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波斯國王居魯士 (2)(1 / 3)

腓尼基人按照他的想法返回了自己的家園,但是,在腓尼基與巴比倫間有一片巴勒斯坦的廢墟,他必須讓這一片荒漠興起。

巴比倫人曾經做過這種嚐試,他們把一部分人口移到以前以色列王國的領地上,這些移民和殘留的以色列人混居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叫撒瑪利坦的新種族。如今,我們仍能在巴勒斯坦北部的鄉村中發現撒瑪利坦人的後代。

他們從來沒有使這裏興旺起來,他們是由巴比倫人、亞述人、希伯來人、赫梯人以及腓尼基人共同組成的一個奇特的混血種族,被生活在猶大王國的純種猶太人藐視。

在居魯士開始著手恢複巴勒斯坦的秩序時,他首先要找到那些以色列俘獲者的後代,但是,他一個都沒有找到,因為這些人已經完全被巴比倫人融合了,這些人的命運在就像發生在公元前538年的一件事情一樣,至今仍然是個謎。

居魯士很容易與猶太人交往,因為他們一直保持著猶太種族的完整性。

公元前537年,國王下達命令,要求猶太人立刻返回耶路撒冷,同時,賦予他們重新修建聖廟的權力,還把四十年前尼布甲尼撒從猶太人那裏掠奪來的金銀器皿全都還給他們,鼓勵他們重建耶路撒冷,並把那裏建成新的民族之都,使那個消失了的但是沒有被人們忘記的所羅門時代的光芒重現。

經過長達五百年的祈禱,先知的預言最終變成了現實。耶和華的子孫結束了流放生涯,猶太人自由了。

但是,牢籠的大門雖然向她們敞開了,但是隻有極少數的流放者願意利用這個機會回家。

他們大部分人安靜地留在巴比倫聚居區,有的遷往亞馬他、蘇薩、尼普爾或是新波斯帝國以外的某個聚居地,他們很少有人願意穿越浩瀚無邊的沙漠。

他們是忠誠於耶和華的人,認真對待自己的宗教職責。

如今,他們已經在耶路撒冷的廢墟上建立起了一個新的國家,他們鏟除了一切異族的影響,虔誠而又專一地敬奉耶和華。

如果是先知但以理率領的那些返回巴勒斯坦的人,是最自然的了。

但是,他年事已高,經不起長途跋涉。波斯人對他非常好,保留了他原有的職位。沒過多長時間,就有人懷疑他對國王不忠,因為國王下過一道命令,在一個月內不許任何人向神或人禱告,但是,但以理不服從命令,依然向耶和華祈禱。

由於他違反了國王的命令,被判處死刑,把他扔到獅籠裏喂獅子了。

幸運的是,這些凶猛的野獸不想吃掉這位神聖的先知。第二天清晨,但以理毫發無損,大模大樣地走出獅籠。從那以後,他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由於但以理經不起長途跋涉,波斯人隻好想方設法尋找另一個有能力的人來擔任猶大省省長。

他們精挑細選,選出了一位叫所羅巴伯的年輕人,他是過去猶大王的遠房親戚。所羅巴伯來到耶路撒冷,與祭司約書亞攜手重建新家園。

重建家園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全城上下都需要重新建造,周圍的大片土地已經被撒瑪利坦人霸占了,這裏變成了他們的農牧場。他們肯定不想放棄眼前的利益,於是,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擾亂新來者的生活,處處給他們製造麻煩。

撒瑪利坦人希望在重修聖殿時賺一些辛苦錢,但是猶太人卻說修建聖殿這種神聖的工程不能雇傭異教徒。

為了報複,他們給波斯國王居魯士寫了一封匿名信,說是有人正在謀劃叛亂,一旦耶路撒冷重新修建起來,就要把猶大變成一個獨立的王國。

居魯士日理萬機,根本沒有時間顧及猶太人叛亂這種小事,但是,為了預防,他下令要在調查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先暫時停止修建聖殿的工程。

不久以後,居魯士去世了,這件事漸漸地被人們忘記了。幾年以後,修建一半的聖殿牆壁上長出了雜草,這時,先知哈該挺身而出,他斥責所羅巴伯是個軟弱無能的人,讓他繼續開工,無論是否得到國王的批準。

所羅巴伯最需要的就是有個人能支持他,於是,他滿口答應了,雇傭了一大批工人繼續幹活。

不幸的是,所羅巴伯在此時與撒瑪利亞的一個叫達乃的總督引起了爭執,達乃問,是誰給他這麼大的權利修建這座極像堡壘的聖殿。所羅巴伯想了想,說他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得到了居魯士國王的批準。達乃把所羅巴伯的回答上報到總部。可是在這時,居魯士的繼承人也去世了,王位傳給了大流士。大流士派人查找過去的資料。事情變得非常複雜,幸好他們找到了居魯士簽署過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