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革命與獨立 (2)(1 / 3)

與此同時,敵方的安條克也死了,他的兒子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安條克的一個叫底米丟的侄子從羅馬城返回來,謀殺了這位新任的國王,並於公元前162年宣稱自己是西亞國王。

這段時期對於猶太人來說是非常幸運的。

底米丟整日處理國家內部的一大堆繁瑣的難題,根本沒有心思為猶太人的起義施加任何壓力。他與西蒙·馬卡比訂立了和平條約,從那以後,西蒙擔任大祭司和總督兩個要職,統治著猶大,這個地位聽起來有點含糊,和十八世紀奧立弗·克倫威爾的“英國護國公”一職很相似。

馬卡比的能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上,外國人已經承認了新猶太國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並且接受了擔任“大祭司和總督”的西蒙是這個新國家的合法統治者。

緊接著,西蒙開始著手整頓自己的國家,與鄰國簽訂了一係列友好條約。人們開始鑄造印有他頭像的錢幣,同時,他也得到了軍隊的認可。

公元前135年,當他和自己的兩個兒子慘遭暗殺時,馬卡比家族的根基已經非常堅固了,以至於王位順其自然地傳給了約翰·胡肯奴。

約翰·胡肯奴統治猶太王國長達三十年,是一個井然有序的小王國的君主,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們按照最嚴謹的古老誡律祭拜耶和華,外國人是絕對不允許留在本地生活的,隻有與重要的商業貿易有關的人可以進行短暫的留訪。但是,他們剛剛開始一段比較安寧的生活,猶太人就又一次變成了過去曾經給他們的領地帶來重傷的宗教爭論的犧牲品。

從理論上講,猶太王國依然是一個神權製的國家,他們承認大祭司是國家的最高長官,由於馬提亞·馬卡比是一個世襲製的祭司家族,所有都是嚴格按照對誡律的解釋實施的。

然而,世界正在發生急劇的變化。

在亞洲、歐洲以及非洲,神權製早已消失了。

在一個周圍人全都接受新式的希臘、羅馬國家政治觀念的內陸小國家,要繼續保持這種神權製是不太現實的。但是,由於外部的壓力,猶太人現在分裂成了三個不同的獨立小派別,每個派別都有自己的政治和宗教觀念。

這三個派別在後麵的兩百年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裏需要詳細地講解一下。

三個派別中最重要的一個是法利賽人。我們不太了解他們的起源,他們好像在馬卡比騷亂前的艱苦生活中就打下了根基,因為當馬提亞剛剛英勇地發出起義信號時,就發現自己已經得到了一個叫“哈西德人”(又稱“虔敬者”)的一個部落的擁戴。

當獨立戰爭成功後,昔日的宗教熱情開始漸漸退去了。

哈西德人的一個新稱呼——“法利賽人”出現了,直到獨立國家結束時還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影響。即使是羅馬皇帝提多的粗暴政策也沒有使他們的熱情結束,他們中有許多人存活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盡管他們現在已經不再被過去的猶太信仰所束縛。

法利賽人與希伯來的名字一樣,表示同一個意思,他們是“一群被分開的人”。因為熱情地忠誠於誡律中的每一個字句,導致他們與其他百姓不同。他們對古老的摩西律法耳熟能詳。每個詞、甚至是每個字母對於他們來說都表示某種深刻的意義。

他們的世界是一個奇特的律法、甚至是令人難以理解的禁忌。他們必須做一些小事,然而,大多數的事情是不需要他們做的。

隻有他們才稱得上是耶和華的真正信徒。當其他人被判處下地獄時,法利賽人因為不屈不撓地忠誠於律法中的每一個字句和標點符號,而進入了天堂。

他們一代一代地把寶貴的時光全部花在默想古老的經卷上,他們辨析、批注、解釋、闡明《出埃及記》中某個含糊的章節裏半個被漏掉的句子出現的隱晦而又毫無聯係的細節問題。他們向世人展示出一種強烈的謙卑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