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學前兒童遊戲環境創設的評價
對學前兒童遊戲環境創設進行評價是幼兒園教育管理的內容和手段,並能夠促進教師和幼兒園增強遊戲環境創設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環境育人的意識和技能水平。評價學前兒童遊戲環境主要是對場地或各活動區及遊戲材料或玩具投入等方麵進行評價,既要對室內遊戲環境進行評價,也要對室外環境進行評價,可以先對每個或每類活動區域分別進行評價,然後綜合地對遊戲環境整體效果進行評價。
4.對教師遊戲指導的評價 在學前兒童遊戲的實施管理工作中,做好對教師指導工作的科 學評價可直接促使幼兒教師樹立科學的遊戲觀和遊戲指導意識,改進遊戲的指導方法,增強指導的針對性和目的性。評價教師在遊戲過程中的指導,既要注重教師作為教育者的主導作用的發揮程度,又要強調教師對兒童遊戲主體地位的尊重,做到評價的科學性、全麵性、合理性。另外,評價教師在遊戲過程的指導,應注重對教師工作的激勵,調動和保護教師在遊戲中正確指導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5.對學前兒童遊戲教育實施的整體評價
對幼兒園遊戲教育實施的總體狀況做出評估是學前兒童遊戲評價中最為宏觀的一種評價。這種評價能夠反映出一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整體狀況,它不僅為幼兒園整體了解自身遊戲教育實施的工作質量狀況提供依據,更為重要的是可為地區性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區域化教育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據和素材。
(三)遊戲評價的主體
遊戲評價的主體,是指由誰來做遊戲評價。根據幼兒園教育的實際情況,遊戲評價的主體,主要應是能夠根據評價的實態和結果,就改善今後遊戲活動及其效果,采取某些措施的人,即教師、幼兒和管理者。
1.幼兒園教師
幼兒在幼兒園的遊戲活動,是教育過程中的遊戲活動,不同於自發狀態下的遊戲活動,它受到教育目標、教師行為等多種教育因素的影響。教師是幼兒遊戲活動的組織者與指導者,也是教育活動的直接責任者。教師不僅要為幼兒的遊戲創設適宜的條件,指導和促進幼兒遊戲的發展,而且更重要的要實現教育目標,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幾方麵都得到和諧的、全麵的發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要改善幼兒園遊戲活動的質量,真正實現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發展的理想,教師必須從各個方麵去把握遊戲活動的現狀並進行評價,從評價中獲得改進組織與指導遊戲的有關信息,增強工作的自覺性、目的性,減少盲目性。因此,進行遊戲評價是幼兒園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2.幼兒
幼兒是遊戲活動的主體,是遊戲活動的直接參加者。他們的興趣,努力與表現,直接影響遊戲活動的效果。他們對遊戲活動的體驗與感受、見解與評價可以反映教師工作的效果與質量。盡管幼兒年齡小,評價能力有限,但是他們也應當是遊戲評價的主體之一。而且引導幼兒對教師的行為、玩具和遊戲材料、同伴行為以及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本身也是一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一方麵可以逐步培養幼兒的評價能力,另一方麵可以從小培養民主意識,養成不盲從、對事物有自己獨立見解的好習慣。
3.幼兒教育的管理者、指導者
園、所領導和主管部門的領導、教育專家等,都有權對幼兒園的工作進行評價和指導。評價是指導、決策的基礎。要搞好幼兒園的遊戲活動,真正體現寓教育於遊戲之中的原則,幼兒園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必須重視與加強對幼兒園遊戲活動的評價工作,改變過去那種隻查“大綱”是否完成,隻重視上課或教學評價的做法。要把遊戲活動的評價列入工作範疇。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價對幼兒園教育工作起著導向的作用。要改變“重上課,輕遊戲”的傾向,首先從領導者、管理者的觀念轉變開始,從評價的內容轉變開始。
二、學前兒童遊戲教育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一)學前兒童遊戲評價的目的
1.判斷與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
遊戲評價是幼兒教育評價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使受教育者在體、智、德、美諸方麵得到生動活潑的協調發展。教育的質量或效果如何,直接反映在兒童的身心發展狀況中。遊戲是兒童的身心發展的一麵鏡子,孩子在遊戲中有最真實自然的表現,通過遊戲,可以看到孩子在智力、體力、知識經驗和社會性等各方麵的發展狀況和特點,從而有利於我們對每個孩子進行有效地教育與指導,提供適合他們發展需要的幫助。
2.改進組織與指導幼兒遊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