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耶穌的早年生活(2 / 2)

他對自己的同胞充滿了無限的愛,他不僅愛他在拿撒勒村莊的朋友,愛加利利的鄰居們,也愛通往大馬士革的最後一個路口外麵無法看到的那個更加寬廣的世界裏的人。

他同情他們。因為他們的努力看起來沒有任何意義,他們的野心是徒勞的,他們對財富和榮譽的渴望也是在浪費他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的確,有很多的希臘哲學家作出了這種完全相同的結論。他們也同樣發現,真正的幸福是心靈上的幸福,不在於鼓鼓的錢袋或是運動場上人們的喧囂和讚歎的歡呼。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使自己的觀念超出那個家境良好的紳士們的小圈子,在當時,隻有這些人才有資格享有不朽靈魂的奢侈。

他們把所有的事情都寄托在奴隸、窮人以及注定一輩子生活在悲慘中的人們身上,因為這種情況是必然的事物規則中的一部分——是一種無奈的不幸的存在。

他們向野狗、家貓以及在自己的農場裏勞動的工人和為自己烹飪晚餐的廚師布道自己的伊壁鳩魯學派或是斯多噶學派的哲理。

在有些地方,他們的確比早期的猶太領袖更優秀,後者堅定不移地拒絕接受不屬於自己民族的任何人的權力。

但是,與耶穌相比(耶穌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還差得很遠。凡是有生命的都會被他包容在他那偉大心靈的同情中,即使他會隱隱約約地預感到,如果他要把自己的寬容、仁慈和謙遜的主張傳授給一個被從來不會妥協的法利賽人主宰的國家,他就不會再拒絕聽從那個囑付他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而放棄生命的聲音。

這是他人生中一個最重要的轉折點,他可以選擇三件事中的其中一件。

首先,他可以做一個年邁的拿撒勒人,在城鎮附近打零工,和那些在傍晚聚在水槽邊、聽鄉村拉比說話的農民議論法律和禮儀方麵的問題。耶穌對這些沒有一絲興趣,這就意味著他在精神上的緩慢死亡。

其次,如果他對一種投機的冒險生活感興趣,現在正好有合適的機會,他可以利用自己剛剛造就的在施洗約翰的追隨者中的激情。

假如他任憑善良的百姓去相信那些他們樂意相信的事情,他可以輕而易舉地使自己被人們視為那位盼望已久的彌賽亞,能夠以馬卡比為自己的榜樣,變成民族運動的傑出領袖,可以(也許可能性不大)為當時分裂的猶太民族重新建立原有的獨立和統一。

但是,正在他差點去做這件非常有誘惑力的事情(所有人都會在刹那間有過這種對未來的幻想)時,他就立刻被一個嚴肅的人視為毫無價值的愚蠢野心而拋棄。

就這樣,他隻剩下一種做法了。

他必須挺身而出,必須離開自己的父母,心甘情願地冒著被流放、被仇視以及被處死的危險,去向那些願意聆聽的人們宣講他心中最深刻的事物。

當他開始著手自己偉大的工作時,剛剛三十歲。不到三年,他就被敵人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