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全世界患痢疾的人超過18億人次。就連聯合國的醫學專家也驚訝莫名:帶有痢疾病菌的水是怎樣衝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每年,僅痢疾就使300萬5歲以下的兒童在世界各地走向死亡——在他們的生命剛剛開始的時候。
汙染的水除了傳播微生物疾病,也一樣傳播工業疾病。
清純的水已經變得愈來愈複雜。水吸收了工廠排出的各種有毒化學物質,化肥中的硝酸鹽,農藥中的劇毒物,清潔劑中的磷酸鹽,事實上我們現在不少人喝的水是化學合成自殺劑,而不是本原意義上的清水、淡水了。
簡單明了的H2O已經難得尋到了!
地球上任何形式的環境退化,都是水的警鍾,都會使生命之水加快其幹涸或者汙染的速度。森林與植被的減少和破壞,直接導致水土流失、腐蝕物沉澱並堵塞河道,削弱了河流吸收、過濾的天然自淨能力。
一個和人類認識世界的起始一樣古老的比喻——“充滿生命的河流”——在20世紀由人類徹底廢棄並改寫了——“疾病與死亡的流動積蓄地”。
即便富裕發達如美國,也已經有近40%的河流、小溪不再能夠捕撈和遊泳,更別提適宜飲用了。
水的汙染和清潔水的稀缺,已經成為世界話題,或者說是基本的文化和環境難題。
環境問題從來不僅僅隻是環境的問題,而是影響全方位的生存問題。
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的水井有90%出現地下水位下降,下降最深的達到9米。大幅度的水位下降不僅危及人的生活,而且勢必影響植物和動物的生存。當植物的根得不到水分不能擁有足夠的土壤濕度時,植物就會枯竭而死。同樣,各種動物在它們熟悉的溪流中找不到飲用水之後便也難以存活了。在更大的範圍內,對地下水位下降的影響至巨的是農業生產,地球上所消耗的淡水總量的65%都用於農田灌溉了,就平均效率而言卻不足40%。
中國淡水資源的狀況又如何呢?
1996年7月16日,《科技日報》發表了對水利部長鈕茂生的長篇訪談,並發出了政府官員迄今為止最直率也是最嚴重的關於水的警告:如果目前的狀況得不到改變,“那麼再過30年甚至20年之後,中國人就有可能喝不到純淨的水了”。
20年前,1977年8月,聯合國水資源會議上發出了一個使人震驚且多少有些不解的信息:繼石油危機之後,水,將成為一場世界性的深刻的社會危機。
真的到了滴水如油、水比油貴的年代嗎?
大河小川不是照樣在流嗎?
1977年8月以後的每時每刻都在證明著聯合國這一判斷的精確度,進入90年代之後,再也沒有人對此有任何懷疑了,因為缺水的陰影正在向我們襲來。專家們的警告還在不斷升級:今後的歲月裏,人類的戰爭很可能會因為水而爆發,人曾經為土地而戰,為石油而戰,現在和將來則是為淡水而戰。隨著湖泊縮小、江河斷流、地下水位下降,此種危機已逼近到我們身邊了!
我們談論水危機,是在談論他國、異地、別人的水危機嗎?我們從電視上看見過埃塞俄比亞的幹旱、非洲沙漠中死去的樹和動物,是不是覺得水危機離我們還遠呢?
現代資訊是如此的發達,現代人又是如此的麻木。
鋼筋水泥把我們的視野切割了。
物質財富把我們的心靈物化了。
中國是一個嚴重的絕對的缺水國或者說貧水國,從科學而言,貧水即相當於貧血。那種麵泛潮紅、口號震天,常常是表麵文章,並且掩蓋了如水危機這樣的種種危機。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
中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300立方米,相當於世界人均數的1/4,也是美國的1/5,前蘇聯的1/7,為世界第109位。
中國是世界人均水資源極少的13個貧水國之一。
中國有18個省(市、區)人均占有水量低於全國人均數。
人均水量少於2000立方米的,國際社會稱之為嚴重缺水邊緣,中國有9個省(市、區)人均占有水量為500立方米!
中國600個城市中,缺水的近400個,嚴重缺水的為108個。
焦渴的城與人啊,焦渴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