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蘭兒

韻蘭兒乃翠花巷一暗門妙女,與其母獨處小院。究其身世,街坊們都不能說其詳。有說其母原為泉城娼門,泉城被日本人攻占,才逃至藥都。也有說韻蘭兒是其母收的義女,因她們母女很少出門,也不可考證。韻蘭兒初到翠花巷時隻有十歲,日隨其母彈琴作畫,並不接客,隻是其母夜間偶陪城內富商。

十五歲時,韻蘭兒已膚若凝脂,麵如瑩玉,體骨妍媚,明眸善睞,俊逸多姿,婀娜惹人。時常為客人鼓琵琶吟小曲,其母以蕭和之,珠喉乍囀,脆如裂帛,婉約之聲若柳外鶯語、雲間鳳唳。城西門趙家大少爺,每月來十多趟,揮金如土為之置妝,仍不能近其身,隻能偶以酒狎子。一時間,翠花巷熱鬧起來,藥都官商人家子弟多來送貼求見,意在爭為韻蘭兒破瓜之榮。

韻蘭兒隻有一人,而藥都浮浪男子雲集,有人半年都沒能與韻蘭兒同桌而坐,更不要說聽其鼓琴吟曲了。城西門趙家大少爺,倒是最得韻蘭兒喜歡,曾得韻蘭兒一幅《蘭竹圖》。趙家大少爺並不通畫,也是為了人前顯擺,竟把這圖帶到“多寶齋”請高手品評。“多寶齋”主鄒先生一見,就怔在那裏不動了。隻見這圖:主角是蘭,其次竹石;冷竹峭石,襯出蘭之生於深穀不以無人而不芳、不為惡境而改節的婉順柔韌;其畫法,工寫兼用,以線條為主,略施淡色,水墨變化更顯花容葉姿,色香味韻;細細品味,春寒的陰、晴、風、雨氣息撲麵而來。真乃蘭中上品。之後,韻蘭兒的名聲更大,人們都為能得其片墨為榮,更不要說與其共眠了。

趙家大少爺知其韻蘭兒畫品也這般高格,更是不惜重金,來得更勤了。但此時更有一人看中了韻蘭兒,他就是汪偽和平救國軍張嵐峰部師長汝大中。汝大中精於治軍,喜好書畫,樂於音律,更愛風月。他駐軍藥都不久,就聽說了韻蘭兒的芳名。這一日,他便裝進了翠花巷。韻蘭兒看其帖子,雖不樂意,也隻得強顏笑迎。韻蘭兒先為其鼓琵吟唱一曲《清平樂》,繼爾為其畫蘭一軸。汝大中雅興大發,也為韻蘭兒畫了一幅《紅梅鬧春圖》。汝大中不僅熟於飛白畫法,而且兼用狂草筆意,花枝交接處,筆斷意續,運筆風神峭拔,挺勁瀟灑,自根至梢一氣嗬成。其畫,枝多花繁,繁而不亂,疏密有緒,密中見疏,疏中時有聚散;殷紅的花朵雖有媚態,但與鐵骨錚錚的幹枝相映,亦顯珠玉迸發,清氣襲人。韻蘭兒在一旁微笑頷首。汝大中當夜就與韻蘭兒宿在了一起。

汝大中是一師之長,擁兵藥都,他看上了韻蘭兒,其他人自然不敢再想。韻蘭兒對汝大中也是殷勤伺候,汝大中對韻蘭兒更是相遇恨晚,兩人幾乎是日日同眠。有時夜間,汝大中也把韻蘭兒接到汝的住處薑家公館。這日,韻蘭兒又到薑家公館。一夜繾綣,韻蘭兒早早起來梳冼裝扮。待汝大中起床,韻蘭兒鄭重對他說,“我有一事相求?”汝大中笑了,“你說吧,沒有我辦不成的事兒!”韻蘭兒望著汝大中的雙眼說,“我要你殺了日本憲兵隊長山本一郎和警備隊長小野騰木!”汝大中突然站了起來,“你,你是什麼人?怎麼能讓我這樣呢!”韻蘭兒坐在了圓凳上,“我就是一風塵弱女。第一次見你畫梅,雖花有媚態,但老幹橫枝鐵骨錚錚,知先生骨氣還在,現國難當頭,理應汝成大節!”汝大中沉吟良久,嗬嗬大笑,“女子之見,我要不做呢?”韻蘭兒從容起身,伸手從奩盒中拿出一雪亮短劍,汝大中愕然之間,韻蘭兒刺喉而倒。

十天後,汝大中以做壽設宴為名,把日本憲兵隊長山本一郎和警備隊長小野騰木請到薑家公館,席間將二人及衛兵殺死。當天,拉出和平救國軍三個師、一個支隊計一萬七千人,歸國民政府。

《藥都誌》記載:是日,民國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而對韻蘭兒卻無片言隻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