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午的時候,先招呼幫忙的人吃飯,然後就開始招呼來客。白家是新城的大戶,喪事也辦得很有規模。大門上有一道彩門,院子裏也有一道彩門,靈堂設在堂屋,堂屋門邊依次排列著白永興及幾個兒子和親戚鄰居們寫的對聯,其中白永興的有兩副,“鸞飛鏡裏悲孤影,鳳立釵頭隻歎身”,“一百年彈指光陰天胡此靳,幾十載齊眉夫婦我獨何堪”。白玉亮的兩副,“憶慈顏心傷五內,撫遺物淚灑兩行”,“良操美德千秋在,亮節高風萬古存”。白玉功的兩副,“嚴親早逝恩未報,慈母別世終恨天”,“流芳百世,遺愛千秋”。鄰居的有,“雨淋古蕊流紅淚,雪壓鬆枝著素裝”,“煙徑雲迷風淒翠柳,石階露冷雨泣黃花”,女婿滕玉春的挽聯是:“泰嶽無雲滋玉潤,東床有淚滴冰清”,陳明暉的是“半子情深叨預鯉庭詩禮訓,三山跡杳忍教鶴駕海天秋”。孝子們都跪在堂屋和外麵的門台子上,所有來吊唁的客人都要到堂屋門口的供桌前上香、化紙錢、鞠躬或磕頭。堂屋前及院子裏到處都是先前親朋們送來的挽聯和挽帳。供桌上放著各種供品,一盞油水燈、一鼎香爐、一疊紙錢,白家三夫人李蕙的遺像,桌子旁邊一隻白鶴,一對童男童女,童男童女旁邊立著一頭黑驢兒,供桌旁坐著一位上了年紀的主持人,幫客人上香和給孝子們打招呼,讓孝子們磕頭致謝。鼓樂隊就在大門口,凡是來了客人,就吹奏了起來。裏麵的人就準備迎客,招呼客人。轉眼就過了中午,明生就趕緊告訴主持喪事的總理,娘家人準備好了,現在可以迎接娘家人了。喪事的總理就對幫忙的人和所有孝子以及門口的鼓樂手大聲地說:“各位幫忙的人,現在準備迎接娘家人。”幫忙的人就準備好供桌,由兩個人抬著,大兒子抱著亡人李蕙的遺像,扛著引魂幡,跟在供桌的後麵,老二抱著化紙盆,跟在老大的後麵,鼓樂手就緊隨其後,其他的孝子仍然依照男左女右排成兩列,穿著孝服拿著喪棒慢慢地出去迎接娘家人。
迎娘家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城東走去,一路上樂鼓齊鳴,炮聲不斷,男女孝子們都躬著腰,拄著喪棒,有的人還傷心地悲泣著……轉眼之間,就到了王家藥鋪的門口,而娘家人就等在這裏,在一聲“孝子請娘家人”的吆喝聲中,孝子們分兩邊跪了下來,娘家人中除了四老爺之外,也都跪了下來,姑娘姊妹娘家弟媳婦們都放開聲音悲泣,李信在供桌前點紙潑散奠酒之後,幫忙的人就趕忙接過娘家人帶來的各種東西,又一聲“孝子謝娘家人”,跪在地上的孝子們就趴著磕了一個頭,然後就跟在鼓樂隊伍之後慢慢地往回走。剛進白家大門,男女孝子們就大聲悲泣起來,哭聲和樂鼓聲混合在一起足足有十多分鍾。然後就是孝子回到靈堂,分男左女右跪成兩列,把娘家人帶來的東西一樣一樣地轉送到靈堂,進獻禮儀結束後又由另一列轉回到供桌前,這就是有名的轉飯。這以後就請娘家人中的長輩和平輩中的年長者到堂屋的炕上就座,白家的永興、玉功和玉亮就跪在堂屋的地下,聽娘家人問話。總理及幫忙的人就幫腔著說:“玉功玉亮好好地聽你外爺、舅舅的問話。”這時炕上坐的娘家人就悄悄地讓四老爺播排(說話)。
四老爺就慢慢地開始了問話:“玉功玉亮你們聽著,你媽是什麼時候得的病?”回答說:“我媽是半年前得病的。”四老爺又接著問:“請的是哪裏的大夫,及時治了嗎,你媽病重時請你姨娘及親朋看望了嗎,你媽病最重的時候請你舅舅了嗎,你媽過世後給所有的親戚都報喪了嗎,你媽病重的時候你們都在跟前嗎,你媽過世後你們準備的棺槨是什麼木頭的,你媽過世後你們給穿了幾套衣服,鋪的和蓋的都合適嗎?”玉功玉亮都一一作了回答,眾人也在一旁不斷地幫腔,其他娘家人就也再沒問什麼,最後四老爺又問:“前麵門口放的那個白鳥是幹什麼的?”玉功連忙回答說:“那是白鶴。”而靖遠口音把“鶴”念成“活”。四老爺一聽就很不高興:“怎麼了,我們李家女子在你們白家就白活了嗎?給你們白家生了兩男兩女還算是白活了嗎?”眾人一聽知道四老爺聽錯了,就連忙解釋說:“白鶴是亡人要駕鶴西歸的仙物,不是白活的意思。”“哦,是聽錯了。”娘家人的播排就算結束了,然後就安排娘家人吃飯。
招呼幫忙的人趕緊放下門口大樹上掛起的大紙,搶大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大紙剛剛放下來,下麵等的人就搶一些紙花,紙綴,傳說這些東西能給人帶來吉祥,能夠禳災去病……
白家是新城的大戶,娘家人迎來大紙放下之後,在西院念經超度的和尚們就開始了第二輪的超度活動。讓娘家人選派一位代表和修塋的人一起進山,在選好的地方修築墳塋,暫時不說招呼娘家人和客人吃飯。單說進山修塋的這一支隊伍,這支隊伍有一個風水先生和一個徒弟,娘家人代表是李信,由小女婿明暉陪著尕舅,土工八個人,磚匠三個人,八個背磚挑水的小工兼挑夫,兩個趕車人,總計有二十三人,馬不停蹄地趕往新城西麵的白家老墳地。
這個地方叫新城溝,新城所有去世的人都被安葬在這個地方。一行人匆匆趕到先前選好的地方之後,風水先生和土工帶了些隨身使用的工具,就先行上山了,剩下的人卸車的卸車,收拾的收拾,隨後挑磚背水就往山裏趕去。不一會兒,就到了山裏選好的地方,陰陽先生先拿出半匹紅布,在選好塋地的背麵山上鋪開,布匹的邊沿都有繩扣,好係牢靠,不要被風吹掉,這就是罩山紅,鋪開罩山紅之後,陰陽先生就宣讀了“祭後土文”,然後就用羅盤確定方位,隨後就拿了一把鐵鍁,斬斷六根穀草,用鐵鏵尖子在選中的地方劃破地皮,意味著破土了。由於李蕙去世時年紀不大,沒有提前修好塋地,所以一切工作就在倉促中開始了,先把墳塋的大體形狀按照規定挖下去,他們的塋地比一般人家的要大一些,因為白家仍然是棺槨齊備,一人一伸手的深度絕對不夠,在下麵還要挖一個竄堂,竄堂裏麵還要用青磚箍了,在墳院裏砌好院牆,供桌,碑座。墳院背後的山有一個缺口,需要在那裏修一個隱牆,來修補山形的缺陷。整個工程在天快黑的時候才基本結束,眾人在墓地放置十個饅頭,點上長明燈、打掃幹淨墓穴及竄堂裏的腳印,收拾好新挖的土堆,然後就乘著馬車回去了。一路上李信和明暉說得很投緣。
一行人回到白家之後,正趕上娘家人和姑娘女婿領羊結束。於是幫忙的人立刻安排打墓的人洗臉收拾,然後吃飯。我們這邊白事基本上都吃碗碗菜,碗底是一些豬肉粉條豆腐的小炒,上麵再放些切刀酥,肉丸,豬肉紅燉,條件好的還放個油煎雞蛋。飯量大的有兩碗就吃飽了,飯量小的一碗都吃不上。白家是碗碗菜上過之後,還加上四個添菜,饅頭敞開供應。這樣的待客飯菜,別人家無法可比,打墓的人熱熱鬧鬧地吃完之後,就聽到有人暄起剛剛結束的領羊場景。王西如是名嘴,他說起來那是有聲有色的。王西如說:“娘家人的羊那是沒說的,剛剛給羊洗過四體和頭口之後,羊就立馬渾身顫抖搖擺不停,而姑娘們的羊那就不好說了。”老王賣起了關子,眾人不斷地起哄著要老王講講姑娘們領羊的情況……
這裏有個講究,家裏老人去世之後,娘家人至少要有一隻又肥又大的大羯羊,女兒和侄女根據家庭情況可以每人一隻還是幾個人合買一隻,有些侄女或外甥女不合買羊,但除了應該送的一付饅頭、六尺白布、一個挽帳、一些紙貨,另外還要根據自己家的情況送個羊背子(實際上就是或多或少的錢)。把羊拉來之後,拴在不受幹擾的地方,領羊之後,女婿外甥就開始請鼓樂遊銘旌。挺喪三天領孝子之羊叫“領路羊”,多數羊集中在祭奠之日。領羊時,獻羊者各自在所拉之羊的脊背、耳、鼻、口、四蹄澆上冷水或酒,並燒紙錢燎過之後,企盼亡者理解,拉羊人就和其他孝子跪成一圈,將羊圍在中間,拉羊人就述說著自己對亡人的關懷和思念,以及自己在某些方麵的不周之處。如果說得準確,羊立刻全身抖動,孝子齊哀,就謂之領過,有時拉羊人述說不準,羊好長時間都不抖動,這就謂之“白人”,於是就有人會說“亡人喜歡幹淨,衛生沒有弄好”,就將水又重新灑上一些,拿紙錢再燎一次,這時候羊就開始抖動了。總之,這一習慣自古沿襲至今,其目的就是要讓眾人知道子女們的孝行,也是子女們對亡人在世時的一些情形的回憶和思念。人家親女婿那就是親女婿,那個羊領得幹散的,那真是沒說的。王西如在眾人的哄鬧聲裏結束了他的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