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波斯國王居魯士 (2)(2 / 3)

從那以後,達乃再也沒有提出過反對意見,四年後,聖殿修建好了。

慢慢地,有一部分流放者返回了家鄉。但是,絕大部分猶太人依然生活在巴比倫、埃及和波斯繁忙的商業中心。

隻要有一機會,他們就會在那裏慶祝重要的宗教節日。他們承認並且尊敬這座古老的城市是他們的精神家園,但是,它的確是一個非常小的城市,街道狹窄,到處是垃圾,工廠也很簡陋,這些惡劣條件根本不能使它取得世俗的成功。

當訪客獻上最後一道祭品,唱完最後一首讚美詩時,他們就會匆忙返回蘇薩或是達府納的商業地帶。他們會為自己是猶太人而感到自豪,他們打心底裏熱愛耶路撒冷。

就這樣,慢慢地,猶太人形成了一種奇怪的雙重忠誠,在後麵的四百年裏產生了很多麻煩和痛苦。因為猶太人雖然大部分生活在波斯人、希臘人、埃及人和羅馬人當中,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接受過當地的習俗。

這些猶太人在任何地方都會形成國中之國,他們生活在自己的聚居區,有自己的神廟。他們不讓自己的孩子和當地異教的孩子一起玩耍,他們甚至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嫁給異教丈夫而殺掉她。這些猶太人與當地人吃的食物也不一樣,烹飪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他們會謹慎遵守異族人製定的法律,還會尊奉自己的某些嚴格而又複雜的誡律。

由於愛好不同,他們的服飾與當地人也不一樣,有著自己的風格。他們按照習俗,慶祝自己的節日,這些根本不被其他人理解。

人們經常會懷疑那些自己無法理解的鄰居。這些生活在異國的猶太人無論在哪一方麵都與當地人大不相同,所有的猶太人都會毫不遮掩地鄙視異教的神,他們隻願意與自己人一起幹活,這些都是他們得不到鄰居歡迎的原因,經常會引發激烈的爭執。

在公元前五個世紀時,生活在波斯的猶太人麵臨危險,他們當時處在崩潰的邊緣。我們無法得知引起這個突發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我們在《以斯帖記》中找到了事件的全部經過。

《以斯帖記》被人們視為《舊約》史書中的最後一卷,與《但以理書》一樣,是在薛西去世幾百年以後寫的,這個事件沒有記錄在波斯的史書中。

我們可以找到很多薛西王的資料,他差點將歐洲大陸的新文明全部毀掉。他非常軟弱,沒為人類做出什麼有意義的事情,他對待他妻子的傳說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征。

猶太人稱薛西為亞哈隨魯,在一次與王後丟人的爭吵後,他和妻子離婚了。國王和王後都喝得爛醉,兩人都說了些過分的話,結果,他的妻子瓦實提不得不離開王宮。

離婚後,薛西馬上著手尋找新王後,他看上了一位年輕貌美的猶太女人以斯帖。以斯帖是個孤兒,一直與表親末底改一起生活。末底改在社會上小有名氣,在宮廷裏也有很好的人緣。以斯帖進宮後,末底改經常去探望她。

有一天,末底改路過前廳,無意中聽到有兩個人正在密謀刺殺國王。末底改聽了,馬上把消息告訴了以斯帖,以斯帖又報告給國王,國王處死了那兩個人。

但是,國王卻把末底改忘了,並沒有因為救了自己一命而獎賞他。

他根本不在乎什麼獎賞,他的家庭條件非常好,根本不缺錢。並且,由於他曾經是王後的監護人,還得到了當地人的尊敬,這已經讓他得到了滿足感。但是,由於他一下子享有那麼高的名望,也招來了很多眼紅的仇人。

當時,有一個叫哈曼的阿拉伯人是薛西國王的最信任的一位忠臣。哈曼是亞瑪力部落的人,這個部落與猶太人的部落是世仇,因此,哈曼一點都瞧不起末底改,末底改則用真誠的態度回敬他。

哈曼認為當自己與末底改碰麵時,末底改應該先向自己鞠躬,但是,末底改拒絕了這個無理的要求,他們要求國王為自己主持公道,國王卻說沒有時間處理這種小事。

從那以後,兩人的過結越來越深了。這本來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於三千年以前的人來說,根本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哈曼是一個危險的敵人,他多次蠱惑薛西,讓薛西對猶太人產生疑心。他說猶太人一定是發了大財,要不怎麼會住這麼豪華的房子。國王確實從來沒有看見過他領地內的猶太人住在貧民窟裏,他聽信了哈曼的話。最後,哈曼沒多費口舌,就讓薛西自願下達一道敕令,處死自己領土範圍內的所有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