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親朋好友見他每天像瘋子一樣跑來跑去,都覺得非常奇怪,當知道原因後,全都笑他庸人自擾。一位朋友對他說: “你根本就是鬧極無聊,沒事找事。自古以來,根本就沒有發生過天塌下來的事,況且你也應該知道天隻是很輕的氣體,而且是你每天呼吸的氣體。所以你放心吧,天塌下來也壓不死你。”
這個人昕了朋友的話,覺得十分有道理,從此再也不會為此而擔心。至於他還會不會又冒出其他什麼古怪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4.千萬買鄰
[釋義]花千萬錢買個好鄰居。形容好鄰居之可貴。
[出處]唐·李延壽《南史·呂僧珍傳》 。
[例句]遠親不如近鄰,千萬買鄰也末嚐不可。
[故事]呂僧珍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國的開國功臣,功勳顯赫,深得梁武帝寵信。但呂僧珍從不居功自傲,而且為官清廉,不徇私情,更不結黨營私,深受朝廷上下官員敬重,就連普通老百姓也讚歎他的品德。
呂僧珍官至左衛將軍,並總管機要和宮廷禁軍等事務。一次,呂僧珍奏請梁武帝,他欲回家鄉掃墓省親。梁武帝不僅批準了他的奏請,還任命他為南充州(今江蘇省揚州市)太守,有意讓他光耀一下門庭。
呂僧珍到任後,不徇幣厶情,秉公辦事。他有一遠房侄子,依靠他在朝廷的權勢,多占了幾十畝良田。呂僧珍命令遠房侄子把多占的良田退給人家,還罰他去做勞役。
他的宅院不大,而且在宅院前麵有他一個下屬的官舍。平時辦公的人出來進去,很是嘈雜,打擾他的怖息。他的心腹便出主意讓他命令那個屬下搬出官舍,並把官舍並入宅院給自己家人居住,被呂僧珍嚴詞拒絕。
該地有一個名叫帛季雅的人,由於他非常仰慕呂僧珍的人品,便千方百計把呂僧珍鄰居家的宅院買了下來居住,與呂僧珍做了鄰居。
此後,宋季雅便經常和呂僧珍攀談。一日鬧聊,呂僧珍問道: “你買這房子花子多少銀子?”
帛季雅微笑著說: “不多不多,花了一千一百萬兩白銀。”
呂僧珍聽了,大吃一驚,他說: “這處宅院怎麼說也不值這麼多的錢啊,你吃大虧了。”宋季雅說道:“我沒有吃虧,我用一百萬買房子,用一千萬買鄰居。”
呂僧珍聽了,會意地笑了。
)5.鍥而不舍
[釋義]鍥:雕刻;舍:停止。不停頓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堅持不懈。
[出處]戰國·荀況《荀子·勸學》
[同義]持之以恒堅持不I懈
[反義]半途而廢一暴十寒
[例句]在他鍥而不舍的努力之下,終於考取了哈爾濱工業大學。
[故事]荀子名況,時人尊幣爾為荀卿,後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又稱孫卿。他是戰國末期趙國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他遊曆過齊、秦、楚諸國,在齊國當過列大夫和祭酒。在楚國做過蘭陵令,晚年從事教育和著述,李斯與韓非都是他的學生。著有《荀子》三十二篇。
《荀子》中有一篇名為《勸學》的文章,用以勸導和鼓勵人們堅持不懈地學習。
文章一開頭就告訴人們學無止境,所以學習千萬不要停止。青這種顏色是從藍草中提取出來的,但它的顏色卻比藍草要深很多;冰是水凝固而成的,但卻比水寒冷。這就告訴人們,學生是可以勝過老師,後人是能夠超過前人的。
這篇文章還著重闡明了學習對改變人的素質,培養人的品德,和提高人的智力的重要性,並且勸人學習要持之以恒。文中說: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意思是刻幾下就停下來,爛市頭也刻不斷;若是一直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屬和石頭也能雕刻出精美的花紋。還舉例子說,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和強壯的筋骨卻有恒心,而蟹有強健的身體卻居住在蛇、鱔之類動物的洞穴裏,是它用心不專一。荀子在文中充分肯定了鍥而不舍、精誠專一的正確的學習態度,認為隻有這樣,才會學有所成。
荀子在文中還否認了先天的“良知”、 “良能”,強調後天學習、教育的重要作用,從而在樸素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發展了儒家勸學的傳統。他的見解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勸學》中那些關於學習態度、方法、意義的精辟論述,仍值得我們借鑒。
)6.青出於藍
[釋義]青:靛青;藍:蓼藍,一種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從蓼藍中提煉而得,但顏色比蓼藍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
[出處]戰國·荀況《荀子·勸學》、唐·孿延壽《北史·李謐傳》
[同義]後來居上
[例句]李明現在已經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學家了,其成就已超過他的老師,真是青出於藍啊。
[故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在《勸學》中說過: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意思是說: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蓼藍這種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但顏色卻比蓼藍更藍:冰是水形成的,卻比水更加寒冷。後來人用此比喻學生超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