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的社火鬧得熱火朝天,旱船、獅子、鐵芯子,舉牌、化緣、維持秩序的,手裏拿著蠅刷的大頭瓜娃子,還有不少看熱鬧的大人娃娃,整個大院站了很多的人。先是旱船,船老漢、船姑娘配合得相當默契,那個船老漢一臉的大白胡子,表演的是劃船渡河,不慎船兒擱淺,又是抬又是推的整個過程,表演得真是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在眾人都陶醉在船老漢和船姑娘的表演之中,有人就悄悄地議論開了,你們知道今年的船姑娘是誰裝扮的嗎?眾人都很納悶,裝扮起來誰認識,真還不知道是誰裝扮的。李信笑著說:“今年的船姑娘是魏家東民裝扮的,你們看像不像?”說得眾人都有些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
魏東民今年二十一二,長得比較秀氣,說話柔聲細氣的,也娶妻成家了,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雖說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但裝扮之後表演起來,還是蠻像那麼一回事。荷花進來沒有和梨花說上幾句話,院子裏就鑼鼓喧天地熱鬧起來。荷花和梨花就一起站在院子裏看熱鬧,李蓮領著雨芬也在人群中看跳獅子、舞旱船,尤其是雨環,小小的一點年紀,也看著院子裏的人在如菊的懷裏咯咯直笑,荷花吃驚地看著雨環在如菊和梨花的懷裏換來換取地抱著,如菊和梨花也親親熱熱地說笑著。如菊看見荷花,就大聲地問好說:“妹子你回來了,這次放學你轉的地方很多。”荷花連忙回答說:“表姐,我昨天回來,這不今天就來看你們了嘛。”荷花說話時有些羞澀,因為她知道,梨花嫁過來是作小,根據平常的經驗,大老婆和小老婆之間爭風吃醋關係搞得很僵的家庭不在少數。因此荷花一見如菊就格外小心,說話也小心翼翼。好一陣子,耍社火的隊伍才離開李家大院,眾人也漸漸退了出去,社火的主持和維賢說了一會話,商量耍社火的人黑了過來吃羊肉,如菊給李蓮和雨芬、雨環都要了一個紅鎖鎖(紅布撕成的細條)戴在脖子上,據說能保佑孩子一年平順安康。
開朗的荷花見姐姐和如菊姐關係這麼好,就悄悄地對梨花說:“如菊姐對你這麼好,你可不能對不起或傷害如菊姐姐呀。”梨花笑著說:“我一輩子都不會傷害如菊姐,我們兩個都很愛信哥,我們之間沒有什麼,誰大誰小我無所謂,你知道不,我們結婚第二天我給家裏人敬茶,如菊姐給我的見麵禮最重。如菊姐給我的見麵禮是兩根金條,比咱爸咱媽給我的嫁妝還多。”說著就把兩根金條拿了出來,讓荷花看。荷花也從來沒有見過金條,隻知道這個東西很值錢,但究竟怎樣值錢,心裏沒有概念。另外梨花又拿出結婚時敬酒收到的禮,敬茶收到的禮,和自己爸媽陪嫁的嫁妝禮,一共有七百多銀元,兩根金條,白白黃黃的堆了一堆。看完金錢梨花就讓荷花看自己的嫁妝,時興的衣服,各種配飾,姊妹兩個樂嗬嗬地說個沒完沒了。
這時李信笑嗬嗬地走了進來,荷花首先祝賀姐姐姐夫新婚快樂。李信笑著說:“我們的小妹過年都不回來呀,這是哪裏的小鬼把我們小妹的魂兒給勾走了呀。”荷花羞澀地說:“哪有什麼小鬼不小鬼的,明天我們同學張萍之和她哥就來了,姐夫你看看是什麼樣的人兒,姐夫你可要給我拿個主意。”李信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因為在蘭州的時候,就見過張萍之。但是沒有見過張敏之。幾個人說著話,就見雨芬跑進來說:“爸,我爺爺叫你和姨娘過去吃飯。”李信就說:“芬兒,這個是你小姨娘,叫個小姨娘。”雨芬靦腆地叫了一聲就跑出去了。
李信出去以後,就讓翠琴給梨花、荷花端了一些過去,讓姊妹兩個在房子裏吃,梨花還不好意思出來見人。姊妹兩個悄悄地吃完飯,荷花就用盤子把碗筷收拾好,端了出去,剛到廚房門,就碰見翠紅,翠紅連忙接住了盤子,笑著說:“不敢讓客人自己收拾呀。”荷花就說:“不要緊,我也順便活動活動。”回到屋子裏,荷花就說了說自己到天水的情況,把個梨花聽得驚訝不已,就悄悄地對荷花說:“我感覺那個張敏之是個危險人物,離他遠一點。”荷花笑著說:“別呀,人家才相中的一個人兒,你怎麼就危險不危險的說呢,我還說信哥也很危險,你樂意聽嗎?”“我危險什麼,”李信笑嗬嗬地進來說,“在院子裏就能聽到你們的大嗓門,說話聲音小一些,不然整個院子裏都聽到了。”荷花就笑著小聲說:“我們馬上就開學了,我姐怎麼辦,是和我一起上學還是姐夫你過幾天送過去呢?”李信說:“等走的時候再說,我和你姐商量一下,再和家裏商量好了再說。你們在屋子裏暖和一下,我出去看著那幾個人卸羊,準備晚上耍社火的人吃飯。”
荷花悄悄地說:“姐夫,你忙你的吧,我待一會兒就回去,家裏姑夫和姑姑也有事情呢。”
我們不說李信怎麼地忙乎,但說荷花和梨花說了一會兒話,荷花就回去了。回去之後,張昭兩口子就問長問短地問個不停,荷花樂嗬嗬地說著,回答著。時間不長,荷花就說:“我要看看我大媽,我要讓我大媽給我看看那個人。”張昭就說:“你哥還都沒有娶媳婦,兩個妹妹倒爭著要嫁人了,唉,真是說不成。”荷花就笑嗬嗬地說:“爸,我哥念書呢嘛,如果不念書,恐怕早就結婚娶媳婦了,還要和妹妹比什麼。”說著就往大媽蘇瀾賢的屋子裏走去。
看著梨花出嫁,荷花回來,蘇瀾賢也很是高興。蘇瀾賢雖然沒有女兒,但是對梨花和荷花也是相當地喜歡,常視作自己的孩子,張昭對蘇瀾賢近幾年不熱情,原因很多,但是這並不影響孩子和大媽的關係。荷花有說有笑地來到大媽的門口,就大聲地叫著大媽大媽,蘇瀾賢趕緊回答,出門讓荷花進屋暖和。荷花進屋後就給大媽說著自己的心裏話,大媽笑著說:“我們的小荷花長大了,不管怎樣,先把書好好地念,念好了書我們再說其他的事。”荷花就悄悄地說:“明天我的同學到咱們家裏來,我同學的哥哥也來呢。”蘇瀾賢吃驚地說:“這件事你給你爸媽說了沒有。”荷花說:“我給他們說了,我爸媽沒有說什麼。”蘇瀾賢就說:“孩子,這可是一輩子的大事,一定要慎重選擇,不可有一點點的隨意和馬虎,我們女人一輩子就嫁一次呀!你可看看,我們這一輩人就有人活得好,有人活得不好啊!”荷花說:“我盡量努力著去做,再說這個張敏之也是個念過書的人,知書達理,我在蘭州一眼就看上了,大媽,你說這是不是一見鍾情呀!”蘇瀾賢笑著和荷花說話,娘母子兩個各自訴說著心裏話。
李信在家裏指揮著幾個人把兩隻大羯羊卸掉,剁成小塊煮在鍋裏,然後就匆匆地回到上房和爹商量晚上的事。看著李信忙碌的樣子,梨花很想出去幫一幫,可是自己還是新媳婦,還必須矜持一些,不能太大方,那樣會有人說閑話。倒是如菊和三太太幾個在廚房裏有說有笑地幹著活,雨芬在李蓮的帶領下出出進進、來來回回地跑個不停。梨花就悄悄地在門邊叫雨芬,說:“去,讓你小姑把雨環抱來姨娘哄,讓你媽和你奶奶在廚房做飯。”雨芬跑去一陣子就讓李蓮把雨環抱來了,梨花小心翼翼地抱著雨環哄著,雨環很乖巧地和梨花玩著。
快到晚飯的時候,社火隊的十七八個主要人員都回來了,秀氣的魏東民和其他幾個人坐在一起準備吃羊肉泡饃。維賢和李信在院子裏招呼著大家,十幾個人都和維賢、李信打招呼,親切地問好,述說著今天鬧社火時的熱鬧事。
我們這裏的大戶人家,每逢大事,冬天裏一般招呼人就是羊肉泡饃。特別是老人去世,羊肉泡饃是最好的待客方式。夏天裏是涼麵配涼菜熱菜,好一點的是大桌,六順、八盤子、十三花,再配花卷饃饃,差一點的就成了酸菜鹹菜配臊子湯泡饃饃。不管是冬天裏還是夏天裏,也不論冬夏,饃饃都是主食。這羊肉泡饃講究的是方式,會吃的人對東西的要求是很高的。肉一定要是當年的羯羊肉,饃饃一定要是烤出來,並且饃饃要切成長條,一塊饃饃剛好泡一碗,饃饃還要掰得碎碎的,先放在碗底,然後再抓肉,再倒湯,然後才抓其他的調料,鹽和薑可隨自己的口味自己調。吃羊肉一定要配蒜,且這個蒜還必須是老蒜。話說一幫人在李家大院歡歡地吃著,熱氣騰騰,一家子人也跟著忙乎著。有人就想調侃李信,悄悄地說:“少東家,把新娶的少奶奶領出來我們再看看。”李信笑而不答。等這一幫子人吃完,李信把人送走之後,維賢一家子才開始吃飯,維賢和大太太、二太太、四老爺、四太太、李信、李蓮、雨梃、雨軒、雨芬,還有幾個親戚,大大小小十幾口子。三太太、如菊一直在廚房忙著配料,請來的大廚一直操持,幾個幫廚的女人忙個不停,梨花一直在房子裏哄著雨環,翠紅給梨花端的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麵,另外再配幾樣小菜,因為新媳婦是不讓吃碎東西的。
晚上,李信就對父親維賢說:“爹,二月初梨花的學校就要開學了,今天荷花來問她姐姐啥時候去學校?”維賢說:“雖說是我們的人了,但是娃娃念書是大事,我們就不要耽誤了,先讓把書念完。你明天過去和你丈人商量著定去,我沒有什麼意見。”回到屋子裏,李信對梨花說了爹的意見,梨花說:“我離不開你,我想你咋辦,我不想去蘭州,我要和你一直在一起。”李信說:“我的意見是你先把書念完,好在時間不長,隻有半年的工夫,我還會抽時間上蘭州去看你。”梨花的嘴噘得老高,但最後還是同意了。新婚燕爾一夜纏綿,我們不必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