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2 / 3)

第二天早上,按時按步地入殮,出殯,入葬。維賢、四老爺、五老爺都到墳上送去了,留下三老爺和四太太收拾家裏,把屋子院子裏裏外外都打掃一遍,掃出來的紙草以及所有不用的東西,全部堆在門口的路上燒掉。大灶上幫忙的女人就開始準備著墳上回來的人的飯食。一般情況是,從墳上回來的人(孝子除外),那都是幫大忙的人,那一頓飯要準備得很好,肉菜的量足,饃饃在蒸籠上蒸得酥軟。這兒的風俗是不管墓地有多遠,棺材從起靈出門就被抬起,中間是不能落地的,如果送葬途中靈柩落地,那亡人的魂魄就停在那裏不走了,送葬就沒有送到地方。所以一路上隻有不停地換人抬,一撥八人,抬一截有人抬不動就大聲叫著,換一下,後麵就有人趕緊跑上去替換,一路上也走得較快,抬棺的全是得力的青壯年男子。一路上幾乎是緊走著去的,一般情況回來的人都餓了,有些人由於早上起得遲,沒有吃上大茶泡饃,那就更餓了。

人們抬著棺材一路緊走地來到墓地,孝子在前麵用纖拉著繞墓跑三圈,叫作搶塋。傳說是一路上越快越好,搶塋越大越好。然後是等下葬的時辰,在這段時間裏,先由娘舅家的人看塋,其次是孝子看塋(看塋就是看墓穴打得怎麼樣,土工在下麵等著,有什麼要求及時修正,娘舅家人和孝子們沒有意見,就向墓穴裏扔一些錢幣,以示對土工的謝意。時辰一到,立刻用繩子縋著棺木下葬,孝子下去抽繩揭開棺蓋由陰陽在上麵撥正棺材和亡人的方位,然後是娘舅家人孝子親朋最後看一眼就合蓋,孝子在墓穴的上方放置油燈,側麵放置糧漿盆,食品罐,掃掉自己的腳印,墓穴裏留腳印,對亡人和活人都不利。然後將銘旌反鋪在棺蓋上,孝子上來,背著向墓穴裏拋土三鍁,眾人便填土掩埋,邊添土,便撒“十二精藥”和“五穀糧食”。添土時,鐵鍁不能用腳踩挖,用後平放不能直立,若有閑置的鍁,就叫“鍁寒了”、“鍁落了”,所以添土的時候有“人閑鍁不閑”的說法。長順的兒子都還小,李相、李檳就一直做完這最後的工作。

回來之後,維賢和四老爺就把蘇陰陽招呼到上房吃飯,一起還有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人們一般吃飯是饃饃下菜,而蘇陰陽吃飯卻是紅燒肉下饃饃,其他的東西吃的較少,看著人家幾口紅燒肉下一口饃饃,把眾人看得目瞪口呆。

吃完後,蘇陰陽又畫了幾道鎮宅的符,分別貼到門背後和大門的柱子上,以避邪鎮宅,求得平安,用五穀糧食撒在院子的旮旮旯旯,並不時地噴些酒,這就是清宅子。宅子清理完後,一些幫忙的人就陸續回去了。李泉、李諾、李檳、李相、李瑭和李澹弟兄幾個都在門口感謝親朋。

送走了眾人,四太太和長順媳婦都睡在耳房裏起不來了,兩個女人看著三個不更事的娃娃,眼淚禁不住又流了下來。婆婆安慰媳婦說:“雨梅她媽,事情既然已經出了,你就要想開些,娃娃的麵子大,再說長順有病這一年,你也盡了心,伺候得那麼好,我們都是知道的,我們都一心要留住他,可是天不遂人願,你要想開點……”

“守三”又叫“收三”,指燒三天紙,孝子、孝女要到墳上去燒,順便把墳堆、墳院修補整理一番,陰宅隻象征性地留有水路,不留宅門。燒完三天紙後,李泉、李瑭和李澹就回家了,李蓉在維賢家多待幾天,李諾也打算過幾天再回西安。

轉眼就到了十一月初十,這天天氣陰得很重,維賢起得很早,喝完茶就到外麵轉轉,首先轉到放菜的窖上麵,看見窖頂頭苫排氣眼的草堆上直冒白氣,有幾隻冬眠的蛇凍僵在周圍,這幾天莊子上的狗亂叫個沒完,這時萬信遠遠地走來,邊走邊說:“怪了,真是怪了。”維賢問:“你說啥呢?”萬信說:“老爺,您還是回家吃飯吧,喂牲口的魏大說,‘這幾天牲口老不進圈,黑了圈牲口很費勁,’昨天晚上咱家的豬也圈不進窩,圈進去也硬往出跳。”維賢剛走到巷道口,魏祥擔著空桶子過來了,邊走邊問維賢:“李家爸,您起得真早,劉家橋的井裏往外冒臭水,水不能吃了,我跑著擔水都沒擔上,我到沙河裏的那個泉裏擔去。”維賢回家後就對李諾說:“怪了,怪了,出怪事了,井裏的水猛地往外流,原來清甜可口的井水一下子變黑變臭了。叫萬信到沙河的泉上給家裏找些吃的水存著,這還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三太太到上房就對維賢說:“老爺,翠琴說後麵院子的雞昨黑幹脆趕不進窩,今兒早上,她過來的時候看見好幾隻不知是誰家的鴿子凍死在牆根裏。”維賢說:“這幾天不知怎麼了,怪事真多,今兒吃完飯,你們幾個到老四家看看,叫那娘母幾個今黑過來吃飯。”三太太過去就叫大太太、二太太和李信媳婦一起到四老爺家去,到了這邊家裏,隻見四太太好像受了風寒,正包著被子在上房閣間的炕上睡著,見這邊幾個太太來了,就掙紮著坐起來。四老爺今兒一大早就到城裏去了,長順媳婦領著孩子正陪著婆婆,大太太、二太太就到炕上去了,三太太就在炕沿邊坐下了,妯娌們坐在炕上就拉呱著閑話,李信媳婦和長順媳婦坐在凳子上,手裏拿著針線活,邊聽邊幹活。大太太就說:“老四家的,你今兒不舒服,你就把被子蓋好,不要再著涼了,你家老四今兒進城幹什麼呢?”四太太說:“今兒早上一起來我就感到頭有些暈,媳婦子領著雨俠、雨新和雨梅進來的時候,我正在給爐子生火,準備做些吃的,雨梅聽話得很,立刻勸我到炕上緩下,上來幫我蓋好被子就一直在我腳底下坐著陪著我,雨梅她媽就到廚房裏一陣子做好了,一家人剛吃完你們就進來了。唉,我這幾個孫娃子這麼小就沒有了爸,你說叫咋辦呢!”二太太說:“他四媽,你也要想開些,事情遇上了,那是誰也沒辦法改變的,走了的人人家一撒手就走了,我們活著的人還要好好地活下去,娃娃的麵子大,今後娃娃的衣裳和鞋我們幫著做,把幾個娃娃拉扯大,你說呢。”三太太又說:“今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盡管說,今兒晚上都過去吃晚飯。”

這個三太太名叫王錦藝,生有一個女兒,名叫李蓮,她是理家、幹活、算賬的好把式。維賢家裏的內部事物,幾乎全由三太太操持。大太太叫李張氏,是李蕙、李諾的母親,二太太叫劉虞芝是李泉、李信的母親。

下午四老爺就回來了,說城裏的生意還不錯,車馬店裏來來往往的人很多,雜貨鋪的東西也出得很快,年前要再進些,不然過年的時候就沒賣的了。四太太就說:“二哥叫咱們今兒黑在那邊吃飯,把娃娃都領上,咱們過去的時候拿些啥?”四老爺說:“咱們的事情上用了二哥的好些東西,親兄弟明算賬,今兒黑咱們帶上一百銀元,算是給二哥的東西費用,一定要想辦法叫三嫂子收下,我從城裏帶了些綢子,你挑些拿過去叫嫂子們做衣裳,我買了些鈕酥、點心和謝家新開張的鋪子裏的東西,拿些過去讓二哥嚐嚐……”

當天晚上兩家人吃了一頓飯,維賢、四老爺都說起了最近的一些奇怪事,李諾也給幾位嬸娘講了講外麵的事情,前幾年的革命軍怎樣保護西安,怎樣和北洋軍打仗,介紹了西安的一些名勝,並說有機會一定帶嬸娘們出去看看,四太太就拿出所帶的東西並一百銀元。”維賢生氣地說:“兄弟你這是幹什麼呀!”四老爺說:“二哥你們一家子幫了這麼大的忙,我這點錢算什麼。”二哥維賢無奈地說:“錢就不要了,東西放下讓你嫂子們做衣服。”四太太就把東西給了三太太。三太太連忙就說:“他四媽,你看你這是幹什麼!吃飯就是吃飯,行那些虛套幹什麼。”四太太就說:“二哥和各位嫂子在這個事情上出了大力,況且用東用西二哥和各位嫂子從不說個不字,我們的事情雖說很不幸,但我們還是知道要感激,要致謝,再說我們都不太寬裕,一百銀元是個小數,還望二哥和幾位嫂子不要嫌棄。”三太太見話說到這個份上,就連忙說:“老四家的,你們怎麼這麼說話,咱們可是親兄弟,互相幫忙也是應該的,不該這樣見外。”大太太、二太太也客氣地說:“真不該這樣見外。”四老爺就說:“雖說前一段時間花了一些錢,但我們的生意還能維持,二哥和嫂子們就不要見外了,以後這三個娃娃的事免不了還要麻煩二哥和李泉侄兒呢。”三太太連忙又說:“既然這樣,我們收下就是了,再說就真的見外了。”三太太就叫翠琴把東西收拾到老爺房裏,吃的東西分給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