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話題隨著1960年美軍相關機密文件獲準解密而被再次提起。認定由蘭菲爾擊落的理由是他在戰鬥結束後上報的戰鬥報告,而這份報告當時因出於保密原因一直沒有公開,他的戰友對此一無所知,一經美國國防部公開,究竟是誰擊落山本的問題隨之大白於天下。
除了托馬斯·蘭菲爾的回憶之外,更多的證據顯示,蘭菲爾的僚機雷克斯·巴伯才是真正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英雄。
山本五十六的屍檢報告顯示,從後方射來的子彈使其致命,與蘭菲爾從右攻擊的說法出入較大。柳穀謙治是為山本五十六護航的零式戰鬥機飛行員中唯一在世者,也指出了蘭菲爾報告中的諸多疑點。
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在低空的兩架P-38在雙方機群遭遇之後,蘭菲爾的飛機向左,迎戰零式。巴伯的飛機才是向右緊追山本五十六座機猛烈開火的那一架。如果是蘭菲爾擊落了零式之後再掉頭攻擊山本五十六座機的話,時間根本來不及,至少需要40秒,而山本五十六座機從遭到攻擊到被擊落,不過區區30秒。日本東京航空博物館在1975年的實地考察也顯示,山本五十六座機的兩個機翼完好無損,與蘭菲爾的報告完全不符,倒是與巴伯從後攻擊的說法比較吻合。
以美國“王牌飛行員協會”為首的眾多的民間人士和組織,對此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在很多專家學者的認可下,於1997年3月認定,巴伯一人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
如今生活在俄勒岡州特瑞邦農場的巴伯過著恬靜平和的晚年。談起擊落山本五十六的爭論,他很平靜:“沒有蘭菲爾左轉攻擊前來救援的零式,也不可能擊落山本五十六。而第三三九戰鬥機中隊中隊長約翰·米歇爾,具體策劃並親自指揮了此次戰鬥,才是最大的功臣。”
然而,自1991年美國戰績評審委員會正式要求美國海軍最後判定到底是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以來,迄今為止,美國官方仍沒有明確答複。至此,關於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公案成了永遠的謎。
5、 隆美爾自殺之謎
曆史的真相往往被一層令人煩惱的迷霧籠罩著。它使很多好人蒙受冤屈,也使許多惡人誤享殊榮。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在被賜自盡後,很多人便據此給他戴上了一頂迷人的桂冠,稱讚他是反希特勒的英雄。然而,曆史的真相果然如此嗎?
被譽為“沙漠之狐”的隆美爾,原係普魯士陸軍軍官。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期間,他先後擔任過駐斯圖加特某步兵團射擊連連長和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教官。他以忠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得到上司的青睞而逐步升遷。
希特勒上台後,隆美爾受到特殊的寵信,曾多年負責他的安全與保衛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被委以獨當一麵的重任。
這位被寵信的將軍也確實沒有辜負主子的厚望。1940年初,他擔任第七坦克師師長,奉命入侵法國,擊退英法聯軍,直抵英吉利海峽。之後又率軍恢複北非局勢,先後榮獲鐵十字勳章和櫟樹葉鐵十字勳章。在北非廣闊無垠的大沙漠上,他以較少的兵力與英美聯軍周旋。他機智果斷,神出鬼沒,避實就虛,英勇善戰,創造了許多舉世聞名的成功戰例,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這期間,隆美爾平步青雲,一躍成為納粹德國最年輕的陸軍元帥。1942年初,他再次進攻,直抵尼羅河三角洲,進入到離亞曆山大港隻有70千米之遙的阿拉曼地區。
然而,這位顯赫一時的傳奇式將軍卻在大戰結束前的幾個月,慘死在曾經百倍寵信過他的希特勒手上。這個不曾預料的結局,自然又給他的一生蒙上了一層悲壯而又神秘的色彩。
最終將他送上西天的是“七二”事件。1943年,蘇德戰場上,德軍屢遭失敗,而西線盟軍實力逐漸增強。然而一意孤行的希特勒不顧前線將士的安危,以嚴厲的軍令,禁止任何撤退或突圍,盲目冒進和固守,使將士傷亡慘重。在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在西線苦苦掙紮的隆美爾不得不從埃及撤退。
為了闡明自己的主張,隆美爾親自飛往希特勒的最高統帥部,以精辟的見解勸告希特勒放棄北非,然而遭到了怒斥。非洲失守後,希特勒任命他為西線B集團軍司令。這時,盟軍利用掌握在手中的製海權和製空權,對西線德軍展開了立體攻勢,隆美爾請求增援,又多次遭到希特勒的奚落與斥責。灰心與失望,開始籠罩在他的心頭。他對最高統帥的冒進戰略與獨斷專行的作風產生了嚴重的不滿情緒。這時,軍內情緒波動,密謀活動時有發生。1944年2月,隆美爾回國度假期間,反希特勒的密謀者施特羅林曾與他接觸。回到前線後,他們又試圖通過新任參謀長斯派達爾謀求隆美爾的支持。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這使他更深刻地認識到德軍的末日已將來臨,德軍根本無力保住大西洋漫長的海岸防線。他又一次懇求希特勒結束西線戰爭,並在7月15日給他發出了最後信件。此時,他準備在法國與盟軍單獨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