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革命與獨立 (3)(1 / 3)

當亞曆山大·詹尼亞斯在成人時引起父親的關注以後,就一直被家人流放在外麵,因為他的父親非常厭惡這個兒子。亞曆山大·詹尼亞斯在位將近三十年之久,在他臨死前,整個王國開始削弱了。

像亞裏士多布魯斯一樣,剛剛繼位的亞曆山大·詹尼亞斯犯下了參與到兩個宗教派別鬥爭中的嚴重錯誤。他以先輩為榜樣,竭盡全力侵占鄰國,擴張自己的領土範圍。

他不但在國內外都沒有贏得勝利,而且還沒有在這些經驗中得到一絲教訓。他的妻子亞曆山德拉和他一樣,她變成了法利賽人最得手的工具,國家的政權實際上被一小部分精明的各派領導人組成的私人偵探所掌握,這些人為了維護朋友的利益,占領並統治著猶大和加利利。

當然,他們若能更好地維持對國家的控製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亞曆山德拉在法利賽人的慫恿下,委命她最大的兒子,也是最順從他們的一個學生胡肯奴擔任國家的大祭司。

這一舉動一點都不符合亞裏士多布魯斯的想法,他按自己叔叔的名字命名,並繼承死去的、令人不感到惋惜的親人身上許多低劣的品質。

當多次取得勝利的法利賽人開始推行恐怖統治、試圖判處撒督該派的領袖們時,亞裏士多布魯斯便宣稱自己是撒督該派偉大事業的忠誠守護者。

此時,猶太的大公會依然被法利賽人控製,但是,亞裏士多布魯斯與撒督該派占領了幾個極其重要的鄉村小鎮,沒過多久,他們就有足夠的實力威脅耶路撒冷的安全了。

就在這個重要的關頭,亞曆山德拉去世了。她留給兒子的是一個空蕩蕩的國庫和一個由於內部紛爭引發的即將分裂的國家。

其實,這種局勢並不是很新鮮。世界上這種動亂經常會處於某種騷動中。但是,正如我在前麵提到過的一樣,時代和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一千年或是五百年以前,如果這些人肯生活在自己領土範圍內的話,就不會有人會關心閃米特部落的人在做什麼。

但是,如今西亞的大部分土地是被羅馬人統治的,他們接手亞曆山大的大帝國。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穩定而持續增長的稅收上。

由於亞洲的絕大多數收入來源於貿易,因此,他們重視表麵的和平與秩序,否則,根本無法建立商業信用。

在小亞細亞的本都王國,國王米特拉達梯正準備幹涉羅馬的這項政策。在一次長期的毀滅性戰爭後,他不得不自殺,他的帝國也被納入到羅馬共和國中。

也許人們忘記了這個富有而又強大的暴君會帶來巨大的災難,胡肯奴與亞裏士多布魯斯的內部戰爭依然沒有結束,還引發了一場巨大的騷亂,以至於這件事被羅馬人聽到。

率領東方軍隊的大將軍接到命令,他們必須向耶路撒冷進軍,並且彙報相關情況。

當他安全抵達耶路撒冷時,亞裏士多布魯斯正和他的朋友坐在聖殿裏,而胡肯奴與他的擁護者們正在外麵展開一副正式圍攻聖殿的可怕陣勢,聖殿的確是一座異常牢固的堡壘。

羅馬人剛一出現,兩位王子就立刻向他們求救。

那位充滿民族特征的羅馬將軍根本沒有時間打理那些複雜的難題,他認為,戰勝胡肯奴要比戰勝亞裏士多布魯斯簡單得多,因為胡肯奴的軍隊暴露在外麵,亞裏士多布魯斯的軍隊隱藏在陡峭的岩石後麵。

他成功地趕走了胡肯奴的軍隊,這樣一來,亞裏士多布魯斯就成了猶大和加利利領土的統治者。但是,好景不長,龐培大將軍正好在東來,胡肯奴立刻前去會見,要親自向龐培述說自己的理由。

亞裏士多布魯斯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前往羅馬營地,講述自己發生的事情,他毛遂自薦,宣稱無論羅馬人想在他這裏建立一個什麼性質的政府,自己都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是一個對任何事情都願意屈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