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青雲之路由此始(2 / 2)

哈哈,長孫公子說得好啊!若是四道諸府的官吏門閥都能有你這樣的覺悟,則何愁我人族不興?何懼北方魔族?”李督公懷著最“真摯”的情感開懷大笑著,仿佛剛才的那些事情全然沒有發生一般。

既然死結自斷,李督公便清楚方才已經算計好的將要對北靈衛實施的一些列計劃已然帶死腹中了,強行為之的話對他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作為聰明人的他果斷選擇了收手。

站在靈舟甲板上的蘇寒心中暗道:“這位李督公果然名不虛傳,這份進退有度,能屈能伸就非庸才可比。”

“哼,不過是臉皮厚點兒罷了,算什麼真本事?”靈兒忿忿不平的聲音在蘇寒的腦海中想起,顯然純潔善良如她很是看不慣李督公老謀深算的做派和無恥至極的嘴臉。

蘇寒在心中答道:“常言道‘侯門深似海’,更何況是皇宮。要是沒有這份本事他是絕無可能攀上東廠督公的位子的,甚至可能都活不到今天!”

……

長孫賢的一番話巧妙的幫張冶和北靈衛解了圍,李督公已再沒什麼能夠直接威脅到他們的籌碼了。

以張冶的脾氣現在就該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就算得不到什麼實質性的收獲,能夠發過來嘲諷對方幾句過過嘴癮也是好的。

然而轉念一想,正所謂“言多必失”,這老狐狸的話中盡是陷阱,和他多說一句話就隨時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隻好悻悻然的選擇管好自己的嘴巴。

星華笑道:“二位都是人族響當當的大人物,這般吹胡子瞪眼的豈不是讓小輩們看了笑話?”

“神農架即將開啟,依我看大家還是早作準備,切莫耽誤了正事。”鄭長老自知以自己的身份這種事情是決計無法置身事外的,隻好也開口打起了圓場。

“既然如此咱家就先告辭了。”李督公麵無悲喜的轉身離開了。

張冶向星華和鄭長老拱了拱手道:“二位仗義執言,張某感激不盡,以後若有差遣盡管吩咐!”這位塞北沙場中走出的漢子就是如此豪爽,從不扭捏作態。

……

一個時辰後,來自人靈兩族的千餘名青年翹楚在長老、供奉的安排下有序的在神農架前列好了隊。

李督公肅穆的走到眾人前,並從袖口中抽出一道禦旨道:“奉天承運,吾皇詔曰!”

人海如潮般拜倒,以示對皇帝陛下的崇敬。

“神農架者,先祖神農氏傳於我炎黃子孫之萬世基業也。眾卿承天鴻運,得百年一遇之大機緣,實需珍重,勤當自勉。此一去,青雲之路由此始。九重天,翹首遠望待君來——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聲驚雷在天地間震蕩。

少年人,誰不誌在四方?誰不願建功立業,誰不想名垂青史?

新皇聖旨中傳達出來的赤誠的求賢之意,令無數少年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李督公收起了聖旨,適時的補充道:“吾皇口諭,凡入神農架滿三月者,可入禦前司司職。”

禦前司是皇宮的近衛部隊,就是普通的禦前司軍士也要經過千挑萬選,說是萬裏挑一也毫不誇張,至於選拔軍官的苛刻也就可想而知了。

剛才的聖旨給了少年們精神上的無限激勵,現在的口諭有把實實在在的好處擺在了他們麵前,在場的千人中除了少數的大宗門,大家族傾力培養的嫡係天才外,幾乎無不動心。

在少年們滿懷期待和希望的心情中,穀口閃過一道古樸的光芒。

這光芒仿佛不屬於這個時代,仿佛來自極遙遠的年代。這光芒很強烈,強烈到陽光都不能遮掩它的光彩,它強烈卻並不刺眼隻是給人以無限溫暖。

少年們對此歎為觀止,驚呼神跡。

“如此驚天偉力,我等後人仰望尚且不及。”百年前就曾進入神農架的星華,隨著實力的攀升和閱曆的增長對著神農架中的種種不可思議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和感觸。

李督公指了指皇族中的一位年輕人,道:“隻管往那光中走就是。”

年輕人依言邁步向光芒中走去,盡管他天賦異稟、實力超群、心境通明,可是走向光芒的這一步步他仍走的心懷忐忑。

眾人屏息凝視著,隻見年輕人走入光芒中後身影便憑空消失了,竟是被傳送到了另一處空間。

“時間有限,一個個跟上,抓緊些。”

皇族的二十人依次走入光芒中。

隨後是靈宮十三釵。

再次則是來自北靈府的十二人。

之後便輪到了劍門的十名內門弟子,這其中蘇寒是最後一個。

當他走入光芒的那一刻,隻覺得眼前一亮,身體仿佛失重一般有一種淩空立於九天之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