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2 / 3)

話雖這樣說,但有錢人家還是三房四房地娶,沒錢人家就是一個也娶不上,更談不上換不換的問題。這邊一夜無話,第二天如菊就由小弟如雎陪著到大大,二爸、三爸的堡子裏拜年,在二爸的堡子裏,看見了家丁們身上都有槍,這讓如菊很吃驚,心想我們這裏雖然早些年鬧過土匪,但是這些年就沒有聽說過土匪,要這些家丁幹什麼呀,禮節性地拜完年,就在三爸三媽的家裏吃晚飯。

如菊回娘家的第三天,明生趕著車就和李信到魏家堡子接如菊回家。李信直接到老丈人魏明珍家裏,拜見了老丈人、丈母娘,就和其他人(大舅子、小舅子及諸位嫂子)一一行過見麵禮。李信首先問候了丈人丈母的身體情況,又問了問如源、如枋,然後就禮節行地坐著喝茶。見李信問候完眾人,就一直和雨芬玩耍。老丈人魏明珍就問:“李信啊,聽說今年你跑了趟駱駝,生意怎麼樣,你爸你媽身體好嗎?如雎你趕緊給你姐夫準備熱茶,讓廚房裏今天多準備幾個菜,就說你姐夫來了。”李信就恭恭敬敬地回答說:“姨夫,我爸媽的身體很好,地震中村子裏折了很多人,我們家及親房卻不曾死人,但地震後的救災,讓我們家大傷元氣,我爸拿出很多糧食救濟了別人,我們家今年的糧食就緊張了。去年冬裏我跑了趟駱駝,生意還算不錯,就是碰上了寧夏的大地震,險些回不來了。

我們先到會寧,把馱的果子換成糧食,然後就趕往岷縣,路過漳縣的井鹽區,就用糧食換些井鹽,到岷縣之後用糧食和鹽換了些皮毛和藥材,就趕著馱隊由岷縣出發,經武山、甘穀、天水、直到寶雞,又把所帶的皮毛藥材換成幹果、煙卷和藥材藥品,然後又匆匆往回走,在一個叫葡萄園的地方,才知道我們這一帶發生了大地震,就經清水、秦安、通渭、會寧,一路風塵地直奔家裏,在秦安一帶把所帶的東西換成各類小商品,然後就在靖遠城裏又把各類小商品放在鋪子裏銷售。一趟下來能賺幾個年錢,發不了大財。姨夫,聽說我如枋哥發了一點小財。”魏明珍笑著說:“沒有的事。”如菊笑著說:“我已經告訴他了。”李信也笑著說:“我知道姨夫怕樹大招風,我們出去一定嚴守秘密,決不向外人透露半點。”如菊興奮地說:“爸爸有心資助你好好做生意,你是怎麼想的?”李信笑著趕緊說:“如果能借一點本錢,以後做生意就更加靈活。”如枋坐在一旁也笑著說:“爸早就決定給你資助一些錢,就等你開口說話了。”魏明珍就對大太太說:“去把給信兒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如源給你大媽幫個忙去。”

大太太一會兒就拿出一個沉甸甸的盒子,如源也抱著一個大一點的盒子,打開兩個盒子,一個小點的裏麵裝有五個二十兩的金元寶,五根十兩的金條;大一點的盒子裏裝有二十個三十兩的銀元寶,五百銀元。李信一見這麼多錢,就趕緊說:“姨夫,用不了這麼多,用不了這麼多。”如枋說:“爹給你們三個女婿的資助是相同的,另外還打算再給你五峰駱駝,明天回去的時候就牽上。”如菊和李信趕緊過去給老爺和太太磕頭致謝。當天晚上李信就住在如雎的房子裏,和如枋、如源、如雎、如菊在一起暄了很久,當聽到如枋和如源因禍得福的經曆時,給李信震驚很大。李信說:“大哥二哥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能發這樣的財,真是好事,真是好事。”如枋叮囑,千萬不要向別人談及,我們大家都盡量不要外露。

第二天李信就趕著大車,拉著如菊和雨芬,明生牽著五峰駱駝回家。一路上,明生笑著問李信:“你車上的箱子裏裝的啥,你們一家子今天咋就這麼高興?”李信說:“我老丈人送我五峰駱駝,讓我好好做生意,你說,我能不高興嗎?”如菊一個勁地給李信使眼色,讓李信不要外露。李信也就不說了。

李信接如菊回來已是正月十二,當天下午回來之後,李信就將老丈人資助銀兩和送駱駝的事告訴了父親,維賢高興地說:“你丈人是個明白人,做事亮活,有機會我要好好地謝謝他,咱們家去年地震受了些損失,糧食也發出去了很多,但不要緊,開春的籽種和各種開銷都還有。你先把這五峰駱駝和咱們原來的那幾峰混到一起,放到河灘裏叫蘇家老漢看著,春上暫時還用不上,你們拿來的錢,暫時先讓如菊保管著,咱們家裏用的夠了,能不挪用就不要挪用,等到哪天需要挪用時,我再找你和如菊商量。”當時如菊也在,聽了父親的話,如菊趕緊說:“爹,這次我爸資助給咱們家的錢,論理應該歸咱們大家,我爸也是衝著您老人家才這樣做的,全部讓我保管,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維賢說:“咱們一家子花費本來就多,況且這是你爸資助李信做生意的,讓別人管上不合適。”如菊就說:“那就把這五個金元寶和兩根金條放在這裏,那二十個銀元寶和銀元我保管著,李信要做生意這些錢也夠用了。”

如菊說完,把裝有金元寶和金條的盒子硬是塞到三太太的手裏,這才和李信拿著裝有銀元寶和銀元的盒子回到西麵耳房。三太太看著黃燦燦的金元寶和沉甸甸的金條,高興得嘴都合不攏,連忙就告訴大太太和二太太,說李信丈人給李信送了些金銀,還送了五峰駱駝,要讓李信好好地做生意。二太太一聽,就趕緊問三太太:“拿來多少錢,老爺怎麼處理的?”三太太連忙說:“你看,我把話還沒有說完呢。”說著就把剛才的一幕原原本本地說給大太太和二太太聽。兩位太太聽完都高興地說:“我們信兒是個乖娃,如菊也是個明事理的人,說到底,還是如菊父親魏明珍深明大義,聽說我們去年遭了災,就想辦法接濟咱們,我們一家人都要感激他。”

整個社火在張家老六的組織下,正熱熱鬧鬧地鬧著,李信、順強和明生有時間也去幫忙組織。正月初十立春,地裏就慢慢地消開了,社火一般下午和晚上鬧,早晨人們早早地起來就往地裏運糞,有用毛驢馱的,有用獨輪車推的,有用背鬥背的,有用大車運的,李信就叫明生和魏家啞巴早早起來套車裝車,抓緊時間往地裏拉糞。這天蘇家老漢來到家裏和維賢說:“現在正是用駱駝的時間,你們怎麼不使用呢?”維賢說:“駱駝現在還瘦著呢,沒辦法使。”蘇家老漢說:“不管怎麼說,駱駝總比毛驢能馱吧!況且咱們的那幾頭駱駝正在發情,那幾頭公駝更是騷情得很,一個一個隔都隔不開,母駝都已懷上了,公駝還一天到晚地追個不停。每年到這個時候就要把公駝和母駝分開。”維賢說:“那明天就把駱駝吆來,把駱駝先分給老三和老五,讓李檳和李郴幫著把老三的地裏的糞也拉上,公駝套車拉車,母駝馱糞,把春天的這一陣子忙完再說。李信你過去叫李檳李郴到河灘裏牽駱駝,明天早早地就往地裏拉糞。”

話說這天正是正月十四,張家老六來找維賢,維賢正和三老爺在一起喝茶,商量三老爺的大孫子雨櫓上學的事。老六告訴維賢說:“皋蘭縣的皮影子來了,問能不能在莊子上演兩個晚上。”三老爺痛快地說:“那有什麼能不能的,演就是了,費用我和老四出,二哥您就別管了。場子就在咱們的麥場上,老六你就讓他們準備去吧。”張家老六就興衝衝地走了。三老爺說:“二哥,我看莊子上要辦個學堂了,娃娃們在別的莊子上學有些遠,雨櫓的爸從軍隊上帶來些木頭,放到城裏的轉用站上了,說是要在我們這一帶建一個兵站,如果蓋學堂,我可以申請蓋在我們這裏,就說是蓋一座兵站,況且咱們這裏處在甘肅寧夏的要道上,完全能說過去,蓋成後也可以做兵營,這是一舉兩得的事。二哥您看怎麼樣。”維賢說:“可以是可以,但要說得圓通些,這就是借雞下蛋的事。”三老爺說:“二哥您就費心地把這事謀劃一下,我給我四哥也說一下。”

雨櫓的父親是三老爺的二兒子,叫李念,老大叫李懷。老三叫李相,在家裏務農。李懷一直在城裏做生意,老二李念現在已是中校軍官,負責蘭州和寧夏銀川府防務軍隊的軍需,很少回家。雨櫓的母親曾經跟到蘭州住過一陣子,但李念忙於軍務,很少相陪,於是兩人發生了幾次爭吵,劉明鈺就領著雨櫓回到李家塬,再沒有出去過。如今雨櫓都六歲了,劉明鈺真的再沒有生出第二個孩子,這李念很長時間不回來,回來也是匆匆而過,每次三太太和劉明鈺都婉轉地留宿,李念就是借口忙,從不在家裏住,多晚都騎馬就走了,這讓劉明鈺傷心到了極點,但又無可奈何。老大李懷的妻子叫高世英,生有一男一女,分別是兒子雨晟,姑娘雨榕。雨晟和雨榕在城裏讀書,由李懷帶著,家裏雇有一個保姆,給父子三人做飯。保姆叫施棋,是李懷從蘭州進貨時帶來的蘭州姑娘。自從這施棋到靖遠城裏之後,李懷就再也沒有讓高世英到城裏去過。三老爺的三個兒子有兩個和兒媳不合,是三老爺和妻子最大的心病。後來這施棋就名正言順地做了李懷的小,再後來就給李懷生了兩個姑娘,仍然趕雨字輩叫,大姑娘叫雨莉,二姑娘叫雨晴。兩個姑娘都還小,沒有到上學的年齡。施棋自知做了小,但對三老爺及家人是非常客氣的,每次回家都對高世英很好,對雨晟和雨榕的讀書也很負責,但就是不在家裏住,每次回家下午一定回縣城。施棋和李泉的老婆張梅關係很密切,兩人有說不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