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四老爺車馬店後麵的家裏,也是清一色的青磚四合院,院子是二進式,前院是一圈,有上房,耳房、東西廂房,穿過廂房和耳房的遊廊就進入了後院,後院是精巧的臥房,裏麵的裝飾也算是講究。李信一般不到後麵的臥房去。可是今天,四老爺非要叫李信到後麵的臥房說話,又一個勁地勸梨花給桂花幫忙去。
李信走到後麵的臥房,看見裏麵的陳設,笑著對四老爺說:“四爸,你的這個院子收拾得這麼講究。”四老爺說:“這都是你長順哥置辦下的,桂花的那一院和這一院。昨天晚上吃得好嗎?今天我這裏剛好有一個秋羔子,咱們嚐嚐鮮。咱們靖遠的羊羔子多在冬春,秋天不多,在李家塬一般不會讓宰的。我今天叫你來到這裏,是你爸昨天捎信來說,要給你娶個二房,姑娘就定下的是梨花,讓我問問你的意見。”李信一聽愣了一下,就不好意思地說:“要說梨花嗎,我倒願意,就是不知其他人是什麼意見。”四老爺一聽,就高興地說:“我們不管其他人,今天我就問你的意見。”兩個人正說著,隻見梨花進來,兩人就把話打住了。梨花一見臥房的陳設,精巧的雕花黃梨木床頭,紅色的幛幔,紅木雕花椅子,地下是羊毛的龍鳳呈祥的地毯,牆上掛著一幅山水畫,一幅水墨牡丹,就忍不住地大為讚歎,又悄悄地對李信說:“在蘭州也見不到這麼講究的臥房。”李信也悄悄地問:“你怎麼進來了。”梨花高興地說:“桂花姐讓我叫你們到前麵吃飯呢。”說著轉身就出來了,四老爺和李信就跟著也出來了。
靖遠羊羔肉在甘肅境內是很有名氣的。好多外地商人一來到靖遠,就要吃上一頓羊羔肉。特別是寧夏一帶的回族,更是對靖遠的羊羔肉情有獨鍾。很多人旅居外地多年,什麼都不扯心,隻要一提起家鄉的特產,香水梨,籽瓜子,黃河灘上的貢米,羊羔肉,那真是滔滔不絕,有說不完的話題。
不一會兒,四太太和桂花就把濫得看上去黃黃的,聞起來香噴噴的羊羔肉端了上來,一人一碗黃米糝飯,黃米糝飯就羊羔肉,這是靖遠人的特有吃法,肉下飯,湯泡飯,那個滋味真是讓“淑女顧不了矜持,君子忘記了禮讓”。四太太和桂花招呼三個孩子在廚房裏吃,四老爺、李信、梨花、劉文、明生幾個在上房的大桌上吃。四老爺就問李信:“你大哥怎麼沒有來呀,等一會兒給施棋和張梅那裏帶上些。”梨花趕緊說:“這個我可以做,我今天下午沒有事情,我還真想兩位嫂子,我過去的時候就給帶上。”劉文笑眯眯地對李信說:“少東家,我說有好事嘛,您看是不是呀。”梨花和明生兩人一錯愕,不知劉文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李信微微紅著臉說:“你們就拿我說事。以後不要這樣了,好事成了再說。”
話說萬信那天去魏家堡子送信,魏明珍看了維賢的一封信,接著又看了如菊寫的一封,看著看著就低下頭不說話了,恰好如菊的二姐如蘭也在娘家,看著父親一句不說地低下頭,就要過如菊的信看看。一看就流著眼淚說:“如菊有病了,我們都不知道,上次孩子滿月,我們去的時候如菊沒有說呀。唉,真是我苦命的妹子呀!現在正是三秋大忙的季節,等忙完這一陣子,我過去看看她。”父親就說:“你看的是如菊的信,你再看看如菊公公你姨父的信,他們準備要給李信娶二房呢,你們說這該咋辦呢?”一家人正對著信發愁,卻忘了萬信,還是如菊母親說:“娶二房的事不是說不行,我們這裏哪家的老爺沒有姨太太呀,隻要閨女同意,人家家裏能養活起,我們沒有說的,你給這孩子捎帶個回信,讓這孩子到廚房裏吃些東西去,吃飽了好趕回去。再說姑娘現在有病,我們還是抽時間去看看。給姑娘一個安慰。其他的事以後再說。”如菊母親的話使大家有了主心骨。
話說萬信回來之後,一五一十地把魏家人的意見給維賢東家說了,維賢東家什麼也沒有說,就打發萬信出去了。再說家裏的人都很忙,李信到城裏已經幾天了。維賢每天都要領著幾個長工到地裏去,秋莊稼雖然長勢很好,但是還是要有人去伺候,夏莊稼收到場上也要抽時間打碾。這天三太太從場上回來就看見如菊也到廚房裏幫忙,就笑著說:“如菊你好些了,你不要太勞累,你還要給孩子吃奶呢。”如菊也笑著說:“三媽,我不累,這一陣子娃娃睡著了,我就騰出身子來了。吳大夫的藥見起了,這幾天我明顯感覺輕鬆多了。”翠琴、翠紅出出進進地忙碌著。一看見二太太擀的一案板涼麵,三太太就忙說:“二姐今天擀得這麵真好,別說吃了,就是看著也很香呀。”二太太笑著說:“你真會說話,怎麼聽怎麼舒服。還是不要扯閑了,趕緊洗洗手,準備晚飯吧。今天場上有多少人吃飯,老頭子是怎麼分派的。”三太太趕緊說:“老爺讓張老六、春祥、連娃早早回家了,剩下就是五個人,再加上咱們家裏人,就這些人,把場起了就回來。”妯娌幾個忙忙地準備著,婆婆們對如菊都很照顧。
話說李信和明生正在城裏店鋪裏準備著去蘭州進貨,就收到二哥從西安的信,說是雨霖在北平讀了一年預科,終於考上了北平的清華園,學工科。他們兩口子準備領著孩子回來一次,娃娃上學以後就沒有時間了,帶問爸媽好。由於這次進的貨不多,李信決定少帶幾個人,明生就回去,看著給家裏幫忙。梨花姊妹要到蘭州去,就帶賈忠、寶祥、興貴和劉文就行了,而且要快去快回,因為二哥一家就要回來了,在蘭州剛好接上一起從旱路回。
一切準備好之後,李信就送著梨花姊妹去了蘭州。北路很是順暢,路也好走得多。梨花一直和李信在一起,荷花也對李信很好,但不是和梨花的那種。路上梨花找借口一直和李信在一起,即使分開那也是很晚以後,荷花隻知道姐姐幫信哥。劉文悄悄地給其他人都說了,其他人就一直攛掇著這兩個人躲開荷花去幽會。再說這兩人自從那次之後,就如同幹柴烈火,恰好又有這麼好的機會,那真是一刻也不願浪費,一有機會就趕緊做在一起,隻防著不諳世事的荷花。因為李信已經知道家裏的打算,所以就毫無顧忌地和梨花相處。李信非常願意這一樁婚事,李信也早早地把家裏的打算告訴給了梨花,而梨花表示即使不去上學也要和信哥在一起。一路的家長裏短我們就不再囉嗦了。
話說一路順暢地到達蘭州,李信讓劉文負責處理那七垛皮子,還有一些鹽,自己就把兩姊妹送到學校去。荷花高高興興地走了,而梨花怎麼也不讓李信回去,兩人就在學校不遠的旅館住了下來。這一夜沒有任何打擾,兩人都很投入,靜靜地享受著這美妙的二人世界,因為都知道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走到一起,所以兩人都很放膽。不用海誓山盟,不用遮遮掩掩。
第二天早上,兩人起來得很遲。李信就快快地來到旅館,找到劉文等人,計劃著出貨與進貨的事宜,李信安排好之後,就要休息一下子。劉文打趣地說:“少東家這一路累壞了,昨天晚上怎麼過的,給我們說說吧。”李信紅著臉什麼也不說,就到裏屋休息了。其他人就各自到集市幹活了。第三天下午李信算著二哥就要到了,就到車站去看看,結果沒有接上人。直到第五天的時候才接到二哥一家子。
二哥李諾一到蘭州,張檳就要款待一下,由於時間的關係,當天晚上就簡單地吃了一頓飯,李信、梨花、荷花、劉文,二哥一家子,張參議員一家子,也是美美的一桌。席上張檳非常客氣,總是抱怨工作忙,沒有去靖遠看望老太爺,表示極大的歉意,二哥說這沒有什麼,工作的人,身不由己,以後有機會再說。張參議員又對李信說:“來蘭州也不找一下你老哥,我今天才知道你一年要來兩趟。不管怎麼說,以後來蘭州,一定要找我,我可以幫一些忙。”李信趕緊表示:“以後來了一定找,一定找。”又問兩個姑娘在哪裏讀書,一聽說是醫科學校的,就高興地說:“離我們那裏很近,有時間就過來玩啊。”把兩姊妹嚇得直伸舌頭。說實在的,兩姊妹從來就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官員。眾人說說笑笑地結束了宴席,張檳參議員就留李諾一家子到自己家裏住。李信送兩姊妹回去,很晚才回來。其他人回旅店收拾明天起身回去。當然,這時候要進的貨也進全了,再沒有其他的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