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女性運動先驅向警予(1 / 1)

鴉片戰爭爆發後,帝國主義敲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中華民族開始遭受外國列強的瘋狂掠奪和宰割。內有封建王朝的腐敗統治,外遭帝國主義趁火打劫,中國處於內外交困、風雨飄搖的風口浪尖上。麵對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和國土的日漸淪喪,越來越多的熱血青年奮起反抗,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而前仆後繼,英勇奮鬥,流血犧牲。向警予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向警予出身於湖南湘西的一個商人家庭,父親思想開明;大哥曾留學日本,思想進步、新潮,是當時湘西同盟會的負責人,也是向警予走上革命道路的啟蒙老師。1903年,向警予進入到大哥開辦的小學讀書,成為當時全縣第一個入學的女學生。

有一天,向警予的大哥拿著陳天華的《猛回頭》回到家。這是當時風靡全國的一本書,兄弟姐妹們爭先恐後地讀起來。等到了向警予的手裏,她就躲進房間裏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書中“興學堂,教育普及”“立演說,思想遍揚”“興女學,培植根本”“禁纏足,敬俗嬌匡”等救國主張,讓年輕的向警予熱血沸騰,拳拳報國之情油然而生。這也堅定了向警予投身到教育救國事業中去的決心。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清政府封建王朝的統治。中國的政治、社會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一輪又一輪倡導女性解放的熱潮在全國各地掀起。作為辛亥革命的陣地之一,長沙自然也被席卷其中。向警予在這時來到長沙,先後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和周南女校。

這段時間,她接受了西方進步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洗禮,也接觸到了大批的革命誌士,眼界更加開闊。她利用一切機會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但也從不忘關心國家大事。當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簽訂的消息傳來,向警予和同學們憤慨不已,他們一起走上街頭,組織宣傳隊,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大聲疾呼,以喚起同胞的救國情懷。

從周南女校畢業之後,向警予懷著“教育救國”的理想回到了家鄉,她要把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和新思想傳播給家鄉那些渴望學習的孩子們,特別是女孩子。於是,她決定創辦男女合校的新式學堂——漵浦女校。

從此,鄉親們經常能夠看到向警予忙碌的身影。她挨家挨戶地做思想工作,尤其是到有女孩的家庭,苦口婆心地勸導父母們讓女孩接受教育。

沒有校舍,她就四處奔走籌款,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得到了當地進步人士的支持,把學堂設在了縣城西街的文昌閣。

沒有教員,她就登門拜訪當地的進步青年,動員他們一起教育救國。同時,她給自己在長沙的同學寫信,邀請他們參加到自己的事業中來。很快,一大批進步人士會聚到了湘西漵浦這個小縣城。

學校成立後,向警予擔任校長。在她的帶領下,傳播新思想和新風尚,呼籲廢除婦女纏足的陋習,提倡男女平等,他們勇敢地向束縛了婦女幾千年的封建勢力發起挑戰。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培養了不少的人才。

1919年,向警予遠渡重洋到法國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她以頑強的毅力刻苦學習法文,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還廣泛地接觸法國工人階級,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

回國後不久,向警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最早的女共產黨員之一。她號召廣大女性團結起來,為解放自身投入到革命運動中去,並發動組建了“婦女解放協會”,培養了大批的婦女幹部,成為當時革命鬥爭的一支生力軍,有力地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1928年3月,向警予在法租界被捕。麵對敵人,她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