詞譴責,許秦國賠償十萬金重修夷陵。”大司馬昭常第一個做出了評判。

“秦國若不重修夷陵,我便出兵奪回郢都!”做了上將軍的子弗為是昭睢又一個族侄,正在氣盛之時,出語驚人。

“差矣差矣。”上柱國景翠雖是將軍,卻有一副文人氣度,悠然笑著,“秦軍奪我四十餘城,設得一郡。然此地皆在水鄉,秦人本西陲蠻夷北人,慣於放牧騎乘,不服南國水土濕熱,定是無法長駐,成了炭團在手。秦使南來,諸位說他要做甚?”說得口滑,景翠學了秦人一句土語,殿堂中哄然大笑。

“上柱國有理,秦人要還我土地,還我錢財!”一個大臣立即響應。

“不對!秦軍要撤,怕我追殲,來求和!”一個將軍昂昂高聲分外氣壯。

“諸位所說,失之偏頗也。”太史令鄭詹尹搖搖雪白的頭顱,“秦人蠻勇虎狼,豈能吐出果腹之肉也?我王遷壽郢,上應天象,秦國豈能不知?秦使此來,畏懼天道休戰求和而已。我王可順勢應之,而後相機奪回失地,再北上伐秦。此乃長策遠圖,萬勿逞一時之快,與秦使糾纏於一城一地之得失也。”

一言落點,舉殿肅然,朝臣們都被這個能窺透天機的老人的沉穩折服了。

“太史令老成謀國,賞百金了!”楚懷王大是振奮,敲著王案驟然高聲,“至於應對,本王自有成算,相機處置了。”

隻有權勢最大的老昭雎始終沉默,隻是笑著聽著,一句話也沒說。

三日之後,秦國特使果然到了。楚懷王已經緩過了勁來,也不與昭雎商議,徑下王書令朝臣大會王宮正殿以震懾秦使。次日清晨,楚懷王破例在寅時離榻,一番梳洗著裝,又飲下了新王後捧來的一盞五石上藥羹,在卯時由四名侍女簇擁著到了正殿。這“五石上藥”是往昔鄭袖以萬金巨價請來一個齊國老方士專門煉製的一種丹藥。楚懷王還記得那個老方士的解說:“《神農經》曰:上藥養命。何謂上藥?五石之煉形,六芝之延年也。五石者,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也。六芝者,靈芝、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也。五石六芝合,命之所以延,性之所以利,病之所以止也。”從那以後,楚懷王每晚一粒五石丹研磨成粉末再煎成藥羹服下。隻要此藥下喉,他便雄風大振,鄭袖便要咯咯笑著俯首稱臣。今日事大,他破例在早晨用了,一路走來通身燥熱額頭冒汗勁力僨張,心情特樣輕鬆。

“秦使晉見——”內侍一聲高宣,幽暗的大殿中頓時肅然無聲。

一個黑衣高冠的中年人大步走進一躬:“秦王特使、涇陽君嬴顯參見楚王。”

“涇陽君千裏入楚,卻是何幹?”楚懷王矜持地拉長了聲調。

“外臣啟稟楚王,”嬴顯不卑不亢地一拱手,“秦楚相鄰,多有戰端。我王欲請楚王會盟,兩國議和罷兵,請楚王以天下為重,熄滅戰火。”

楚懷王一陣驚喜——天機當真玄妙,剛遷壽郢,便有國運轉機。雖則如是想,楚懷王卻冷冷一笑:“秦國奪我江漢,毀我夷陵,如何了結?”

“楚王若能議和罷兵,秦國願退出江漢。”

“且慢!”上將軍子弗為從座案霍然站起戟指嬴顯,“退出江漢?特使好輕鬆,燒我先王陵寢,如何處置?”

“上將軍以為當如何處置?”嬴顯的黑臉沉了下來。

“賠金兩萬、軍糧百萬斛,秦王到夷陵祭拜謝罪!”

贏顯嘿嘿一笑:“六十萬大軍守不住一陵,竟來要戰勝國賠金謝罪,當真豈有此理?本特使隻一句話:要和便和,不和秦軍不退,楚王自己斟酌便了。告辭!”大袖一甩,要下殿而去。

“且慢。”楚懷王笑著招手,“特使先說說,議和,如何議法了?”

“楚王北上,秦王南下,武關外三十裏會盟議和。”嬴顯回頭兩句,徑自去了。

“豎子猖狂!”子弗為一聲吼叫,“待我手刃此賊,再說議和!”

“豈有此理!”楚懷王第一次發怒了,“啪”地拍案而起,“國運在天,豈能孩童置氣了?都歸本座,給本王好生揣摩,能否北上議和?”

上柱國景翠高聲道:“此等大事,該當請老令尹入朝議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