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幼兒園遊戲對兒童發展的教育功能是否得以實現,或兒童通過遊戲是否得到教育,是評價幼兒園遊戲是否成功的關鍵。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幼兒園遊戲教育功能的評價是不能直接進行的,需要通過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以及長期的跟蹤調查才能發現。所以,評價幼兒園遊戲教育功能是否得到了發揮,就看幼兒園遊戲的成功與否。因為成功的幼兒園遊戲必然會發揮出幼兒園遊戲的教育功能和價值,促進幼兒和幼兒園遊戲的發展。而評價幼兒園遊戲的成功與否,根本的出發點就是遊戲中幼兒的表現以及遊戲的一些客觀條件。因為對一個幼兒園遊戲的評價和判斷,總是要通過幼兒的各種外在的表現來進行的。具體來講,評價幼兒園遊戲教育功能的發揮或者說幼兒園遊戲成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來進行:
1.兒童按自己的意願做遊戲,在遊戲中感到輕鬆、愉快,發揮了創造性。幼兒園遊戲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遊戲本身大多的時候具有活動性的特點,在遊戲活動中,幼兒的身體素質,如大肌肉能力,小肌肉能力等會得到鍛煉和發展。而幼兒在遊戲中感到輕鬆愉快,就會保持積極的情緒,幼兒的心理健康就會得到發展。
2.兒童做遊戲很認真,能克服困難,能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有較強的組織性和獨立性。在遊戲中,兒童出於對遊戲的極大興趣,能克服困難堅持遊戲,遵守規則,表現出一定的組織性和獨立性。遊戲本身就能促進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以及人際關係的發展,幼兒有了上述的表現,就說明幼兒園遊戲發展幼兒自主性、獨立性的以及人際關係的教育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3.會正確創造性地使用玩具,愛護玩具。成功的幼兒園遊戲中,幼兒不僅能正確地使用玩具,而且能創造性地使用玩具。在遊戲過程和結束後,不爭搶玩具,能正確的收放玩具,愛護玩具。
4.在遊戲中對同伴友愛、謙讓,能與同伴合作並不妨礙他人遊戲的進行。無論是獨自遊戲還是合作遊戲,在遊戲都存在著同伴關係問題。成功的遊戲中,兒童能與同伴友好合作,能正確處理玩具、場地、角色等問題,並有組織地分工,合作開展遊戲。
5.遊戲內容豐富、積極向上,有益於兒童身心發展。成功的遊戲中,兒童遊戲內容豐富,能廣泛地、創造性地反映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且內容健康向上,有利於兒童身體、智力、品德的全麵發展。
以上五項評價標準更多的是評價遊戲是否成功的,但是正如前邊所說的,成功的幼兒園遊戲其教育功能也必然得到最大最好的發揮。由於各年齡班幼兒遊戲水平有差異,各類遊戲特點不同,因此在具體的評價某班某種幼兒園遊戲的教育功能時,應結合兒童遊戲水平和特點以及不同種類遊戲的教育功能特點進行。此外,上述的標準,都是從幼兒遊戲的現場觀察角度來進行的,是間接的,對時效要求比較短的評價方案比較合適。對於幼兒園遊戲教育功能的評價,也可以設計時效比較長久的評價方案。那樣就可以從幼兒的更多的更具體的方麵直接的對幼兒園遊戲的教育功能實施評價,評價的結果也就更具有可靠性和說服力。但那樣操作起來會比較困難,對各方麵的條件要求也會比較高。
(二)幼兒園遊戲環境評價
幼兒園遊戲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精神環境,物理環境包括遊戲空間、遊戲場地和遊戲材料等。精神環境主要指遊戲氣氛、同伴關係、師生關係、文化背景等。為幼兒園兒童創設良好的環境是科學、全麵開展各類遊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隻有具備良好的環境,兒童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遊戲活動,幼兒園遊戲活動的開展才更加豐富多彩、活潑生動,從而更好地發揮遊戲的教育作用。
對幼兒園遊戲環境的評價是幼兒園遊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園所教養管理的內容和手段,並能夠促使教師和幼兒園增強遊戲環境創設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環境育人的意識和技能水平。評價幼兒園遊戲環境分物理環境的評價和精神環境的評價。前者主要是對幼兒園遊戲場地、遊戲空間、遊戲材料等的評價,後者主要是對幼兒園遊戲中的遊戲氣氛,人際關係等的評價。可以先就某一具體的領域如物理環境或是物理環境中的遊戲材料的投放等分別進行評價,然後綜合地對幼兒園遊戲環境的整體效果進行評價。
對於幼兒園遊戲環境的具體評價的實施和標準可以參照下列兩個評價量表。
(三)遊戲中幼兒行為評價
幼兒是幼兒園遊戲的主體,幼兒園遊戲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幼兒全麵和諧的發展。幼兒在幼兒園遊戲中的行為表現,反映著幼兒園遊戲的發展水平、幼兒的遊戲水平以及幼兒園遊戲教育功能的發揮,是評價幼兒園遊戲的重要依據。因此,對幼兒園遊戲中幼兒的表現行為進行評價就顯得極為重要。
對兒童的不同種類的遊戲發展水平的評價,往往具有不同的標準,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評價幼兒園遊戲發展水平,必須根據兒童在幼兒園遊戲中的行為表現來製定平評價標準。從這個角度講,幼兒園遊戲發展水平的評價也是幼兒遊戲行為表現的評價。綜合兒童的各種遊戲的活動狀況,可以對兒童遊戲的一般性發展水平做出評價。而對幼兒遊戲一般性發展評價的實施可以參照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