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動物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它們也有血有肉,也知道什麼是痛,什麼是愛。有這樣一個關於羚羊的故事,或許,我們能夠從中獲得一點什麼。
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了懸崖邊,準備全部活捉。很快,羚羊群分成了兩類:老羚羊為一類,年輕羚羊為一類。一隻老羚羊向年輕羚羊叫了一聲,年輕羚羊應聲跟老羚羊走到了懸崖邊。年輕羚羊後退幾步,突然奔跑著向懸崖對麵跳過去,隨即老羚羊緊跟後麵也飛躍出去,隻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低一些。當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跡出現了: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年輕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墜的身體又突然升高並輕巧地落在了對麵的懸崖邊,而老羚羊就像一隻斷翅的鳥,筆直地墜落了山澗。 緊接著,一隊隊羚羊淩空騰起,它們就用這種犧牲一半來救一半的方式,跳過了懸崖,獲得了新生!
有時候,我們人類的思想真的有些片麵!動物也是有感情的,它們也是知道去報答人類的,它們的感情豐富,隻要人類好好地對待它們,因為它們永遠都是那麼可愛。去愛它們吧!如果我們每一位青少年都能盡一分力,它們就不會那麼的可憐了!
我們青少年應該認識到,我們人類隻不過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每一個物種的生存都依賴於其他物種。同樣,人類也需要與其他物種溝通,動物也需要人類的愛和責任。所以,我們有義務去保護它們,我們也應該注意用多種方法善待它們:上動物園時請尊重它們的安寧,不要恫嚇或擅自投食;遇到受傷的野生動物時,請設法救護它們,並把它們送到有關的救護中心;我們還可以參與各種保護瀕危動物活動。
在這個地球上,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動物種類繁多,在眾多的野生動物中,有一批其稀有的品種,比如,大熊貓、東北虎、羚羊、楊子鄂、中華鱘等,它們隻能在特定的區域生存繁衍,所存的數量極少。
保護珍貴稀有動物,應該成為我們每一位青少年的一種自覺行動。要知道,有的人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江蘇鹽城有一名大學生,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來到了丹頂鶴保護區,她住在野外,悉心地照顧丹頂鶴,一天,一隻受傷的丹頂鶴掉進了沼澤,她竭盡全力救起了丹頂鶴,而自己陷入了沼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是令人感動、可歌可泣的壯舉,我們青少年還有什麼理由不積極行動起來去保護動物呢?
關於植物的保護也不容我們樂觀,現在有一些城市移植大樹,園林也遭到嚴重的破壞。對此,中國科學院的一位院士這樣不無感慨地說:“人類無節製地利用自然必將得到自然報複,在我國,報複已經開始——沙化麵積逐年增加,環境惡化逐年增加,呈現整體惡化、局部改善的局麵;一些物種已瀕危或消失;物種的滅絕和環境的惡化形成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可惜的是,現在真正了解保護植物重大意義的人太少,植物資源破壞和環境惡化的趨勢並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普及科學知識,使大家都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其實,我們青少年完全應該深刻了解保護環境的意義,並參與到保護植物、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
動物和植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和它們做朋友,善待它們,不戲弄它們,要培養自己保護稀有動物和植物的意識。青少年朋友,我們應該激發自己熱愛動物和植物的情感,樹立對待動物和植物的正確觀念和態度,塑造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健康的環境道德及生態道德。
小貼士:
當前世界上現存的物種1500多萬種,人們有所了解的僅僅不過是180多萬種而已。可見,絕大多數生物至今還沒有被科學家所認識,許多物種甚至在被人類發現之前已經滅絕了。但是,這並沒有引起人類的足夠重視。聯合國一位官員說:“如果有人放火燒了巴黎盧浮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北京故宮、埃及金字塔,全世界都會震驚,然而,原始森林被燒為灰燼,對地球造成的損失一點也不亞於此,可是並沒引起人類的重視,可悲的是這種事每天都在發生著。”
我國約有400種野生動物已經滅絕或處於瀕危的狀態。其中已滅絕或在我國境內絕跡的動物有:犀牛、野馬、新疆虎、白臀葉猴、麋鹿等,瀕臨滅絕的有:大熊貓、金絲猴、台灣雲豹、東北虎、雪豹、長臂猿、海南坡鹿、野駱駝、懶猴等。
2002年11月的《科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把熱帶植物包括在內,全球瀕臨滅種植物的比例達47%,遠遠高於人們所廣泛認為的13%的比例。美國密蘇裏州植物學會的Peter·Jorgensen和其他科學家研究了189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得出結論說,有31萬~42萬的植物種類瀕臨滅絕的危險,這個數字約占這些國家和地區植物種類的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