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一案交給羅馬總督處理,
隻要他的管轄範圍內可以維持和平與穩定,
他才不會關心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同意判處耶穌死刑。
傳道總會有結束的時候,就像耶穌心裏非常明白的那樣,也正像他仍然在加利利與朋友中間時對自己的門徒和親戚們的多次暗示那樣。
數百年來,耶路撒冷一直擁有宗教壟斷的地位,這裏不僅給當地大多數居民帶來了豐厚的利益,而且還憑借嚴格遵守摩西的律法而保持自己的成功。
自從猶太人的大流放開始,一直到現在,大部分猶太人一直生活在外國。在埃及、希臘、意大利半島、西班牙以及北非,在這些地方的城市裏,他們生活得非常安逸,那裏要比猶地亞更加繁華,可以得到大量的財富,由於故國土地貧瘠、已經耗盡了養分的農田隻能通過大量繁重的勞動勉強維持著。
當強大的波斯人允許他們重新返回家鄉時,如果不動用軍隊,就想把足夠多的猶太人帶回聖殿是絕對不可能的。從那時起,情況就一直沒有發生好轉。
猶太人無論生活在哪裏,都會對耶路撒冷懷有深深的敬佩之情,把它視為自己民族的宗教中心,但是,他們已經在安逸的地方定居了,隻有依靠軍隊才能強迫他們返回故土。
因此,那些生活在古老民族的都城裏的所有人,必然與耶路撒冷有關,就像我們現代的許多學院的小城鎮,通過各種方式依靠著附近的大學得到每天必備的麵包和黃油一樣,如果大學被迫關門的話,他們就隻能挨餓或是搬走。這些人中,有一小部分祭司組成了經濟領域和精神領域的貴族階層。
其次是他們負責照看燔祭與小型的獻祭禮儀的助手們,實際上,他們接受過良好的訓練,是一群技藝高超的屠夫,他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送來的活牲的數量和質量,這些祭品為他們提供了日常飲食的絕大部分。
第三,是一些普通的仆人,他們負責維持聖殿的衛生,到傍晚時,人們離開後,他們就去清掃庭院。
接下來的是兌換錢幣的商人,也就是現代的銀行家,他們做的是兌換世界各地錢幣的交易。
還有飯館、旅館的主人們,他們為無數的朝聖者提供優質的食宿,香客們每年都會來耶路撒冷謹守律法,在規定的時間去祖先的祭壇上敬獻。再有就是普通商鋪的老板、鞋匠、酒販、裁縫,可以在任何一座旅遊的城市裏找到他們的蹤跡。
耶路撒冷其實就是一座這樣的城市。
人們擠在這個宗教旅遊中心並不是為了得到消遣,而是為了某種他們堅信的儀式,這些儀式在其他地方,或是通過其他的與那些從古至今恪守祭司職責不同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施行的。
你一定要真切地了解這些事實,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明白當耶穌冒險再次進入耶路撒冷時,投向他的那些充滿了仇恨的狠毒目光。
然而,這個生活在加利利偏僻的小鄉村的木匠,這個連邪惡的罪人和稅吏都敬仰的謙遜的導師,還是來了。過去,他曾經兩次被人通知離開,耶路撒冷不需要他。那麼,他回來的目的是想引起更多的麻煩,還是要進行幾場演說呢?
的確,他有時與他的同道們的那些珍貴的談話,聽起來似乎是沒有任何害處的。但是,這些談話卻是最危險的,他一直在暗示些什麼,而且沒有用一些含糊的術語,但是在博學的文士中,這種做法是極其普遍的,他們喜歡把一切言論的意義都埋藏在那冗長而又複雜的希伯來經文下麵,這樣會給人一種學識深奧的印象。但是,他使用的是一種所有人都能夠理解的語言。耶穌說:“你要盡心、盡興、盡意愛你的神。這是戒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是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還有那些有關牧羊人和所有日常事物的小寓言,全都切中事物的關鍵。曾經有一些人試圖回答那些顯然對虛偽的領袖和虛假神祇的影射。
但是,耶穌會講一些新的故事迷惑他們,人們則會雙手讚成。即使是小孩子也會前來聆聽,因為他們非常喜歡這個曾經與他們玩耍的人。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