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2 / 3)

第二天一大早,李信就準備套車出去,家裏的人各自都忙著自己的事。雨霖湊在跟前想說話,李信一直不說話。李諾起來之後就叫上雨霖、雨釧準備到三老爺家裏去,給三爸一家拜年。李泉和張梅在家看家。雨霖悄悄地給爸媽說:“我也想去魏家堡子。”徽芸和顏悅色地說:“你還是不要去,我們一半天也要回去,你跟你三爸一家去,一下子趕不回來。你也不要幹擾你三爸一家的行程。你三爸一家今年情況特殊,我娃還是聽些話吧。”李諾一直黑著臉,一句話也不說。雨軒、雨梃幫著三爸把一些帶的禮品裝上車,就等著雨環、雨芬和梨花娘母子幾個。一會兒,一家人都將這娘母子幾個送出來了,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都來送。李信一看大家都出來了,就趕緊說:“大媽你們趕緊進去,外麵冷。”幾個太太臉露笑容,說:“不急,不急,你們早些去,路程遠,路上小心。讓雨環穿暖和,把小火爐放在車上,放好,不要把衣服燒壞了。”梨花說:“媽,不要這麼興師動眾,兩個孩子轉姥姥家,我也是轉舅舅家呀!隻有信哥是女婿,是外人,離得遠。”一席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眾人一直送到大門口。

二太太欣喜地說:“梨花這個娃娃就是不錯,做事明大理,你們看回來就這麼幾天,件件事都做得讓人感到舒心。”三太太和張梅、徽芸幾個也一起往家裏走,聽見二太太這樣誇讚梨花,幾個人就悄悄地說:“就是,梨花做事就是識大體,就說這次回孩子姥姥家,我們都想著,肯定是李信兄弟帶孩子去,梨花在自己的娘家待一兩天就回蘭州了,沒想到梨花一直照顧著兩個孩子,雨芬、雨環遇到這樣的後媽是這兩個娃娃的福分啊!”維賢在家裏的上房呆著,李泉、李諾兩個陪著,二太太進來興奮地說:“信兒一家走魏家堡子去了,梨花的表現讓人很佩服,同樣是女人,同樣是後娘,有些人做得就是不一樣。”李諾說:“媽,就是,梨花能做到這一點確實很不錯,念過書的和沒有念過書的人差別大了去了。那是做事的眼光就是不同!”

李泉說:“咱們家有這樣一個好媳婦,是咱們所有的人福氣,不然,這兩個孩子就是我們大家最大的心病。”“白家今年給咱們家送東西來的時候,我還特意詢問了幾句白承文的情況,這是白家後生裏麵的人才,書念得好,做事識大體,待人接物很有規矩,明年五月就畢業了。”幾個人說著話,就見劉孝儀兩口子進來給老爺太太拜年來了,雖然手裏提著一點禮物,但是禮數卻絲毫不敢馬虎。兩口子給上房裏先人牌位子化馬上香之後,就磕頭,然後要給維賢和幾位太太磕頭,維賢一把拉了起來,說:“常客常客,給先人磕個頭就行了,其他人就免了。”李泉、李諾也笑著說:“我們給劉家爸劉家媽也拜個年。”說著就要重新跪下磕頭,劉孝儀兩口子趕緊拉起來說:“不了不了,兩位少東家,你們都是念過書的,在外麵做大事的人,我們這樣的窮苦人受不起你的頭。”李諾說:“你畢竟是長輩嘛。”劉孝儀說:“不敢當不敢當。”幾個人正說著,大太太二太太過來也說:“行了行了,禮數有了就行了。他劉家媽,趕緊進來到裏屋坐,我們幾個說說話。”

李諾領著徽芸和兩個孩子到三老爺家去了,今天說好幾家人到三老爺家裏聚一聚。三老爺一家也做了準備,李諾過去的時候,給先人上香磕頭,李相一直陪著。李諾到的時候,四老爺和李檳都過來了。三老爺就問:“你爸你哥他們咋沒有過來?”李諾說:“家裏來人了,我爸走不開,我大哥一會兒還在等待另外的幾個他的客人。”四老爺問:“信兒一家子呢?”李諾趕緊說:“信兒一家子今天到魏家堡子去了。”三老爺又問:“信兒和媳婦子一起去的嗎?”李諾回答說:“就是,李信一家子都去了。”三老爺和四老爺都點了點頭說:“真是不錯,真是不錯。這個媳婦子是個好樣的。”

李信趕著大車一直朝著魏家堡子去,一路上梨花關照著兩個孩子。李信說:“昨天晚上二哥說他們準備初六回蘭州,咱們哪天回去?”梨花說:“咱們今天走魏家堡子,晚上到,明天轉一下幾家親戚,後天就可以回來,初六也可以走,我和二哥他們一起回去,到蘭州之後我還可以照顧他們一家子。你和雨環、雨芬在家裏多待幾天,等幾天和雨軒、雨梃一起回去,你看怎麼樣?”李信說:“我們是不是太急了,在娃娃的姥姥家多待兩天,和親戚們好好聚一下,如蘭的家裏出了那麼大的事,我們還是見一見麵吧!”梨花說:“既然這樣,那我們就都轉一轉吧,我有很長時間沒有過來了,趁這次機會我們多轉一轉,過年就是這樣嘛。再說蘭州那邊的事讓王大夫他們看著就行了。”

說實在的,過年拿東西那就是個禮節,主要是人們聚在一起敘敘舊,增加感情。李信一家下午後晌就到了魏家堡子。李信這次拿的東西多有兩個原因,一是如菊今年不幸去世,自己很是愧疚,特有感謝丈人一家的意思;二是自己和梨花組成家庭後第一次來到這裏,梨花是這裏的熟人,既是如菊姊妹們的表妹,又是李信的媳婦,舅舅舅母們都很喜歡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蘭家裏遭遇不幸,自己還想通過自己的表現給老人一些心靈的安慰。

李信一家來到魏家堡子之後,兩個娃娃在車上就高興地叫起來了。如睢看見姐夫一家來到家裏,就趕緊過來把兩個娃娃從車上抱了下來,魏明珍也趕緊從門裏出來,大聲地說:“你們來了,外麵風大,趕緊到屋裏來,趕緊到屋裏來。”梨花從車上跳下來笑著對舅舅說:“舅舅,見到我們高興嗎?”魏明珍高興地說:“你好多年沒有來過舅舅家了。”妗子笑吟吟地說:“我娃長大了,我娃回來了,走走到屋裏去,到屋裏去說話。”如睢媳婦也笑吟吟地趕緊往屋裏招呼客人。梨花領著兩個娃娃進到屋子裏,李信和如睢把車上的東西卸了下來,如睢又叫張來娃等把車卸完,把牲口拉到圈裏喂好。李信和如睢也就回到屋子裏。

一會兒工夫,如源、如枋領著自己一家人回來了,見到李信一家,很是高興,就趕緊叫準備飯。見到梨花就說:“妹子,好些年沒有轉過舅舅家了。”梨花笑著說:“表兄啊,不是我不想來,是因為我一個女娃娃,在外念書多年,我也想轉轉姥姥家,可是很多時候就是不行。”如枋說:“到底是念下書的人,說話一套一套的,說出來還受聽,來也會說,不來也會說,哈哈……”

幾個人說話的時候,家裏的人已經把各種幹果吃食擺了一桌子。李信還是照著老規矩在過年的時候,先給先人上香,李信叫雨環也過來磕頭,雨環已經高高興興地暖在炕上了,剛要下來,姥爺姥姥趕緊說:“娃娃就叫在炕上暖著,你們幾個禮行一下就行了。”李信就按照舊有的規矩一一給各位長輩行了禮,然後就坐下來和親戚們說話。如睢對梨花說:“表妹啊,你們今兒天來真是巧了,我如蘭姐如棠姐明兒天也就來了,咱們表姊妹們好好聚一聚。”李信趕緊說:“我們還就想見見姊妹們,今年幾家人都遭遇了這麼多的事,真還需要好好地敘說敘說。”魏家老爺就問李信:“你們在蘭州置家院開診所情況怎麼樣?”梨花坐在炕沿上說:“舅舅啊,我們在蘭州的生意很好,我信哥還想在蘭州做生意,年前把鋪子都盤好了,過完年之後,就打算開張。到時候我開診所,他做生意,日子照樣紅紅火火。”

看著兩個老人身體健朗,幾個兄弟和睦相處,一家人其樂融融。李信就想,這個家在老人的率領下,經曆了艱難的創業階段,到舅子這一輩的時候,都很有起色,生意做得很大,莊稼也侍弄得不錯,真是讓人羨慕。

一家人晚上吃了一頓臊子麵,小菜九個,有葷有素。如枋、如睢晚飯後就叫李信過來和他們玩麻將牌。李信說:“我們人不夠呀。”如睢說:“叫大哥過來就行了。”老父親魏明珍高興地說:“誰也別叫,我陪你們玩玩。”李信趕緊說:“姨夫你老人家緩著吧,我們幾個年輕人玩玩,要不就叫我嫂子來。”如枋、如睢說:“爸,就過來玩玩吧,我們玩玩也好。”幾個男人就湊了一桌麻將,梨花和幾個女人都在屋子裏說話,一家人都特別操心這兩個沒娘娃娃,幾個女人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如菊身上。提起如菊老娘一下子就流下了眼淚,幾個嫂子也唏噓不已。

第二天正月初四了,早早地如蘭就領著孩子過來了,一見梨花一家回來,就很是驚訝,但很快就平靜了。

李信詢問了很多,如蘭說:“本來大過年的,我們應該說一些高興的事,誰讓我們都給攤上了呢。我們宋禎那次從靖遠城裏回來,沒有什麼事,誰知從陝西來的那個謝大煙袋卻要宋禎聯絡靖遠和本地的一些人,說是要進山,我們也不知進山幹什麼,誰知他們就和部隊打了起來,獵槍弓箭長矛,很多人就死在那裏了。後來剩下的人都被謝大煙袋領跑了,走到哪裏了,誰都不知道。”李信說:“姐,我和梨花這次來,一是給爹媽二老拜年,二是還想見見你,真想給你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蘭說:“不用,你也遭受了不幸,我們妹子這麼早就撒手歸去,留下兩個娃娃,還要讓你操心。”如枋說:“妹夫,你不用操心,如蘭我們一直照看著呢?”李信說:“你們照看是你們的,我幫助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就不要阻攔了。”說著就讓梨花拿出了給如蘭準備的一百銀元,說什麼也要讓如蘭收下。如蘭眼裏含著熱淚,收下了妹夫的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