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自然的呼喚,海洋詠歎調(19)(2 / 2)

你得到的愈多,你付出的也愈多。

中國的一個怪圈是:經濟在高速發展,災害也在高速發展。1991年全國的災害損失是1050億元,占當年新增國民生產總值的1/3,這就意味著子民百姓在一年中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中,每100元錢就有33元被災害所搶奪。除卻物價上漲因素,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增長率1990年為17.33%,1991年則達到70.45%,1995年,除西藏、台灣外,全國因地質災害而受傷致殘的有2.2萬人,死亡1230人,失蹤53人,經濟損失120億元。(《中國環境報》,1996年8月18日第1版)

地質災害的發生,既是我國複雜的地形和地質活動所帶來的天災,更是人類不合理的工程、經濟活動所自造的人禍。

專家的意見認為,在中國,50%~70%的地質災害為人禍所致,這樣的實證信手可得——

不合理的城市建設,不清醒的城市化運動,亂墾濫伐,砍樹取土,采石修路,近十多年來,何地何日不在隨著縣、市的升級而大動土木,或者因為急功近利的開采,而紛紛誘發了崩塌、滑坡、泥石流?以雲南銅都東川為例,由於幾十年從不間斷的伐木、燒炭、煉銅,環境惡化之極,山上草木不生,陡削的山體岩層鬆散,大地的完整性被破壞殆盡,泥石流時有發生,大量的泥沙注入金沙江。

據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提供的材料,1978年我國鐵路沿線滑坡、崩塌4910次,全長575.05千米;1982年達4544處,全長626千米;大型滑坡1000次以上,威脅著寶成、成昆、川黔、襄渝、湘黔等鐵路線。

中國鐵路史上最嚴重的滑坡——鐵西滑坡——就是因為人為的野蠻采石引起的。

我們已經習慣於把土地上的所有損失換算成人民幣——錢——這些年則與國際接軌,成了美元。但,一個孩子的生命,一個工人的生命,一個農民的生命到底能換算成多少錢呢?再者,從人類的生存環境而言,那又豈是金錢可以計算的?況且,土地的完整性被一毀再毀,不僅是人的家園的一部分被毀滅,就連大量的草木、動物也正以更快的速率在我們的土地上絕跡,這就遠遠不是錢的問題,或者是錢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土地,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萬世永續之地啊!

我們已經看見了,我們的土地存在於如此險要的地形環境中,並為如此頻繁、深重的地質災害所侵擾,但這還遠遠不是全部。野蠻的侵占與破壞,分秒不停的流失正未有窮期。

一個十多年來不變的數據是:由黃河每年流失的泥沙為16億噸,長江則為5億噸。

同時,我國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100平方千米的速度而毀滅性地擴展。全國的沙漠、沙漠化土地總麵積為153.3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麵積的15.9%,超過了全國耕地麵積的總和!1996年5月14日的《人民日報》文章說,我國“水土流失麵積達367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麵積的38.2%,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地至少在50億噸以上,相當於耕作層為33厘米厚的耕地1750萬畝”。據不完全統計,40多年來我國因水土流失減少的耕地已達4000多萬畝。由於泥沙淤積,全國損失的水庫、山塘庫容達200億立方米。

中國國土麵積不足世界的1/14,人口則超過了全球總數的1/5。中國所擁有的淡水和耕地都隻占世界總量的7%,森林為3%,石油為2%。

如以人均計,耕地是世界人均數的0.323,森林為0.143,草原為0.323,人均礦產資源居世界第80位。

正當奢靡之風盛行,高消費成為社會一部分人的時尚之際,另一則統計也饒有興味:中國國土麵積為美國的1.0253倍,人口是美國的4.5倍。若中國人也達到美國人的年消耗水平,則中國已探明的原油儲量將在2年內耗盡,森林將在4年內伐光,鐵礦石可維持32年,煤炭可使用85年(《中國減災報》,1996年7月2日第3版)。

不知道以上所述算不算中國國情的幾個側麵,如是,我們就應該正視了,而且再也不能拖延了!

大夢醒來兮,胡不醒?

對人類而言,土地之中最為寶貴的是耕地,即能播種能收獲的農業用地,中國農民稱之為“活命田”。

筆者不得不稍稍回顧曆史——人口不斷增加、耕地不斷減少的曆史。

在曆史的冊頁上,我看見:

關於土地的許諾,是最為久遠的許諾。

關於土地的悲喜,是關乎興衰的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