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3 / 3)

張梅就說:“孩子還是咱們的孩子,以後他們要是再生就說以後的事。桂花主要是為了拉扯娃娃。”張梅見二位老人沒有特別反對,就笑著說:“桂花還年輕,滿打滿算才二十六七,再走一步還是為了娃娃的將來,您二老都上了年紀了,將來的養老送終還是要依靠桂花和興貴,你們說是不是。”四老爺說:“我們也覺得桂花太可憐了,一個女人拉扯三個娃娃,不容易呀,的確需要一個幫手,既然覺得和興貴合適,我們沒有什麼意見。但是這是一件大事,我們還要和其他親戚本家協商一下。”張梅趕緊說:“那是應該的,那是應該的。”

當天下午張梅就把四老爺、四太太同意的消息告訴給了施棋,讓施棋趕緊告訴桂花。後來李泉也知道了,隻是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

這天四老爺回到李家塬,給維賢帶來了一些城裏的綢緞和吃食,把東西放下就到自家前後院子轉了轉,看院子的順強一家把院子收拾得很幹淨,四老爺看了很滿意。又看著李信領著一些人收拾莊稼。李信遠遠地和四爸打了一聲招呼,讓四老爺到家裏緩一緩,順便和維賢說話。四老爺高興地說:“你們忙吧,我回來看看,等一會就回去。”不大一會兒工夫,四老爺就回來了,問了問:“家裏大小人口都好嗎?”維賢說:“隻有如菊這一陣不太好,其他人都很好。你說這個媳婦子不知怎麼了,生完第二個孩子之後就一直不精神,藥一直吃,卻怎麼不見效。人也不朝前來。”

四老爺就接著說:“那就趕快給治,年輕輕的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我也有個說不成的事呢,長順媳婦想再走一步,二哥你看怎麼辦?”維賢吃驚地看著四老爺說:“咱們鄉下一直就不公開提倡,但是寡婦嫁小叔的事還是沒有遭到反對,長順媳婦怎麼個走法,對方是哪裏人,家境如何,年齡多大,拖家帶口著沒有?論理說二十幾歲的女人帶三個娃娃確實不容易。”四老爺說:“對方比媳婦子小三歲,是長順店裏的夥計,叫興貴,今年二十四個相數,沒有成家,兩個人也是你情我願。我和他四媽沒有啥意見,娃娃的麵子大,隻要為了娃娃好,怎麼都行。那個鋪麵就給他們經營,我們掙的將來都全留給娃娃。”維賢說:“這是件好事,又是店裏的夥計,小夥子沒有拖累,又吃苦能幹,將來你們老兩口都有了依靠,三個孫子又有了知冷知暖的人,不錯。”旁邊大太太聽著就說:“論理這件事是好事,那興貴就算是招進來了,給娃娃當後爸,像我們這樣的家境,很多人都謀著呢,興貴是燒高香了。”三太太一聽說這件事,心裏也特別高興,畢竟是自己的侄女,長順的去世,讓三太太總覺得對不起桂花。

興貴是一個流浪兒,當初被長順收留,一直就在長順的店裏當夥計,這幾年為長順的店忙裏忙外,忠厚老實,家裏基本沒有什麼人。這個事一定下之後,興貴就請賈忠和劉文張羅這件事,並且請劉文為家長,賈忠做了媒人。所有的事情都由劉文和賈忠出麵協調。由於興貴家裏什麼人都沒有,桂花又是再嫁,所有的一切都從簡,但就這樣,所有的一切規程都要簡單地走一遍。

長話短說,簡單的提親、定親、行禮、通信之後,張興貴的婚禮就要舉行了。這天李信、李相、李郴、李懷、李念、桂花的娘家哥和姐、張梅、施棋、梨花、明生、荷花、翠琴都到城裏來了。三太太也想來,維賢勸了一下,就沒有來,隻是讓小輩們來參與就行了。四老爺和四太太在車馬店裏哄三個娃娃。新房就是桂花的那個屋子,因為將來的一切生活都在這裏,而且這裏的房子也很不錯,二進出的四合院,再說在外邊找房子也很不容易,桂花也不願意。祭拜天地之後,一家人就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飯,少不了眾人的熱烈祝賀。

看著興貴和桂花高高興興地結婚,梨花很是激動,一直圍著李信說這說那,張梅看著有些不對勁,就悄悄地和施棋說:“你看張家這姑娘和信兒”。施棋悄悄地說:“念了書的娃娃,表現得比較大方,心裏不一定有那個想法。”

話說李信等人參加完桂花和興貴的婚禮,就到自己家裏的雜貨店裏去,梨花跟著李信一同前往,期間老嫂子張梅一直陪著。李相和李郴到四老爺的車馬店給四爸四媽帶了些吃的,並送去他們帶來的各種菜蔬和一些雜貨,一並商量借用四老爺家的大車牲口搶黃天,也就是夏收完了之後搶種秋莊稼。四老爺痛快地答應了,並且說你們一定要好好地種地,明年我們家裏的那些地也由你們去種。李郴就說:“四爸,今年咱們的莊稼長得好得很,油菜籽、胡麻、麥子,單憑地裏的收成一家人吃飯是沒有問題的,就是我爸和我哥把我苦的一點東西不當東西,當然我不能隨便議論長輩,可是您老人家一定要抽時間給我爸說說,我一定好好感謝您。”李相沒有說什麼,隻是跟著李郴辦事。本來三老爺家的李相就比五老爺家的李郴負擔要輕得多,三老爺三個兒子,一個在城裏經商,一個在寧夏當兵,李相在家裏務地,日子過得不錯。

話說眾人都忙碌了一陣子婚事,唯獨李泉沒有來,不是李泉不來,而是李泉這一陣子也忙壞了。起初定的五月十九日招生考試,經過緊張的準備工作,終於如期進行。第一次招生報名人數是二百三十七人,經過兩天的考試,考了國文,計算和綜合(曆史、經濟、樂理、體育),經過二十天的閱卷整理之後,選拔出前五十名男生作為靖遠師範第一屆師範生,白承文考了第二十四名,順利地考入了靖遠師範。

這天李信和梨花在雜貨店裏碰見剛剛考完試的白承文,隻見白承文舅爺長舅爺短地問個不停。李信看著白承文興高采烈的樣子,就說:“你考得怎麼樣,能考上你二舅爺的學校嗎?考上了就好好學,將來當一個先生,那是很不錯的。”梨花就問了幾個考卷上的問題,白承文一口就報出,一點也不含糊,且基本正確。梨花大加讚賞,說:“這個娃娃是個人才,博聞強記,口齒伶俐。”

參加完桂花的婚禮的第二天,李信、李郴、李相一幫人就要回李家塬,白承文也要回去,李信就帶上了。白承文的考試成績是李泉托人帶回李家塬的。白承文別看是個十四歲娃娃,但是能說會道,口齒伶俐,又加上天文地理略知一二,在眾人之間就顯得格外出眾,再加上這幾天到地裏幹活又很有眼色,不惜力氣,於是受到人們普遍地讚譽。

夏收結束之後,梨花就要回蘭州去,如菊這一陣子也好了許多。李信想趁夏收結束,秋莊稼種好的空檔,想去蘭州為雜貨鋪再進一些東西。順路也送送梨花、荷花姊妹倆。大太太、三太太商量了一下,就給維賢說:“信兒最近和梨花有些近,我看不行就讓人提親,讓信兒娶了算了。咱們家裏的小一輩中還沒有人娶二房,咱們身邊就李信一個,將來我們老了最能靠上的還要算李信,其他的兩個兒子真還要想想。”聽了大太太和三太太的話,維賢有些不高興,想起我三個兒子,兩個在外邊,也真是隻有信兒一直家裏家外地忙乎,其他的兩個真還指望不上。都是兒子,一個在西安,一個在靖遠縣城,急忙要靠的時候還真是不在身邊。思前想後了一番之後,維賢就暗暗地定下了這件事,隻是沒有給別人說而已。

維賢答應李信去蘭州已經是幾天後的事了。期間維賢已經向家裏的三個太太悄悄地通了一下氣。讓三太太去問如菊的意見,如菊偶爾也有一些想法,想想最近一段時間的病,又想起了自己的姑姑,真是很難決定。好在李信去蘭州給鋪子裏進貨,不在身邊,兒子雨環才幾個月,雨芬略大點,但是還是不懂事。再說家裏的事一般都是家長說了算。自己還是沒有什麼能力反對的。好在過年的時候,家裏給了一些資助,自己在家裏還是有說話的份兒。好在太太們和自己的關係也很融洽,沒有什麼大的別扭。特別是在三太太跟前,更是有什麼就說什麼,婆媳關係很好。如菊想到自己有病,李信這次回來已經有三個月了,前麵是生了孩子,後麵就一直淅淅瀝瀝地惡露不斷,沒有幹淨過,夫妻兩個就沒有同過房,李信每天晚上一柱擎天,自己睡在一旁也很難受。就是那唯一的一次,自己硬讓李信作了,當時兩個人都很愉快,可是,第二天下身就流個不止。從此以後,李信就再也不同房了。好在晚上孩子成了兩個人共同的話題。但是夫妻兩人那是一定要有夫妻生活的,如果沒有了夫妻生活,雙方都很不好受。好在李家塬還比較落後,民風較為樸實,李信從來不想到外麵找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