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革命與獨立 (3)(3 / 3)

假如這位受選者肯服從他們的指示,又有一定的謹慎行為的話,羅馬人是非常樂意賦予某個人這種虛假的榮譽稱號的。

如果胡肯奴是個有才華的人,即使是在那時,他也有可能做一些事情挽救自己的國家於危難之中。但是,他的能力根本不配當大首領,沒過多長時間,他就失去了他僅有的一點可憐的權力。

三十年前,在他們的父親亞曆山大·詹尼亞斯執政時期,曾經委任了一個名叫安提帕特的人擔任以東(又稱以土買)的總督,這裏在耶路撒冷的南部。

起初,安提帕特非常喜歡在看不清的渾水中釣魚,古話說,他就是一個喜歡渾水摸魚的人。他把自己偽裝成胡肯奴的一個忠實的朋友,時常偷偷地為他獻上一些賢德的勸言。但是,在猶大領地內,這種小型的顧問會議必然會帶來更多的難題。

安提帕特就是這樣精明地玩著他設計的遊戲,沒過多久,他就發現自己正燦爛地沐浴著羅馬恩典的安逸陽光。當羅馬內戰爆發時,龐培率領軍隊興衝衝地向愷撒大軍進攻時,安提帕特隻是在一旁觀望,看誰是最後的勝利者。

公元前48年,龐培剛剛不幸在法薩盧斯平原上戰敗,這個以土買的統治者安提帕特就立刻與愷撒結成同盟。作為對這一舉動的回報,愷撒賦予了他羅馬公民的尊榮,並且默默地承認他為猶地亞的即將崩潰的王位後的一股強大的勢力。

安提帕特非常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他進一步加強了對人民的控製,因此,他的猶太子民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自由。

他們被免除了羅馬軍隊裏繁重的服役義務,還得到了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權力。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被迫向龐培繳納一定數量的貢金。他們重新獲得了原有的全部司法以及宗教的獨立大權。

但是,在法利賽人眼中,安提帕特並沒有比龐培更受愛戴,他們斥責他是一個沒有資格勝任大衛王位的異族人、暴發戶以及篡位者。他們暢談要讓亞裏士多布魯斯的兒子與亞曆山大·詹尼亞斯的孫子安提戈努斯擔任他們的國王。他們這一舉動再次表明,西亞的主人是他們,而不是那些羅馬人。

這種議論並沒太大的作用,因為安提帕特無論在哪一方麵,都比他們精明、勇敢得多。

他帶著自己的夢想,雄心壯誌地計劃著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朝,並且,強烈地感覺到已經到了收拾馬卡比家族的大好時機。他慢慢地行動著,但是,從來沒有解決最終目標。

正當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他卻慘遭胡肯奴的一個朋友的毒害。他的兒子希律成功地繼續沿著父親生前設計好的方案。

安提戈努斯愚蠢地被人煽動起來,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對羅馬政府的暴動。這場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發生的叛亂在一場災難中結束了,這點希律早就預見到了。

安提戈努斯在混亂中帶著幾個士兵逃往耶路撒冷,在經過了對羅馬人的長期困擾後,他不得不投降。

他懇求饒過自己一命。但是,羅馬人根本不會對這種事情予以同情。

在猶大省,幾乎短短一年的安靜生活都沒有。他們賦予猶太人各種特權,而猶太人卻無情地用連續不斷的、付出巨大代價的叛亂來回報自己。

這次,他們決心擺一個威嚴的樣子出來,以警告他們。安提戈努斯被羅馬人進行嚴厲的審判,就像罪犯一樣。他被當眾鞭撻,並立即被判處死刑。

就這樣,馬卡比王朝結束了,希律繼承了王位。他娶了胡肯奴的一個叫瑪利亞米的孫女為妻,從此便與猶地亞的合法的統治者建立起了一種友好的關係。

通過這種方式,在羅馬軍團的恩惠下,希律成了猶太人的國王。

這件事發生在我們這個世紀開始前的第三十七年裏,世界上到處都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