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之後,梨花就想到其他兩個舅舅家裏去轉轉,李信想跟著,梨花說:“我和如蘭姐一起去就行了,你在這裏陪舅舅說話。”說著就領著兩個孩子和如蘭一起出去了。李信先是在院子裏轉了轉,然後就到牲口圈裏看自家的馬,看著丈人家裏的牲口棚裏,真是牛羊滿圈,騾馬成群,白天裏光喂牲口的人就有六七個,忙忙碌碌的。正看得入神,如睢就過來叫姐夫到前麵去,說是另外的幾個哥過來了,大家在一起坐一會。李信趕忙來到前院,就見幾個哥已經在屋子裏了,幾碟小菜,兩罐子老酒。如睢就對李信說:“姐夫啊,我們弟兄們也有很長時間沒有聚了,今兒天是大過年,我們誰都不說不愉快的事,一心一意地喝酒,一心一意地吃菜。你們說怎麼樣?”
李信和幾個舅子都笑了。於是大家就趁在一起邊說邊聊,熱熱鬧鬧地過年。後晌的時候,梨花如蘭轉完回來了,梨花領著兩個孩子很是高興。看見李信和幾個表兄弟喝酒猜拳,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倒是幾個表兄弟和她開起了玩笑。梨花表妹,過來給女婿代個酒,不然我們可就把他給灌醉呢。梨花笑著說:“你們難得這麼高興,這麼痛快,我不好摻和,你們盡興地玩吧,就是喝醉了,也不要緊。我一點也不怪罪。”
梨花心裏想:“我信哥多少年來身上的擔子太重了,照顧地裏,照顧家裏,照顧城裏的買賣,還要不斷地跑生意,一年到頭就沒有個休息的時候。我知道如菊姐在的時候,每年回家都是如菊姐被家裏先接來,然後信哥才抽時間在說定的日子過來接,再加上今年一年來經曆了那麼多的事,信哥呀,你該緩一緩了,你該好好地醉一回了,妹子永遠都不會怪罪你的。”
梨花在一邊出神地想著心事,倒把幾個表兄弟給難住了。弟兄幾個也就規規矩矩地劃拳,老老實實地喝酒,熱鬧了一會兒,就各自找了個借口回去了,李信也沒有喝醉,看著李信醉醺醺地送人後,剛剛回到屋子裏,梨花心疼地趕緊給削了一碗香水梨端了過去。
梨花陪著李信一直在屋子裏,兩個孩子被梨花打發到姥姥的屋子。梨花讓李信趕緊上炕緩著,口裏不說,心裏就想著:我的傻哥哥哎,不是我不讓你轉去,隻是今兒天你要和我一起去,那讓如蘭和孩子怎麼想,讓幾個舅舅及家人怎麼想……你不要去,我領著孩子,如蘭領著孩子,這才是一回事。梨花在一旁邊想邊看著李信,李信一會兒就睡著了。梨花就輕輕地拉上了門出去。
一直到晚飯都做好了,李信才起來,梨花就把削好的香水梨端到跟前,李信輕輕地喝了一口。李信說:“你們先去吃飯吧,我出去透透氣。”梨花關心地勸著說:“你先過去和大家一起吃上一點,然後你再出去到院子透氣去。你是客人,你不去吃飯,舅舅一家子人很是沒有麵子。”李信一想也對,就什麼也不說,跟著梨花到上房裏,就笑著向兩位老人問好。兩位老人及如睢見到李信過來了,就趕緊說:“姐夫,緩好了,趕緊過來吃飯,姨夫和姨娘一直念叨著呢。”晚飯是糝飯炒菜,分別是一個前席盤子,一個豬肉豆腐粉條的小炒,一個紅燒羊羔肉,一個切刀酥,一個肉丸子,一個燴酸白菜。大人一桌,娃娃一桌。
李信心裏想,我真是糊塗,要是起來不過來,那將是怎樣的一個結局呀,一家子人大大小小地都眼巴巴地等著吃飯,就因為自己一個人,卻不能開飯。而自己卻還不想過去,隻想出去透氣,唉,多麼不應該呀!下午喝過了酒,晚上就隻準備了一點酒,李信主動起來端起酒杯給二老敬酒,又給如枋敬了一杯,自己就有些不勝酒力。梨花趕緊打岔說:“信哥啊,你下午喝多了,我來替你敬一下吧!”說完就替李信給大家敬了一杯。魏明珍老兩口就說:“好了好了,有個意思就行了,大家趕快吃飯吧,菜端上來時間一長就涼了不好吃了。於是大家才動筷子。李信很簡單地吃了一下,然後喝了一碗醪糟湯,梨花在一旁悄悄地搡了一下,李信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又拿起一個花卷……
桌子上的幾個人都看出李信酒還沒有醒好,如枋就說:“妹夫,酒就不要再喝了,我們吃些東西,然後出去透透氣。”李信輕輕地說:“我就是有些不舒服,你們吃著,我出去透透氣。”說著就要往出走。如睢趕緊說:“姐夫等一下,我陪你一起去。”其他的人都沒有說什麼。梨花就說:“舅舅,舅媽,我信哥酒量不行,今兒天下午喝多了,還沒有醒過來呢。”兩位老人笑著說:“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好了,你們好好吃,我們也吃好了。”如蘭隨口就說:“梨花呀,咱們可是親親的表姊妹,今後可要常來往啊!”梨花馬上說:“我們雖然在蘭州,舅舅及咱們表兄妹之間有什麼事,都要互相通知啊!”
第二天一大早,李信就準備套車回去。雨環、雨芬兩個在姥姥家玩夠了,也想回去。梨花一大早就起來收拾好兩個孩子,準備吃完飯後就回去。如源給兩個孩子一人兩百銀元,如枋和如睢給兩個娃娃的年錢分別一百銀元,姥姥姥爺給孩子的是三百銀元,兩個妗子分別給兩個娃娃一人二十銀元。另外魏明珍又給梨花一些資助,梨花說什麼都不收,老舅舅語重心長地說:“兩個娃娃的麵子大,我們都要看看兩個娃娃的麵子,這一點金銀你們帶上,把兩個娃娃撫養成人。”梨花什麼都說不出了,心裏想:大家都在看我這個後媽呀,我真的沒有什麼說的,我會遵守我的承諾的。
魏明珍一家把李信梨花一直送到堡子門口。送走了李信一家,魏明珍就和自己的兒子說:“你們這個表妹比如菊性子烈,又是念過書的大夫,做事很到位,我都想著今年見不到雨環、雨芬這兩個娃娃,要是來也隻能是李信領著兩個娃娃來。你們哪一個能想到他們會一家子都來?”如源、如枋、如睢說:“怎麼也想不到,人家一家子這麼和睦。”姥姥說:“就是,就是,隻要人家一家子好,我們就高興。”姥爺說:“現在好說,但就將來梨花有了一男半女之後,還能夠這樣好就太好了。”一句話說得大家都不說話了。
正月初五天快黑的時候,李信就回來了。兩個娃娃講述著轉姥姥的經過,二太太三太太和幾個女人邊讓孩子在炕上暖和,邊認真地聽著孩子的講述,一家人都很高興。李諾準備著回蘭州,梨花也就準備著要回去,隻是讓李信和孩子在家裏多待幾天。當天晚上吃完飯後,梨花和李信一起又回了一趟家,和爸媽說了一會話,告訴爸媽自己明天就要先回去,蘭州那邊的事情不容耽誤。然後就到大媽那邊屋子裏看看,和大媽說了會話,告訴大媽自己明天就要匆匆忙忙地回去了,大媽就一直囑咐一路要小心,和你們婆家二哥一家子去,很好。大媽給梨花給了一副金鐲子,讓梨花帶著,就永遠不要取下來,還一直強調說這是大媽的一點心意。梨花沒有辦法隻有乖乖地帶上。看著大媽滿意的笑容,梨花心裏怎麼也覺得承受不起。不過大媽對梨花那可是非常疼愛,一直都很偏愛,家裏誰都能看得慣,特別是幾個兄弟姊妹。
張昭兩口子很想讓梨花多待幾天,三個娃娃,兩個就在外麵回不來,回來的可是又要匆匆離去。家裏一直冷冷清清的,就盼著一年到頭孩子們回來熱鬧一陣子。李信看出兩位老人的心思,就笑著對二老說:“姨父姨娘,你們也不要舍不得,我在家裏待一段時間再回去,我時常過來看你們就行了。”張昭笑著說:“那倒不必,你們還是忙你們的事,我們一切都習慣了。”李信梨花小兩口在家裏坐了一陣子,就要收拾著回去,說是明天要回去,該準備一下東西。張昭就拿出了早就給梨花準備的禮物,兩根金條,四百銀元。讓李信梨花拿著到蘭州好好做生意。梨花一看就說:“爸媽,你們這樣怎麼能行,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發展。你們看我大媽給了我一副鐲子,還非要讓我就帶上,而且永遠都不要取下來。”兩位老人說:“拿著吧,我們都知道,剛開始做生意很艱難。我們隻能幫這麼一些忙,其他的你們想讓幫忙我們也幫不上。理解你大媽和我們的一點心意就行了。”梨花最後不得不接受父親的小盒子,並小心翼翼地抱在懷裏。
送走了梨花李信,張昭兩口子回到屋子裏。張昭說:“老婆子,你說咱們這三個娃娃,真是三個性格:振興不溫不火,一門心思做學問;梨花柔中帶剛,居家過日子很有計劃,做人也大度;荷花就是一個火爆脾氣,做事不顧一切。三個當中,我看還是我們梨花將來最有出息,其他兩個都有一些缺陷。”魏明英說:“你不是前次到宋瞎子那裏把三個娃娃都盤了一下嗎,不是說梨花還有些不好嗎?”張昭說:“宋瞎子就隻是那麼一說,就是說梨花將來子息不旺,但其他方麵很好。其他兩個娃娃都有說不成呀!”魏明英說:“啥時候重新找個先生算一下,我就不信我們梨花子息不旺。”張昭說:“行啊,我哪天到別處再盤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