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日子在維賢迎來送往之中,一天天地過去了。張家老六組織的社火在正月初五出行的時候紅紅火火地鬧了起來,初五那天晚上維賢在家招待了社火隊的二十七個人,一律是羊肉泡饃管飽。白家玉功和玉亮送來的四隻大羯羊,過年隻用了一隻,招呼社火隊的人用了一隻,那是最大的一隻,淨肉就有六十多斤,煮了美美的兩大鍋,整個一家人也是羊肉泡饃。李信和萬信卸羊很有技術,先將羊的肉和骨分開,大骨熬湯,再將肉剁成大塊放在鍋裏煮熟。等到人來齊時,將大塊的肉撈出來,切成肉片子,再配上熬好的羊湯,那才叫個美呢。整個院子裏都彌漫著羊肉的香味,每人端上一碗用蔥、薑、鹽、蒜苗、蘿卜片入味的羊湯,吃的時候再配上大蒜。
維賢當天也美美地吃了兩碗,邊吃邊勸大夥兒說:“今年遭了災,隻能是這簡單的一頓羊肉泡,明年年成好了我讓大家吃桌。”眾人齊聲說:“您老人家說的,這就好得很,我們今年把社火鬧得熱熱乎乎地,為咱們莊子爭光,也為東家您爭光。”維賢老東家高興得胡子眉毛都抖了起來。李泉李信也在指揮著幾個幫忙的人招呼社火隊的人,由於都是熟人,互相開玩笑,也放得開,“你小子吃了三碗了,還不夠啊!”“你小子幹活不行,吃飯就成了孟薑女的丈夫——範(飯)郎了。”明生和李信是耍獅子頭的,兩個人可以說是張家老六的左膀右臂。梨花看見村子裏的社火隊過來,就早早地在門口等著,社火隊剛到,就叫侄兒點響了鞭炮,李信和張家老六就帶著社火隊到張家表演鬧社火,明生一把拿過李信手裏的獅子頭,讓李信緩一下,自己耍一圈子。李信剛走到邊上,梨花就一把將他拉了過去,趁著人多,鑼鼓聲音很大,梨花沒有讓李信到上房裏去,直接就拉到自己的房子裏,給李信倒了一碗紅糖水,看著李信喝下去,兩個人才一起從房子裏出來,李信很快就隨社火隊出去了。
正月初八這天,魏家如源騎著大馬、領著一個雇工,趕著大車來給李家塬的姑姑拜年來了,順帶接妹子如菊回娘家。如菊的姑姑是李家塬張振興的母親,維賢非常熟悉。張振興的父親是張昭,是李家塬有名的大戶人家,也是當地的名人。張昭和二夫人魏明英生有一子二女,一子是振興,二女是張振敏和張振玟,也就是梨花和荷花。今年兩個姑娘都在家。張昭主張文化教育興家,所以大夫人的兩個兒子振西、振北都在西安讀書後工作,和李諾比較熟悉,振興在北京讀書,梨花和荷花在蘭州讀書。翠琴的父親張偉中和張昭是一個張家,輩分不同,張偉中算來是張昭的遠侄兒,但家境卻大不相同。振興在北京讀大學,過年沒有回來,聽說是要考美利堅國的洋學堂,很有學問,名氣也很大。
如源到李家塬之後,先給姑姑、姑夫拜年,吃了中午飯後,就讓家人捎話給李信,說下午想接如菊回娘家一趟,讓如菊和李信準備一下。李信知道如源到李家塬後,就趕緊準備了些東西和如菊帶著雨芬到姑姑家去了。先給姑姑、姑夫拜年,再給舅哥拜年,述說著一直忙於雜務,為沒有和如菊早早地過來拜年表示歉疚。如源拍著李信的肩膀說:“哎呀,妹夫你看你客氣的,我知道你家裏來來往往的人多,也不敢早過來,這不今天已經是初八了,我才過來接妹子,姨娘想如菊了,叫把雨芬也帶上。”李信連忙說:“行行,今兒已是初八了,該回去看看轉轉了。”荷花說:“看你們說的這話,信哥初三的下午就過來了一趟。”如菊、如源一錯愕,隨後就望著梨花姊妹笑了。今年振興沒有回來,梨花和荷花過年就回到家裏。看見李信和如菊姐過來,兩個姑娘就興高采烈地過來招呼,特別是梨花,矜持地拉著李信的手就是不放開。姑媽魏明英趕緊小聲說:“瘋女子,你表姐都在這兒呢,你拉拉扯扯地像什麼。”荷花回頭看著姐姐對媽媽大聲地說:“我們就看信哥好嘛,我們就是喜歡和信哥玩。”梨花趕緊鬆開了手,臉一下子羞紅了。如源聽了荷花的話笑著不說話,當著姑媽的麵幾個表姊妹很放鬆。
後來梨花跟著李信和如菊過來浪門子,看見如菊房子的櫃台上放著一遝書,隨手就翻了翻。如菊說:“這是你信哥閑了隨便翻著看的,你看有意思嗎?”如菊邊說在房子裏收拾回娘家的東西,李信隨後就到上房裏給父親說如菊回娘家的事。
梨花就在房子裏看書,翻著翻著就翻到了明暉給的那一本《三民主義簡介》,梨花如獲至寶,趕緊翻了幾頁,看到上麵對三民主義的解釋:民族主義,就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正翻著,李信進來一看,嚇了一大跳,趕緊奪過來說:“傻女子,怎麼看這些書,不敢叫外人知道呀,聽說誰宣傳就殺誰的頭,這是要殺頭的,你知道不。”看著李信被嚇成這樣,梨花卻笑了起來,說:“信哥,不要緊,這是好些年前南方的孫先生的主張,蘭州有很多人都知道。現在孫先生已經去世好幾個年頭了,什麼殺頭不殺頭的。”李信還是不放心地要把小冊子撕掉,梨花一把就拿了過去,說:“沒有什麼,我拿走了。”說著就把書往包裏一放,和如菊打了聲招呼就回去了。
當天下午,如源接上如菊和雨芬就回魏家堡子去了。李泉和張梅帶著雨梃和雨軒也要回到城裏,維賢叫三太太給張梅準備上一些東西,各種生熟吃食,讓明生套上大車送到城裏,順帶讓看看城裏的生意,在初十左右叫留在店裏沒有回家過年的人回去一趟,明生幫上幾天忙,待其他夥計回來之後再回到李家塬來。讓李泉就忙他的事情去,家裏的買賣不要操心,專心辦好學校,爭取今年秋裏招上一批學員。李信負責種地。
話說如菊帶著雨芬回到娘家之後,先給父母拜年。父親魏明珍對她說:“李家塬今年遭了災,整個莊子上折了不少人,後來打聽你們都好著呢,我們就再沒有過去,唉,你公公和婆婆們都好嗎?”如菊回答說:“幸虧那天晚上我們都忙著招呼客人,沒有睡覺,不然情況會更糟。我們一家人全都跑到院子中間,就見房頂上的瓦片亂飛,真是嚇死人了。爸咱們這兒怎麼樣?”父親說:“咱們這兒隻是略有一些感覺,不是很明顯,房屋沒有損壞的,也沒有死人。”如枋緊接著說:“那一陣子傳說很多,靖遠城裏死了很多人,特別是山裏有的人家一個都沒有活下,絕門絕戶的人家很多。”母親趕緊打圓場說:“大過年的,姑娘剛回來,說些高興的,快別說這死啊傷啊的話。”然後拉著雨芬的手說:“芬芬,姥姥的小乖乖,想吃什麼給姥姥說,姥姥給你們做去。”說著就把桌子上的幹果抓過來讓雨芬挑著吃,姥爺趕緊掏出兩個銀毫子塞到雨芬的小口袋裏,三個舅舅也分別給雨芬兩個銀毫子的年錢。
一家人高高興興地說著話。如菊就問如枋:“大哥,你的莊子上還太平嗎?皮貨和鹽的生意還好做嗎?”如源就悄悄地說:“一般人在大地震中不管做啥,肯定是受損失,咱們的大哥可就不一樣了。”如菊忙問:“怎麼個不一樣了?”如源說:“那是大地震結束後的十天左右,我和大哥一路到海原去看咱們家的貨棧,一路上什麼都沒有了,經過三天緊趕慢趕,我們終於到了海原,結果什麼都找不到,夥計一個都沒有活下來,貨棧裏什麼都沒有了。就在我們往回趕的路上,在一個山溝溝裏,我們看見了幾泡新的駱駝屎,感覺很奇怪,一路上沒有吃上一頓飯,頓頓都吃背的炒麵,說不定這兒有養駱駝的人家,能要一口熱飯吃。我們倆順著駱駝糞往前不遠,就看見一大群駱駝在山溝裏吃幹草,周圍沒有人煙,我們兩個喊了半天,也找不出人影來,我就數了數總共有十七峰大小駱駝。這時,天也快黑了,我和大哥就把駱駝圈在一起,把馬拴在不遠的樹樁上,我們就睡在駱駝中間。第二天起來,我們往周圍一看,那情景真是嚇人!昨天晚上拴馬的地方,陷了一個大坑,坑邊是一大堆金銀元寶,還有一些不知年代的金銀器皿,我和大哥就趕忙拿出口袋,把草料倒掉,光金銀元寶就裝了兩多半口袋,還有幾件金銀寶貝,我們趕著駱駝就急匆匆地回家了。回來後一數,把人就嚇了一跳。我們才知道這次撿到二十兩的金元寶一百七十個,十兩的金條有幾斤,五十兩的銀元寶二百八十五個,兩袋子金銀錢幣,還有這十七峰駱駝,如菊你說是不是該咱家發財了。”如枋連忙說:“這都是咱們家的秘密,千萬別向外人說起。”魏明珍老兩口也笑著說:“你大哥二哥這次因禍得福,使我們家得了一點橫財,但這不是我們炫耀的時候,每個人該幹啥就幹啥,日子還是要節儉著過。我們家的花費也很大,如雎上學的學費、開春種地、來年的各種買賣開支下來,我們就剩下不多了。”
如菊就邊拉著媽媽的手邊說:“爸,您必須給我借上點錢,讓我和李信在李家塬也好好地做個生意。”父親魏明珍笑著說:“女子哎,這個事你說了不算,什麼時候讓李信來說,我再和你兩個哥哥商量。”如枋和如源也悄悄地說:“妹子,你大姐、二姐前幾天已經借了些錢,雖說是借,其實就是爸分給你們姐妹的,爸知道妹夫每年都要跑駱駝,打算給妹夫幾峰駱駝,讓李信妹夫好好做生意。”如菊說:“大哥二哥,你們得的財,給妹妹們分,你們舍得嗎?”如源如枋齊聲說:“妹子,你這是什麼話,哪有什麼舍得不舍得的。隻要大家好,我們就高興,就樂意。況且咱們家現在也有一些閑錢。”如菊趕緊說:“你看,我是來給大家拜年的,一進門,就說個不停,把正事都給忘了。爸媽,這是李信從陝西帶來的一些幹果給孩子們,一些洋布給你們倆做身衣服,兩塊花布,給二位嫂嫂做衣服,給大哥和二哥一人一條氈褲,冬天騎馬外出不凍腿。另外我還帶了些香水梨,放在陰涼處,想吃的時候,拿出幾個一削,就可以吃了。”媽媽高興地說:“看我姑娘說的,你們今年的情況不是很好,拿這麼些東西來,真是太難為我姑娘了,好了,再別光顧說話,咱們準備著吃飯。”
不一會兒,晚飯就準備好了,全家人都在上房裏,分成兩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先是前席涼盤,然後就上了四個自家醃製的鹹菜,一小碟蘿卜,一小碟鹹辣椒,一小碟鹹茄子,一小碟鹹韭菜,中間一大盤涼拌豆芽肉絲,香氣撲鼻的臊子麵。這裏每年過年招呼親戚都是臊子麵,意味著常來常往。這臊子麵好不好吃,主要是調湯,主料用臊子、油炸豆腐、洋芋丁、菠菜絲,湯調好了,下熟自家擀的麵條,撈到碗裏之後,先給麵冒湯,然後把雞蛋絲(把雞蛋攤成薄餅,用食色水彈一些顏色,然後切成絲備用)、蔥絲等撒在上麵,一碗臊子麵就算做成了。一般情況吃臊子麵一碗吃完可以撈另一碗麵,也可以連麵帶湯一起吃,忌諱換碗吃飯。俗話說,吃飯換碗,就會換媳婦,這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