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自然的呼喚,海洋詠歎調(12)(1 / 3)

在這1000人的村落中,200人拿去了地球村總收入的75%,另有200人共享地球村總收入的2%。

地球村1000人中,70人擁有小汽車,有的當然不止1輛。

地球村的670位成年人中,有50%是文盲,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且一般都生活在貧困地區。

地球村1000人每年的公共、私人預算總計300萬美元,其中18.1萬美元消耗於武器及戰爭上。

地球村中隻有1/3的人能得到潔淨的飲用水。

地球村中所有肥料的83%用於占總數的40%的農田中,這些農田屬於1000人中富有的270人。剩下60%的耕地隻能施以17%的肥料,生產出占總數28%的穀物養活73%的人口,其平均產量為富有人家的1/3。

農田溢出的過剩肥料汙染了地球村裏幾乎所有的江河湖泊。

地球村村民人均擁有6英畝(1英畝約為4047平方米,下同)土地,共計6000英畝。其中700英畝是農田,1400英畝是牧場,1900英畝是森林,2000英畝是沙漠和荒地。森林每天都在減少,沙漠每天都在擴展。

地球村擁有的核武器能將自身毀滅很多次,決定地球村1000個村民命運的這些武器控製在100人手中,地球村的其餘900人深感不安地注視著他們,想知道他們能否和平相處;即使他們能這樣做,他們也會因精力不集中或手腳不靈便而可能造成核武器爆炸。

這一幅地球村的素描畫像,其實還是粗線條的,但,我們已經看見了而且看得很具體、真切了:

地球村是錯綜複雜的。沒有一種語言可以直接地從一個窗戶傳遞到另一個窗戶,並且能得到回應。也沒有一條道路,能使所有的村民,自由而平等地聯結起來。

地球村是貧富不均的。少數人占有了極大多數財富,大多數人隻能分享極少量的財富,所有的村規民約——所謂秩序——都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上。

地球村正麵臨著森林減少、土地荒漠化、缺水以及汙染和疾病的生存危機。但,地球村裏成年人中一半是文盲這個慘重的比例,所帶給地球村的愚昧,使人完全漠視了此種危機;而另一半不是文盲的有文化人中的大多數,則忙著掙錢希望擠進有錢人的上流社會,對少數人關於生存危機的呼號,嗤之以鼻。

地球村裏暫缺火山資料,但,無疑地球村卻坐在人造的比所有火山爆發的威力大過無數倍的核武器的火山上,歸根結底,人類的命運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

1996年8月29日美國《商業日報》載文談用袋子解決運水問題,9月1日《參考消息》即以“水:新型國際流通商品”為題,做了轉載。

文章說:一種新的在國際上進行交易的商品出現在地平線上——水。就全球來說,分配給每個人的水比25年前少了1/3,官員們估計,在今後30年內,世界水的需求量將增加6倍以上。為了解決水的供需不平衡狀態,少數企業家正在研製一種新的運輸形式,把水從“水的富裕國家”,運到“水的貧困國家”中去。

世界銀行負責北非和中東地區的高級水專家約翰·海沃德說,水將像現在的石油一樣在全世界運轉,在今後5年內,我們將看到水是一種國際商品。

加利福尼亞州曼哈頓比奇的一位發明家特裏·斯普拉格說,用水袋運送水就像用油輪運石油一樣,是一種革命性的觀念。斯普拉格水袋設計的關鍵是一種獲得專利的拉鏈,這種拉鏈使水袋彼此連接在一起,與火車的運貨車廂非常相似。他說一條4500匹馬力的拖船可以拖運50~60隻水袋。

人們可以自由平等地享受陽光、空氣和水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所有的商品都是因著市場的呼喚而出現的。

水,將要在今後5年內走向市場,消費者將不得不在超級市場的貨架上,尋找各種品牌的水,日用開支的負擔和手中的菜籃子同時變得更加沉重。

1997年1月25日,英國《獨立報》文章:世界麵臨水資源缺乏的危險。

文章表示:全世界總的水消耗量年增長率為2.5%,比人口增長率快1倍。20世紀全世界總的水消耗量增加了6倍。在未來30年內,預計將有27個國家被列入聯合國所說的“水資源高度緊張”之列。

聯合國的兩份報告說,缺水問題與全球其他環保問題一樣緊迫。

由於有大約300條主要河流穿越一些國家的邊界,所以未來發生爭奪水資源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大。最有可能發生衝突的河流是:由以色列和阿拉伯鄰國分享水資源的約旦河;流經埃塞俄比亞、蘇丹和埃及的尼羅河;由土耳其、敘利亞及伊拉克分享水資源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