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青雲之路由此始(1 / 2)

中年將軍姓張名冶,位居北靈衛左將軍,麾下執掌天馬營一萬名絕對精英,在北靈軍府中職權僅在大將軍和右將軍二人之下。

張冶走到人群前,抱拳環視一周道:“最近北邊的魔崽子們有些不安分,耽擱了些時間,末將帶北靈軍府及李將軍給諸位賠不是了。”

張冶言行間盡到了禮數,沒有因他將軍的身份而擺出半分倨傲的姿態。他的話說的也幹脆的很,並沒有刻意隱瞞塞北的情況,不過此中細節他卻並未多做陳述。

星華麵帶嚴肅的問道:“魔族究竟有什麼異動?塞北現在狀況又如何?還請張將軍明言!”塞北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使兩族變得極度敏感,因而就算張冶不願多言眾人也總要問個明白。

麵對星華的詢問,張冶也沒有拐彎抹角:“不是末將有意隱瞞,而是實在沒什麼可說的,不過是魔族在紅河上弄了些虛張聲勢的把戲罷了。”

見張冶言辭誠懇,神色沉穩,眾人對他的話已經信了十之八.九,方才高高懸起的心也都放了下來。

李督公看向張冶,笑問道:“既然邊境安然那為何幾位還來這麼遲?”

張冶不甘示弱的對視回去,朗聲答道:“大將軍傳令全軍備戰,備戰不解除之前我們當然脫不出身?”

“想我神州北靈衛十萬天兵,難到僅僅隻為了魔族宵小在紅河上的一點小動作就要全軍備戰?如此興師動眾、小題大做,是否有損李將軍大將之名呢?”李督公仍舊在笑,不過笑聲卻已經微不可聞,幾若無聲。

李督公無聲的笑臉就好像九幽玄冥中一塊雕滿了骷髏頭的棺材板一樣,讓人看上去感覺陰涔涔的很是可怖。

“關乎魔族無小事,倘若魔族瞞天過海、隱藏實力而我軍卻準備不足則北疆危矣,大將軍寧願被千萬人指為庸才也不願成為人族的千古罪人。”張冶渾然不懼的瞋目予以回擊。李督公對李將軍的譏諷在他聽來就好像是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一樣令她怒不可遏。

李督公恍然大悟似的長長的“哦!”了一聲,旋即又麵帶疑惑看了看站在張冶身後十二名中的三人:“原來長孫王府的人也和張將軍一起來了,李大將軍真是好手段,上任不過二十載就已經可以約束北靈王府了。”

李督公這話說的很漂亮,他抓住剛才張冶言語間的紕漏——你們北靈衛的人因為戰備脫不開身也就罷了,那麼北靈王府的人為什麼會同你們一起來呢?難道李大將軍的一紙軍令北靈王府也需要執行嗎?

李督公這話說的又極毒辣——畢竟人家北靈王府的人是騎著天馬同北靈衛一起來的,若是張冶矢口否認不僅難以使人信服甚至叫人心中暗自攛掇,流言可畏,三人成虎,所以這條路是萬萬走不通的。

否認不行,承認更是萬萬不可,張冶能怎麼辦呢?

沉默同樣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人家理解為默認……

一時間張冶竟被李督公的一句話逼到了風口浪尖,推到了懸崖邊上。

短短的一句話漂亮如最精美的銀針,毒辣如塗在針尖上的絕命劇毒。

李督公憑借這根毒針刺向了張冶,更準確的說是刺向了張冶所代表的北靈軍府。在這種情況下張冶一旦處理不好就很可能跟北靈軍府帶來不小的麻煩,那麼如果在加上東廠的推波助瀾這種可能就勢必會成為一定。

所謂解鈴還需係鈴人,除非李督公自己選擇罷手,否則現在的局麵儼然已成了死結。

張冶腦筋飛轉試圖尋找破局之法,但是任憑他絞盡腦汁卻仍舊感到手足無措:“若是大將軍在的話定能輕鬆破局,可我這榆木腦袋怎麼就想不出法子呢?這可如何是好?”

可能由於太過焦躁的緣故,張冶竟從四周投來的目光中感到了陣陣寒意;這寒意又使他焦躁的心境雪上加霜,往複間竟形成了惡性循環。

“不管了,既然老閹狗欲置大將軍和我北靈衛於死地那大不了和他撕破臉皮,硬的碰硬的就看看誰更硬吧!”張冶決然的咬了咬牙,壓抑到即將爆炸的心情使他忍不住就要破口大罵。

正當張冶對李督公祖宗十八代的問候已經提上了喉嚨,馬上就要脫口而出時,他身後的一位青年軍官卻先一步開口道:“督公實在是嚴重了,北靈王府代天子為政一方,自當保一方黎民,北靈安定,與有責焉!”

青年軍官複姓長孫,他既是北靈王府的大少爺也是北靈衛天馬營的一員副將。

李督公聞言一愣,心中暗自計較著,這長孫賢的話到底隻是他自己的態度還是代表了長孫家的意誌呢?

若是後者的話……莫非這幾年來這兩家的關係有所改善了?長孫賢加入北靈衛是否就是這種變化的產物和維係呢?

“李督公借題發揮,巧妙的為北靈府設了個結,而這個結本身就是北靈王府。

所以不管出於何種原因,既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長孫家意誌的長孫大公子選擇了幫助北靈府解圍,那麼這個結也就不解自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