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耶穌之死 (1)(2 / 3)

簡言之,這個拿撒勒人一直在做、在說嚴肅的拉比從來都不會做和說的所有事情,他非常快樂,默默地走自己的路,即使是警察也拿他沒辦法。

緊接著,我們要說一下到他堅持的主張了!

難道他沒有經常宣稱自己的天國無處不在,遠遠超出居住著耶和華偏愛的一些選民的猶地亞邊境嗎?難道他沒有找借口為一個女子治病並且公開違反安息日的誡律嗎?他們不是曾經說過,在加利利,他在外國人、羅馬官吏以及那些從來也不會允許跨入聖殿外門的人家中聚餐嗎?

如果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嚴肅地接受這種語言,真的相信聖靈會在大馬士革或是亞曆山大裏亞膜拜,就像在摩利亞山膜拜一樣,那耶路撒冷、祭司和這裏的旅店老板、小商販們以及其他所有人將會變成什麼?

耶路撒冷會毀滅,祭司、旅店的老板、小商販們以及其他所有人都會隨著他一起滅亡。

令人恐懼的是,在“愛你們的鄰居”這種恐怖的口號下,整個複雜的摩西誡律將會崩潰。

因為事實上,那是耶穌在人生的最後歲月裏要教導的所有要旨。他希望、懇求人們關心自己的鄰居,不再爭吵。他被周圍的所有殘忍而又不正義的行為所逼迫。在本性方麵看,他是一個快樂以及充滿許多情趣的人。

生活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他深愛自己的母親、家庭以及他的所有朋友,他也盡情地享受在自己家鄉的那種淳樸的歡樂。他不是隱士,不支持那些通過逃避來挽救自己靈魂的人。但是,這個世界好像不應該盡是折磨、痛苦、武力以及混亂。

他憑借自己這顆偉大的心靈的淳樸,治愈所有疾病。他把這些叫做“愛”,這個詞是他的教導內容的所有總結。

他對現有事物的秩序並不是很感興趣,他沒有反對強大的羅馬帝國,但是也從來沒有說過要擁護它。

當法利賽人問起他對羅馬皇帝的看法時,他們這是故意想在他的話裏抓住耶穌煽動反叛的把柄。

但是,耶穌知道,麵對所有形式的政府都必須妥協,因此,他拒絕表態。他勸導他的聽眾要嚴格遵守人間的法律,多懺悔自己的過錯,而不是自己身上的美德或是統治者身上的缺點。

他並沒有告訴他們要遠離聖殿的事奉,而是鼓勵他們忠實地履行自己本應承擔的宗教義務。

他真誠地讚賞《舊約》中的智慧,經常會在自己的語言中引用這些。總之,他克製自己,不輕易宣講、不主張任何可以被說成對現有的法律構成公開挑釁的一切內容。但是,法利賽人則認為,他比最凶狠的反叛者還要危險。

他使人們為他們自己而深思熟慮。

在耶穌生命的最後那段日子裏,由於常常被人們提起,我們可以說得簡單一些。由於這短暫的日子直接導致他的死亡,那麼這位先知的一生中沒有哪一部分可以比他們吸引到更多的基督教的編年史學家們的重視。

這的確是一場在拚死逆轉曆史的人們與一個奮力向前展望未來的人群之間進行的永恒的較量。

耶穌最後一次來到耶路撒冷可以說是一次凱旋。

這根本沒有意味著人們真正開始理解他耐心地向人們解釋的新思想。但是,由於人們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崇拜的英雄,他們便開始把耶穌偶像化——他的那種可愛的個性以及展現在那些掌管大權的大公會成員們麵前的勇氣恰好與人們的想像一致。

假如有些事和一些特別的東西觸動了人們的心靈,人們就會願意相信自己了解的關於耶穌的所有事情。

治愈病人還不能完全滿足他們內心渴望得到刺激的原始需求。

當某個人已經到了病入膏盲的地步,耶穌恰巧到了他的村子吧?不!那個病人已經奄奄一息了!最後,那個可憐的病人已經徹底死了,被埋在土裏,是耶穌把他從墳墓裏挖出來,又被他施展的法術奇跡般地複活了。

這最後的故事就是著名的拉撒路的例子,對輕易相信別人的猶地亞農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這個故事從一個村子傳到另一個村子,反複地講述著,很快就得到了許多令人吃驚的細節,並且變成了中世紀的傳奇和繪畫中流行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