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學前兒童遊戲教育的評價(2)(3 / 3)

(2)成本效益分析法。這一方法就是尋求成本和效益的最佳比率,即找出代價最小,成本最低,但所獲收益最大。幼兒園遊戲評價目的有長期、中期和短期之分,成本效益分析法提供了一個鑒別的途徑。

(3)風險分析法。風險分析法就是對所選擇的評價目的麵臨的風險大小和性質做出估計,從而確定評價目的。

(4)優選法。這是確定一項評價活動目的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收集各種有關的建議並陳述各種目的;對各種目的的價值進行分析,通常要針對目的是否重要和有效進行排序;進行現實性分析,包括根據遊戲規律和遊戲理論,對遊戲的合理性進行分析,根據政策規定、資金、設備、人員、技術和管理等可以獲取的資源,對實現評價目的進行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綜合以上結果,確定目的,包括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確定所要達到的標誌性成果。這是幼兒園遊戲評價目的確定最好和最適用的方法。

關於幼兒園遊戲評價的目的的內容在第一節當中已經有過陳述,在這裏不再作說明。在這裏隻是想要特別的強調一點,幼兒園遊戲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幼兒的發展,促進幼兒園遊戲活動的發展,促進教師遊戲水平的發展。而最終的目的則在於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的發展。

(二)製定評價方案

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就是幼兒園遊戲評價工作的計劃,它是幼兒園遊戲評價工作展開以前預先擬定的具體內容和步驟,是評價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陳玉琨在其所著的《教育評價學》中指出:“評價方案是評價活動的先行組織者,它是依據一定的評價目的,根據遊戲活動和評價活動的一般規律,對評價的內容、範圍、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麵加以規範的基本文件。”幼兒園遊戲是一種複雜的活動,它的特點是係統地,而不是零碎地,是有計劃地,而不是盲目地進行的。在幼兒園遊戲評價活動之前,就要預先決定在幼兒園遊戲活動的多個側麵及其眾多的因素中,要對哪些方麵、哪些因素做出評判。這種預先決定的內容就是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遊戲評價方案在整個幼兒園遊戲評價中起著指示導向作用、指導作用、保證作用。

1.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的特點

(1)目的性。幼兒園遊戲評價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評價者在評價活動之前,預期它所要達到的結果是評價活動的目的。幼兒園遊戲評價的方案必須體現評價目的,並從各個方麵保證評價目的的實現。

(2)規範性。所謂規範性就是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具有一定程度的,它要求評價人員嚴格按照它所規定的程序、準則、標準對所有的評價對象進行評價。幼兒園評價方案的規範性,決定了它在一定範圍裏能使評價的結果具有可比性。

(3)可操作性。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作為幼兒園遊戲評價活動的具體指導文件,它必然要求可以實施。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不能也不應該隻有抽象的、原則性的意見,隻有抽象的原則性的意見,評價人員就無法據以實施評價。為使幼兒園遊戲評價活動能夠順利開展,評價方案必須是具體的。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的這一可實施性、具體性就是它的可操作性。

(4)可接受性。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必須以評價活動的組織者、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等的接受性為中心。幼兒園遊戲評價工作的作用發揮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評價結果是否客觀、準確,使人信服。由於幼兒園遊戲評價的本質是對幼兒園遊戲價值進行判斷的過程,因此,把評價活動的組織者、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等的幼兒園遊戲價值取向體現在評價方案中,能提高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以及使人信服的程度。

2.幼兒園遊戲評價方案的主要內容

(1)評價目的。一個特定的評價工作所想達到的目的,影響著整個評價過程。它指出本方案適用於何種目的的評價,依據本方案進行評價及其可達到何種結果。

(2)評價對象。這是指幼兒園遊戲評價的客體,是幼兒園遊戲評價的實踐對象、認識對象。對幼兒園遊戲評價對象作全麵評價,還是做某一方麵的評價,是評價這些因素還是評價那些因素,這一問題不解決,評價活動就無法進行。

(3)評價標準。具體包括幼兒園遊戲評價活動的指標體係和評定標準。他規定評價的方麵和內容,也就是說它規定評什麼,不評什麼。在這裏還應該有評價標準的背景描述等,使評價活動的組織者、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等能準確理解和全麵掌握評價標準,有利於對評價方案的實施。

(4)組織實施。它包括幼兒園遊戲評價活動的組織形式和組織方法,評價者的基本素質要求和評價過程中評價活動的組織者、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等必須共同遵守的紀律規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