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先生
洪先生學名洪明義,原來並不瞎的,兩眼大而機靈,是那種水汪汪的羊眼。十三歲,他從鄉下來慶普堂當學徒,大掌櫃朱恒敬看一眼就相中了:這孩子長了一雙羊眼,善,又聰明伶俐,是塊做生意的料!
洪明義確是塊做生意的料,心靈手巧,很有眼色。開始他幫雜,慶普堂的雜事都是他做,端茶倒水擦桌掃地所有雜事他都做得有條有理。慶普堂因他的到來顯得比過去清爽了許多。慶普堂地處下坡街,不在鬧市,資金也不多,就不能專靠買賣成藥,多是從泡製藥中賺錢。第二年,洪明義就不再幫雜,開始製藥。他做事特別認真,切、碎、刮、壓、蒸、煮、熬、煎、泡、煉、炒、鍛,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從不半點偷工減料,深得大掌櫃的喜歡。洪明義原是不識字的,但他平時用心去學,進慶普堂的第四年竟能記賬開票了。於是,掌櫃的朱恒敬就讓他管零櫃批發開發票。
洪明義很是感激掌櫃的對自己的信任,做起事來更是賣力。為了使買藥的能快走,多做些生意,該吃飯時他也不吃。這年冬天,他右手食指上長了疔,腫得握筆都困難,見開票慢耽誤生意,就用手撕下瘡皮,擠出膿血,然後不停地開票。二十一歲上,洪明義被任命為慶普堂的總賬兼外購。此時的慶普堂雖比前些年底子厚了,但資金現量仍不能做大筆生意。洪明義就跟掌櫃的朱恒敬說,“慶普堂要想做大得想法子,不如把一部分錢先借給鄉下農民讓其種白芍,定好收價,三年後讓這些農民賣白芍給慶普堂,利息從他們所賣的白芍中扒掉。”朱恒敬覺得此法雖有風險,但有利可圖,就同意了洪明義的想法,並要洪明義做好此事。
洪明義下鄉對農戶考察,然後買白芍芽子折成錢發給農戶。並且每年三次下去幫助他們施肥、晾根、封土。第三年秋天,白芍長成了,雖然藥市上白芍緊缺,但慶普堂還是一次收購四萬斤。收來的白芍經分級、切製、打包後,一次向上海發了四票(每票一萬斤),這次賺貳萬多塊銀元。現銀從上海買回成藥,一次又賺了貳萬多塊銀元。慶普堂一下子成為藥都城內藥界的新發大戶。洪明義也成了有四厘股的二掌櫃的。這一年是民國八年。
也就是在這年冬天,洪明義押車給安國一藥商送西紅花。到了離藥都城還有一百裏遠的歸德府南門外,馬車被八個土匪攔住。洪明義急中生智,讓車夫趕著車向前跑,自己跳下車向路邊逃。土匪見掌櫃的跑了,就一起去追,抓住後先搜後打,見沒有錢鈔銀子,很是生氣,刺了洪明義左眼。朱恒敬聽車夫說遇土匪,洪明義逃了,斷定不僅銀子沒了,洪明義也不會再回來,很是生氣,就細細地盤問車夫洪明義一路上的一舉一動。第二天,洪明義捂著左眼回到了慶普堂。當他讓人把車掀翻,把車廂底的橫梁拿掉,銀元便從夾層中露了出來。慶普堂無不稱奇。原來,洪明義在安國把車夫支走請人給車廂底做了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