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自然的呼喚,海洋詠歎調(20)(1 / 3)

中國曆代王朝覆亡前的景象,可以無一例外地概括為8個字:土地凋敝,民不聊生。

我國曆史上人均耕地的變化,其數據如下:

公元前2200年,人均耕地70畝;

公元600年,人均耕地42畝;

公元1949年,人均耕地3畝;

公元1989年,人均耕地1.4畝;

公元1996年,人均耕地1.2畝。

近10年間,中國耕地減少的情況如下:

1985年,減少2300萬畝;

1986年,減少1600萬畝。

1987年,開始執行土地法,當年減少1200萬畝,1988年耕地銳減的勢頭得到控製。1989年以後,在開發區熱和房地產熱中,耕地狀況又急劇惡化。

國家土地局的官員告訴筆者,1992年,12個省、市、自治區的耕地淨減少239.8萬畝,較1991年增長254%。其中:

廣東省淨減少耕地62.5萬畝,較1991年增長768%;

天津市淨減少耕地10萬畝,較1991年增長733%;

福建、海南兩省分別較1991年增長577%和436%。

我們究竟還有多少土地可以瓜分豆剖?

1985年,霍英東先生在廣東中山溫泉建第一個高爾夫球場以來,各地競相效尤,高爾夫球從南到北一路瀟灑。有幾種不同的數據,有說中國已建成的高爾夫球場為200多家,也有說300多家的,待建的,私下裏和港台、外商商談的,則不知其數。為什麼要用“私下裏”一詞,因為1995年6月14日,國務院通知明令各地嚴格控製高檔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審批及高爾夫球場、遊樂宮、仿古城等項目。

一家高爾夫球場意味著什麼?一張會員卡達幾萬金、幾十萬金便足以說明一切。所有的富麗堂皇也掩蓋不住權錢交易、奢侈無度的醜陋。

但,建一個高爾夫球場所需的土地,少則20公頃,多則上百公頃,為了維護高爾夫球場的綠茵草木每年還需施放的大量農藥,同時又在汙染尚未被蠶食的農民的耕地。按我國目前人均1.2畝耕地計,一個高爾夫球場便占去了240~1200人的衣食之源。

南國,高爾夫球場旁的一個扶鋤的農民對筆者說:“真要弄到我們的子孫連米也沒處要嗎?”

這些年某省出了不少全國紀錄:1994年開吃黃金宴,1995年推出黃金床等,而已建在建的高爾夫球場占全國高爾夫球場的40%,當然是“金牌”得主了。

但是,苦果也已經種下了。

某省大麵積占用、閑置、汙染土地,高爾夫球場是其中的小數,國家土地局已經掌握的資料表明:僅1992年,某省違法占地案件高達15258宗,土地麵積為19866畝,而且其違法者主要是“政府及其領導人的違法行政行為”。

某省人口占全國第五位。

某省獨特的地理條件,所謂嶺南風光、雨打芭蕉、田園如畫,如今還在嗎?

某省的人均耕地已不足0.6畝,為全國倒數第二。

廣州是中國大氣汙染最嚴重的大城市之一,也在世界十大汙染城市中榜上有名。

你是富了還是窮了?

你怎麼連清新的空氣都沒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