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眼法大師(1 / 3)

障眼法大師

鄉場上還透散著白日裏曬泡穀時的燥熱氣與清香味,林生森就用清水澆潑了一遍場子,然後周身四轉畫了個365度的大圓圈,就吆喝開了:“變把戲喲——賣蛇藥哩——”

這時路上就會見到三五成群的人流湧來。孩子們在前頭跑,婦女們在後頭跟,再後是老人,最後才是壯漢。林生森攤開他的各色家夥,如川貝、鹿角、虎骨、穿山甲殼、林芝草等等,立刻引來一片唧唧喳喳的議論聲。突然,一條晃著磷光的銀環蛇從他的內衣裏鑽出來,爬到脖子間纏繞了一圈,嚇得觀眾驚叫著出了一身冷汗。林生森卻咧嘴一笑,美滋滋地將那蛇頭放入嘴內,伸舌讓蛇死咬。一分鍾後,林生森的舌頭腫得如同燈泡,觀眾大驚。可林生森鎮靜自如,放下蛇關入籠子後,就去抓那攤在地上的蛇毒解藥水,灑在舌尖上三分鍾不到,那舌頭就漸漸地消了腫。於是引來了一片熱烈歡快的讚揚聲。

“這蛇藥是八角蓮。”他告訴觀眾。

接下來的節目是魔術,叫《藏蛇》。這是林生森的拿手戲,也可稱他的傳統保留節目。被拔去毒牙的一條五步蛇從蛇籠內抓出來後,在林生森的手間腰間遊來繞去。稍頃,沒等人們看清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被林生森變沒了。於是又引來一片熱烈歡快的喝彩聲。

不料,這時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來:“假的,他做的是假的。”

人們循聲抬頭望去,發現一個青年婦女手中抱著孩子站在樓上,戳破了林生森的關子。那女人說:“我看見他把蛇裝在右邊的口袋裏。”人們大驚。有人不信,上去一個壯漢驗證,果然發覺那條五步蛇在林生森衣服右邊特製的口袋裏。也就是說,林生森露餡了。頓時人聲鼎沸,觀眾的嘲笑聲咒罵聲像浪一樣劈來。

林生森麵紅耳赤,抓出衣袋內那條蛇,搖晃一下向空中拋去,隻見一道銀白色的弧光劃破夜空朝那女人的樓上飛去。林生森對著樓上的女人說:“嫂子,你看你手裏頭怎麼抱了一條五步蛇?”

女人正沉浸在戳破戲法的愉悅中,突聽林生森這麼一說,放眼看手中時,果然見一條白花花的五步蛇蜷在懷裏,嚇得“哇——”地一聲慘叫,立起開懷,將手中的東西摔下樓去,卻原來跌落的不是蛇而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幸好林生森一個箭步上前接住了那孩子,這才免遭災禍。

女人紅了臉,一會兒又發青發白,嚇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林生森說:“鄉親們,大伯大娘大叔大嬸們,我行走江湖變把戲用的是障眼法,剛才施法時,沒注意到樓上還有一位大嫂在看,也就沒把她的眼睛遮擋,這才叫她破了我的法現了我的醜。同樣,我剛才又用障眼法蒙了她一下,她竟然把孩子摔下了樓……說白了,把戲把戲都是假戲,隻不過我們江湖藝人手腳快點眼睛亮點,這才會將把戲變成功。這位大嫂不該戳破這戲法讓我難堪,戳破了我的戲法也就等於砸了我的飯碗。我現在不能再到江湖上賣藝糊口了……”說罷,陰了那張細長的猴臉,神色悲涼肅穆。鄉場上一下也就沒有了氣氛。

林生森收拾攤子離開後,人群還未散去。尚未過足癮的鄉民們用一種或同情或憐憫或嘲笑或氣憤的眼神目送著他。他走了,這一夜沒有賺到一分錢。

不過,鄉民們從此更信了障眼法,也多少知道這障眼法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把戲。

林生森像破了戒的和尚失去廟一樣,一連三年再沒敢在江湖上露麵。大凡被人識破機關的賣藝人,都得避避江湖或隱姓埋名,為的是減少人們對他的譏諷、貶抑與恨厭。隻是像他這般將隱匿時間拉得這麼長的卻很少。

重新複出江湖跑鄉場的時候,他改名叫林白活。此時他的障眼法已練得更加老道熟練快速敏捷了,可謂爐火純青。自此行走江湖,再也沒有露過一次餡出過一次醜。

一日,林白活來到鄂東一個名叫烏林的鎮上,正值鎮上也來了一個楚戲班子。這戲班演的祭祀神靈驅除鬼疫什麼的,在當地一帶很有名氣。林白活的攤子一鋪,開頭還有十幾個人圍觀叫好,可當那戲班的鼓點一響燈火一亮,所有的男女老幼都像過節一樣湧向了戲台,把個耍蛇變把戲的林白活冷落在一邊。

林白活懊喪而憤慨,但往深處一想,便明白了自己的把戲無論怎樣好看也比不上戲班演的精彩,況且自己僅僅一個人表演,節目都是耍蛇變蛇的,嚇人不說,也逗不樂孩子,不像戲班的戲法那般歡快熱鬧,那麼有氣氛那麼引人發笑逗人開心。再說戲班裏有男有女,若是那女孩長得俏麗的,觀眾光看著演員也就飽了眼福,自己自然無法攀比。

這麼一想,林白活通了,收了攤也去戲台下湊個熱鬧。他清楚地看到,戲台上唱紅的那位女孩,是個十分俊俏豔麗的姑娘,不說有西施貴妃之色,卻也有沉魚落雁之貎;況且念白抑揚頓挫,有板有眼;唱腔委婉哀怨,如泣如訴,悲切動人,博得台下觀眾一陣陣的掌聲。

是夜,林白活思念不已,竟失眠睜眼到天亮。按說,他走南闖北混江湖,也見過不少女流之輩,可他覺得眼前這個唱楚戲名叫許小紅的女孩,竟然是他所見過的女人中最俏麗最有才華的一個,不禁生出些理不明剪不斷的情思來。

第二天,林白活丟下自己的戲法不變,學了那唐伯虎點秋香的戲文中賣身投靠做書童的招兒,悄悄潛入戲班,放下老板不當,甘願在戲班裏做個跑堂的小二,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天天看見思慕不已的許小紅。

還好,戲班的老板許還山收下了他。

許小紅是台柱子,在《羅氏送鹿》這出戲中扮演羅氏姑娘。這出祭戲在當地也稱“大戲”,是每年春節前後為酬謝與農事有關的八位神靈舉行的祭禮戲。它始傳於上古的神農氏,延續於荊楚大地。凡年景較好有收獲的鄉村,每年春節前後都請他們來唱演一回,每當舞台上響起咚咚鏘鏘的鑼鼓聲後,便可見到一裝扮成古君的巫覡出台,他身披龍袍腰落黃圈,手執長鞭利戟,口中念念有詞,作驅禽逐獸狀。鬼是害人的幽靈,禽獸是傷害農作物的壞東西,因此均在豐收者麵前被列入驅趕之列。一聲滾雷作響,紛紛揚揚地翻卷起紫煙赤霧,接著是一道藍光劃過,布景中黑色的雲層裏立時裂開一條縫隙,青淡的空間有一道虹霓顯露,閃射片刻即消逝,然後便是魔鬼怪獸紛紛落地倒斃……這個巫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便退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