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辨琴(3 / 3)

雲言回頭看去,就見小丫頭飛步過來,怒氣衝衝,衝著烈焰的鼻子一頓粉拳。

烈焰的要害一個是耳朵,一個是鼻子。全被小丫頭半天探究找到了。這鼻子上一通粉拳,烈焰已是獅眼含淚了……可當他想起昨天下午那一頓美味的烤山雞,它吞著口水,就覺得自己即使受罪也值得了。

打鬧一陣,便收了眾獸,出了密林,回歸寨子。

兩日之間無話。雲言自是一麵逗弄小老鼠,一麵教導鳴痕控製氣機運轉。內心卻是靜心息念,紛擾不起。

第三日早上,雲言沐浴完了。一路上緩步走向竹林。鳴痕自是催促不已,想來是興奮異常了。她得意的看著看著眼前的小賊,給自己送來這麼多便宜,怎麼能放過他?這次又有耳福,看他是不是百樣通透。要是的話,就…..就……就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也不管是何原因,隻是催促自己的便宜“風”哥哥。

及至到了陣中,就見那雅蘭已經放好檀香,擺好琴桌,在裏麵恭候多時了。她連續幾日於夜間擊鼓一個時辰,乃是族中定製,不可違背。這日又要早早招待這個來意古怪的“風”公子,已是勞累非常了。

雲言到了後,調息一會。示意可以開始了。

那雅蘭卻是說:“你看此琴何名?從何而製?各依何物?這不是闖關本題,若是你不識,也不需再闖關相試了。”

雲言心中淡靜,不起微波,平白多了一道題目,自己有求於人,與其心為所亂,不如老實應對。也不說話,仔細觀察一番,才開口。

“看此紋,如梅花狀,此為最古,稱之為梅花斷。想來已是超越數代了,當屬昌黎公之前的事物了。不知可對?”

雅蘭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說:“此為常識,何足細說?”

“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廣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濱,濱,賓也,言其服也。前廣後狹,象尊卑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也。加文武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不知可對?”

“此為琴象,人皆可見,何足為怪?”

雲言一邊用手輕扣各處木材,凝神細聽,說:“既是如此,按‘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既要合於樂禮,那麼依照製此琴的慣例。當是取北山七月掛月桐,泡幽潭中三十二日。曝曬三十二日,象以陰陽六十四卦,不知可對?”

“見象推典,不過如此。”

“漆之前抹以寒冰鹿角之灰,然後漆以龍血樹樹脂。不知可對?”

雅蘭兩眼死死盯著雲言,冷冷笑道:“所學博雜,見識不淺。想必是世家子弟,或是隱世族人,不然何以能識此二物?”

雲言慘慘一笑,卻是自己在師傅那裏見到的事物。自己那個便宜師父就是不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離別日久,不由心中慨歎一聲。浮世變幻,才幾年時光卻已是人事全非了。看了看在那冷笑的雅蘭,知道她是在譏諷自己沒有告訴她自己來曆,靜了靜神。繼續說道:“琴麵頭部鑲有承露木,上有七孔,貫通琴底,以穿琴弦,左側(名嶽山)以為架弦。紅楓木為焦尾。以鍾山之玉為徽,棲鶴木為雁足。取黑水嶺黑水白火中淬煉,終日吸食沃野桑的沉香蠶王蠶絲為弦。七弦頭部係於絨頭,絨頭再係於琴軫,嶽山上的弦直伸龍齦(位在焦尾之間),然後分纏於雁足。軫為落月木。不知可對?”

雅蘭在那看著,隻是冷笑,一言不發。

“前時姑娘以泛音相奏,如簷角風鈴,深山玉磐,音聲清澈。看此琴銘乃古篆

‘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依《琴記》所載,絲毫不差,年歲也是相對。若是不錯的話,此琴名為‘大聖遺音’,為昔時梁地張率所有,次第流傳,不知可對?”

“哼,琴譜珍本,想來以你的身份倒不難得,便宜你了!”雅蘭翻著白眼看雲言。

“看來你勉強過關。聽好了,下麵才是三關之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