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自然的呼喚,海洋詠歎調(4)(3 / 3)

也有這樣的情況,許多市鎮的港口,因為拍岸浪的勤勞,帶來了成千上萬噸那些港口不需要的泥沙。

拍岸浪是無法理解、無拘無束的。

拍岸浪之所以擁有如此巨大的塑造海岸的力量,正是因為摒棄了一切方程式,隻是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同時還因著波浪和海岸地形的影響,而使塑造的業績更加有聲有色。

當海岸線平直,水下坡度相仿時,波浪往往從正麵衝擊、拍岸,而並不是從某個角度衝來,這時的拍岸浪隻是把沙粒從陸坡移上沙灘,均勻地鋪好,在夏日的陽光下閃閃爍爍,人們稱之為平沙。到秋天,風暴來臨之後,這一片又一片細密地鋪好的沙子又重新回到了水下的斜坡上,岸線開始顯得蒼涼。而在冬日,退潮時節,那些沙子們已經成為朔風中的一條條沙堤。

陸地上的一切,沙是最親近海的。

海洋裏的一切,沙是最向往陸地的。

為了這親近,為了這向往,沙粒們便永遠漂流著,行無蹤跡,居無定所。

沙子的曆程就是沙子的智慧。

塑造海岸的風浪,也是塑造世界的風浪。

我們隻是看不見、不知道,在匆匆忙忙而又碌碌無為的現代生活中麻木著,甚至根本不想知道,我們的海岸線上正在消失些什麼,正在創造些什麼。

那是自然的偉力,海浪的衝擊。

有些地方的峭壁與海角,因為千百年的衝刷與剝蝕,而在漸漸地消失,老一輩人津津樂道的景觀好像是隨他們而去了。另外一些地方,因為海浪帶來的流沙,彎如峨眉的沙灘正在悄悄形成。

還有的沙子正在聚結、移動,然後成為小島,這是造化刻在水麵之上、波濤之中的滄海桑田的明證。

每天起伏漲落兩次的潮汐,是最常見的,因而也很容易使人覺得微不足道。

這是真正的膚淺之見。

事實上,風隻能吹動海的表層,隻有潮汐才能運動整個大海。不僅如此,潮汐還能移動土地和大氣。當海上有3米高潮時,陸地會升高15厘米,環繞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向月球和太陽凸出好幾千米。就連我們每一個人受潮汐重力吸引的影響,每逢潮漲潮落,體重也都會增減幾克。

這個地球上,再也沒有比潮汐的運動更為廣大、深刻、徹底的了。

那是神助神力。

當月球、太陽和地球連成一線的時候,比如新月或滿月時,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加在一起,所有的海洋從下到上、由表及裏,水漲起來了,海洋被攪動了,這便是漲潮,不同尋常的高潮。在月球、太陽和地球成為直角的時候,比如上下弦月時,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有一部分互相抵消,於是便有了稱為小潮的低潮。

低潮也能移動海洋。

不僅是對地球而言,就是在整個宇宙中,潮汐也是極為神奇而壯觀的。每天環繞地球運行的月球以它的引力吸引並攪動著海洋,地球向月的一麵,水鼓起來了,盈而不止;地球背月的一麵,同時也有水鼓起。這時的海洋,是真正的心潮澎湃,每一個水分子都顯得活躍、興奮,充滿了活力,使海洋恒久古老的極致——年輕的天性——展示得淋漓盡致。

我們之中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宇宙航行中察看潮汐,為如此浩蕩的鼓起的水麵心生無限感歎,但,我們為什麼不走到海邊去呢?那濕潤的風會告訴你,都市的塵埃已經在我們的心裏堆積成山了,人必須清洗自己了!

潮汐發生的一般原理並不能說潮汐現象就是那樣簡單,因為海洋並非均勻地覆蓋地球表麵的,它是一連串斷斷續續,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或大或小,或深或淺的海盆,每一盆地裏的海水,在潮汐牽引之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回晃動。

潮汐是不變的規律。

在地球各地的海洋中,這不變的規律又會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形式。尤其是海灣外緣邊上呈漏鬥形時,進來的潮水除了上升、上升,別無選擇。中國東海灣的錢塘江口,世界聞名的錢塘潮便是這樣出現的,高如層樓,危似斷崖,時近中秋,觀潮賞月,自是別有一番情趣。但,假如護衛生命的堤防不堅固,弄不好卻是淹你沒商量。

潮汐與海洋中所有的波濤一樣,孜孜不倦地塑造和不斷改建海岸線。

衝擊堤防,移動海灘,研磨石塊。

它們究竟想要塑造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不知道。但,誰也不能不承認,海洋是人類最後的疆界,為了生存,人類在荒漠化的緊逼下,正一步一步退向海灘。

還會有人如我們的先哲那樣,悠閑無為地品味海洋的岸線曲折而沉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