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2 / 3)

話說李家塬今年的年特有年的味道,由於維賢給所有的佃戶都減免了租子,很多人家都不用交糧交物了。家家戶戶都有人忙出忙進,孩子們都能穿上新衣服,好多人家都有過年的肉。加上今年的莊稼特別好,家家都有餘糧,其中有好幾家都準備娶媳婦。連莊子上最流連(窮)的田娃家裏也都安穩了下來,維賢給稱了五斤肋條肉,又將家裏的豆腐送了幾斤過去。李檳今年回心轉意了,和李郴一起及時把地裏的莊稼收拾到家裏,五老爺一家子也安穩了。翠琴一家子也其樂融融。劉孝儀得了孫女,又能到學校裏給娃娃教武術了。翠琴和婆婆的關係也處得很好。總之,今年的年就是與往年不一樣,剛到臘月二十八,維賢就讓李信、明生、順強、萬信從家裏的窖裏把冬果梨和香水梨拿出一些,送給那些有娃娃卻沒有果子吃的人家,其他幾家大戶也相應地拿出自己家裏儲藏的東西,分別送給一些人家,讓其過一個豐富愉快的年。

轉眼之間就到了正月初間,李家塬人過了一個平靜祥和的舊曆年。該拜年的拜年,該問好的問好,該串親戚的串親戚。李諾一家沒有回來,李泉一家從城裏回來了,三太太和張梅、如菊一直張羅著一家人的年飯,從大年三十一直到初五。初六這天,如菊提出要回一趟娘家,明生和李信正忙著收拾新房,實在無法抽出時間送如菊回娘家,就讓萬信駕車送了過去。維賢這幾天也很忙,忙著請人,張羅家裏初七去張家抬禮的事宜,劉家三奶、劉孝儀兩口子、李泉,還有三老爺、四老爺、五老爺,李相、李懷、李檳、李郴、順強、張梅、施棋、高世英,桂花快要生了,不能來,就讓興貴跟著四老爺回到李家塬幫忙。一大家子人都在忙忙碌碌之中,還有一幫子幫忙的小夥子。初七這一天,李信、李泉、劉家三奶領著一幫男男女女一路到張家抬禮去了,剩下的人都準備第二天招呼客人。大總請的是村子上最有名的大總,村子上的紅白事情幾乎都是他張羅的,手底下也有一幫子端盤子、抹桌子、在事情上用得上手的人。大總姓魏,人稱魏家老三,嗓門大,招呼手下的人很是管用。大廚請的是城裏的大師,初七這天下午就到了。另外李瑭、李澹和老大家的劉芳也在初七這天來到李家塬了。初七這天家裏大灶上幫忙的大姑娘小媳婦也都來了,李家大院裏人來人往,幾個老爺都在上房裏招呼客人,一個個笑得樂開了花。幾個太太在廂房裏招呼提前到來的女眷,老姑娘小姑娘一夥一夥地來,門前車來車往,院子裏男女穿梭,孩子們穿著過年的新衣在玩耍。快到天黑的時候,如菊在如睢和兩個嫂子的陪伴下也回來了,同時把雨芬和雨環也帶了回來。李信一看見姑娘和兒子都回來了,就高興地過去抱著兒子親了幾下,一家人特別是維賢和幾個太太,更是樂得喜上眉梢。因為害怕如菊有什麼想不通的情況,到時候給大家夥不好看,今天一見如菊在弟弟和兩個嫂子的陪同下風風光光地回來了,給大家給足了麵子,長輩們真的從心眼裏高興。

不說家裏人來人往的熱鬧,但說今天李信和劉家三奶一行人去張家抬禮。張家今天也是張貼“於歸”喜聯,請來親朋好友,準備好陪送的嫁妝,都擺在鮮亮的地方,讓親朋們觀覽。按照鄉裏的風俗,抬禮的人趕著大車,拉著一應所用的東西。今天李信的禮當相當重,光是四色禮就是雙分,比一般人家就顯得氣派,兩個船饃饃,長形如船的花饃饃,寓意是同舟共濟。苫酒瓶的被麵一條(紅色),四根肋條的大肉方子,銀元若幹(雙數),衣服鞋襪,飾品粉盒,算上媒人去的人必須是雙數,來到時候也必須是雙數。剛到門口,明生就點燃了鞭炮,張家院子裏的親朋都出來迎接,從車上搬一樣東西,劉家三奶就高聲地報著名目,院子裏站著的人就發出爽朗的笑聲,也有人悄悄議論,“真是有錢人家,真是有錢人家。”整個禮品展示完了之後,同時就把帶來的銀元交給女方家裏,女方根據情況要退回一些,但必須是雙數,稱作“扒子孫錢”。行禮結束後,女方就招待抬禮的人吃飯,並在女方親戚的陪同下,新女婿要給所有的親朋敬酒,邊敬酒邊介紹該稱呼什麼,意味著認親戚。整個過程熱鬧而不忙亂。一切程序結束之後,女方家裏要將空酒瓶裝滿五穀糧食,瓶口塞上發麵(寓意發家幸福)並將大肉方子煮熟後剔肉還骨,讓男方一並帶回去。這就算是抬過禮了。女方家裏就要趕緊準備嫁妝,整理好該陪嫁的所有東西,並要按照相數請好送親爺、送親奶、壓轎娃和喜客若幹人。

李信一行人回來不久,就商量著於今天夜裏娶親的事宜。由於兩家距離不遠,晚上一會就娶回來了。當娶親的人快來的時候,就有人遠遠地站在門口看著,等人走近之後,就趕緊把大門關了,叫“關門拒客”,隔著門板,外麵的人跟裏麵的人進行對話。裏麵的人就問:“幹什麼的?”外麵的人就回答:“招財進寶的。”裏麵的人就問:“招的哪家財,進的哪家寶?”外麵的人趕緊回答:“招的是張家財,進的是李家寶。”裏麵的人收取若幹紅包之後(內裝錢幣,數額不等,但必須是雙數),然後才開門請進,娶親的人進門時必須有一個人就勢滾進一個圓石頭,意為財寶滾滾來。娶親者必須有娶親爺,娶親奶,壓馬娃,趕車人。男家還要準備糖茶煙酒,花饃饃,肉方子,紅蓋頭,熟衣熟褲(紅色),還有離娘衣料,木梳、卡子等一應物品。娶親的人進門後,就要行規矩,即拔酒瓶、奠酒祭祖、祭天地、祭灶君等。娶親爺在女方一人的引導之下,給在場的親朋敬酒,然後招呼娶親的人吃飯,新人在閨房裏梳妝打扮,套上熟衣,揣上衣食碗,頂上紅蓋頭,等到上馬的時候,就由親朋扶著出門,男方臨走的時候,還要將酒瓶裝滿五穀糧食瓶口用發麵塞上,再塞一個紅棗,女方家裏還要給娶親的人若幹小禮品。

李家娶親用的是鐵甲大車,上麵紮著棚子,上蓋紅單子,車下吊“杠鈴”,車轅掛紅燈籠,新人上車之後,兩個壓馬娃娃隨著上車,其他的人就跟著走,路上遇見另外一家娶親的車,可以互換一把草,駕車人互換腳把帶子。娶親的車多用馬驢駕車(忌用騾子和木軲轆車),遇見十字路口,就要燒紙吩咐,然後通過,一路上如果遇見石塊、井口就要用帖壓青龍白虎的封條,防止邪煞反衝喜。

男方家裏娶親的人打發走之後,新郎就沐浴更衣,守在新房裏不出來,還請一貴人陪坐,俗稱“占床”,隨後貴人行鋪床禮,口念說詞到:“雙雙核桃雙雙棗,明年抱個小寶寶”,並在炕角放置核桃紅棗若幹枚。新房的窗戶和炕洞封以紅紙或象征性的窗花。

娶親的車子一到,按照時辰就下轎,下轎時娶親爺要按照喜神方位把新娘抱下車到院中的紅氈上(娶親爺一般由姐夫擔任),然後司儀宣布拜天地:“一拜東方,一世剛強,腳勤手快,心明眼亮;二拜南方,二人壽長,百年偕老,子孫滿堂;三拜西方,三星照堂,長生富貴,金玉滿倉;四拜北方,四馬投唐,四時吉慶,喜氣洋洋;五拜中央,五世其昌,六禮告成,永保吉祥。”拜罷五方神靈,共拜父母爹娘,養育之恩,永世不忘,勤儉持家,孝敬沒忘,拜罷爹娘,再拜大姐,大姐在上,提攜永昌,相謙相讓,家道興旺,夫妻對拜,共入洞房。入洞房時,新娘腳不離氈,三張大紅氈倒換著鋪在新娘的腳下,其間還要跨過鬆柴火、水桶、馬鞍、鍘刀,司儀就高聲喊,新人跨過鬆柴火,子孫吉慶一大夥;新人跨過水桶,勤謹又幹淨;新人跨過鞍,事事都平安;新人跨過鍘,和好為一家。梨花經過了一整套繁瑣的程序之後,終於和她的信哥哥成了眷屬。剛要舒口氣,李信用秤杆挑掉了蓋頭,一下子就湧進了許多人,搶床上的核桃棗兒以及新人帶來的麵豆豆,整個新房裏嬉鬧開了。主要還是家裏的小輩和幾個幫忙的小叔子,鬧騰了一陣,維賢就吩咐說:“明天還都有事情,早點緩著。”老爺的話一出,整個院子裏漸漸安靜了下來。幾個太太和眾親朋都準備休息去了。

時間到了一九三三年的正月初八這天,娶親奶給新娘開麵之後,梳頭換裝,然後新人進行祭拜之禮,隨著司儀的安排,新人一一跪拜行禮,司儀高聲喊著,“敬天地,李姓之男,張姓之女,六禮周全,二姓和好。遵父母之命,同媒妁之言,赤繩束足,永偕魚水之歡,酬酒定盟,共結絲羅之好。今逢黃道,選擇良辰,恪具酒禮之奠,祝告天地之神,福祿之神,東廚司命,皇帝灶君庇佑女嫁男婚,成人之美。錦堂增輝,琴瑟並樂於百歲;花燭結彩,蘭桂聯芳於千秋,賜福降瑞,薄酒灑奠,感告:敬先祖,先祖設奠高堂,始婚之禮,世事之常。吉日良辰,男以冠帶,女以梳妝。伏願瑞生桂閣,秀挺蘭芳,瓜瓞綿綿,子孫繩繩,千年和好,五世其昌,簪纓冠帶,朝笏滿床,恭呈肴饌恪具壺觴。

然後謝男女外家,人有源,水有根,人有娘舅長精神。今日男女外家請在上麵,叩首敬酒,重謝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